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精品解析:广西贺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西贺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吝啬.(sè)萦.绕(yíng)忏.悔(chàn)锲.而不舍(qiè)B.霎.时(shà)呜咽.(yè)妖娆.(ráo)参差.不齐(cī)C.恍.惚(huǎng)拮据.(jū)归省.(xǐng)骇.人听闻(hài)D.拘泥.(nì)徘徊.(huí)寒噤.(jìn)拾.级而上(shí)【答案】D【解析】【详解】D项有误,徊——huái,拾——shè。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朗润决别蝉蜕喜出忘外B.游弋轩榭狼藉走投无路C.战粟愧怍屏嶂骆绎不绝D.温驯犷野绚丽油然而声【答案】B【解析】【详解】A项,决别——诀别,喜出忘外——喜出望外;C项,战粟——战栗,屏嶂——屏障,骆绎不绝——络绎不绝;D项,犷野——旷野,油然而声——油然而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贺州大道两旁的紫荆花盛放,摩肩接踵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之中。B.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都会自惭形秽。C.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D.每当看到他那滑稽的动作,调皮的表情,同学们都会忍俊不禁。【答案】A【解析】【详解】A项“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这个成语形容人多,不能形容车辆。BCD三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我市实施“旅游东融”战略政策以来,吸引了大量粤港澳游客,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B.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世界的绿色盛会,也是中国的绿色盛会。C.能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同学们成绩的有效途径。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项缺少主语,去掉“自……以来”;B项语序不当,将“世界”和“中国”位置对调;C项前后不一致,在“提高”前加“能否”,或者删去“能否”;D项正确。故选:D。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与书为伴,同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亲密接触,收获人生真谛。读《论语》,我;读《名人传》,我;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读《曾国藩家书》,我。①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②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③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④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A.②④③①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读《论语》,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名人传》写三位名人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所以,读《名人传》,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陶行知教育名篇》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所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读《曾国藩家书》就是读“曾国藩”,就是读那个时代,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A。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D.《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答案】D【解析】【详解】A项错误,《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项错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C项错误,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D项正确。故选D。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保持心灵的澄澈韩青①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②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逮捕了刁嘉。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刁嘉的诽谤之词。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刁嘉也被免罪。是仪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③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私塾先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腹道德学问。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一张纸片被风吹落到台阶下。学生捡起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纪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真相。而我一直认为这是天意。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装模作样。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心灵的澄澈。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人锻炼,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如果一个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⑤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停虏。⑥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台湾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B.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C.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D.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A.南宋文天样,无视威逼利诱,誓死不降元军。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C.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D.晋代车胤,无油点灯,囊萤苦读,终成大器。(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主要是为了论证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B.“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的前提是保持了心灵的澄澈。C.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只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D.本文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答案】(1)C(2)D(3)B【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题目: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故选C。(2)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需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文的论点是: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据此来辨析,ABC三项适合做论据,D项的事例主要是关于刻苦读书的,与观点不符,不适合做论据。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项有误,第②段主要论证了“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的观点;B项分析正确;C项有误,本文没有比喻论证;D项有误,本文的结构是分总式。故选:B。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①,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②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③之。育将鬻④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注释】①豕(shǐ):猪。②蒲:水杨树。③笞(chī):用竹板、荆条打。④鬻(yù):卖(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B.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C.王育少孤.贫孤独D.育将鬻己以偿.偿还(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鲜肥滋味之.享何陋之.有(《陋室铭》)B.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岳阳楼记》)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D.令育与其.子同学欲穷其.林(《桃花源记》)(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面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B.【乙】文郭子敬“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②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5)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答案】(1)C(2)B(3)D(4)①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②后来王育截取水杨树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晚从来没有停止。(5)关键: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宋派、王育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遏到困难,只有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勤奋好学,才能学有所成。【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C项有误,“孤”是孤儿的意思。(2)A项,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无实义。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B项,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C项,第一个“而”,表示顺接;第二个“而”,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D项,第一个“其”,代词,他;第二个“其”,这,这个。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晓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乙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故选:D。(4)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句中重点词:寓,寄居;日,每天;再,两;食,饭。句意为: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②句中重点词:以,来;止,停止。句意为:后来王育截取水杨树枝
本文标题:精品解析:广西贺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80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