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2
1《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得分评卷人复核人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a)的。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是(a)。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产品品质的差异C.价格的差异D.要素禀赋的差异3.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4.若某种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当一国政府对该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a)。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不确定5.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b)。A.政府计划分配B.公开拍卖C.固定的受惠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6.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A.通货膨胀率B.铸币平价C.购买力平价D.利率平价7.当一国处于高失业和国际收支赤字时,应采用()。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2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8.在浮动汇率与资本可完全流动的情形下:()A.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有效。B.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无效。C.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9.()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A.1944年B.1960年C.1973年D.1997年10.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期,()是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A.劳动B.资本C.土地D.技术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得分评卷人复核人1.一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加入关税同盟后该国福利水平得以提高的可能性越大。2.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3.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参加国的经济福利,且不同的利益集团均可获利。4.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5.在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中,坎普标准更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6.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小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7.关税同盟的建立可以缩小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8.二元经济是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工业部门和传统的比较落后的工业部门并村的经济结构。9.间接标价法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10.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3得分评卷人复核人1.生产可能性曲线2.H-O定理3.马歇尔-勒纳条件4.支出调整政策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1.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2.试比较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3.简述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过程。4.请解释以下各项对IS曲线的影响:(1)政府支出下降。(2)外国对本国出口品的需求增长。(3)利率提高。五、计算题(1小题,共10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1.假设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0,边际进口倾向为0.30,试问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多少?六、应用分析题(1小题,共10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4美国国会2000年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者大多是大公司。为什么?七、论述题(在以下两小题中任选一题,每题12分,共12分,如果两题都回答,只以第1小题得分作为论述题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1.A国(小国)与B国(大国)的自由贸易价格为P。A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是劳动丰富的国家;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小麦为劳动密集型产品。(1)假设A国发现了一种冶炼钢铁的新方法,那么,你认为两国间的贸易量将发生何种变化?作为本国经济增长的结果,A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将发生何种变化?(2)假设一场意外事故B国劳动力数量减少了20%,那么,两国间的贸易量将发生何种变化?B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将发生何种变化?2.某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现在,该国政府为减少失业而增加支出,这一政策变化对该国货币汇率的影响如何?在何种条件下,汇率的变化会减弱财政扩张的作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A3.B4.A5.B6.B7.B8.D9.C10.D二、判断题:1.√2.×3.×4.√5.√56.×7.×8.×9.√10.×三、名词解释1。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是分析供给的工具之一,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最大产量的组合。2.H-O定理可以表述为:一国出口相对丰富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即各国要素存量比率不同。H-O定理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产品相对价格差异是由要素价格差异决定的。要素价格差异由要素供求决定的。如果收入分配、消费偏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则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要素供给,而要素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因此,要素禀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3.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condition)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勒纳推导出来的,指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令ηX、ηM分别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当且仅当1MX时,才有0dedB,即本币贬值才能够改善国际收支。4.所谓支出调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主要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成。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达到相对于收入而改变支出水平的目的。四、简答题1.答: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这种公共生产要素的增加会给劳动市场工资带来压力。失业的劳动力愿意以较低的工资工作,两个生产部门也会在较低的工资下增加劳动投入。这种改变会使得两个部门的产量都增加,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函数;劳动的实际收入将下降,而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将上升。2.答: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3答:金本位制度下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是指通过货币或贵金属的流出流入自动调节贸易收支的内在机制。假定条件:固定汇率制度,贸易收支自发调节,一国物6价水平的变化与进、出口密切相关,没有资本流动,贸易收支就是国际收支。贸易收支逆差→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国商品价格下降→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逆差。4.答:(1)政府支出的减少特使国内产出下降。因此,IS曲线将向左(或下)移动。(2)外国对该国出口需求的增加会增加该国的国内产出。因此IS曲线将向右移动。(3)利率的提高不会使IS曲线发生移动,而是会导致沿IS曲线的移动。五、计算题答:外贸乘数=1/(1-c+m)=2。六、应用分析题答:因为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进口增多,美国工人的工资就会下降,由此工会组织反对。与此同时,工资的下降和资本收益的上升会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七、论述题1答:(1)A国经历着偏向出口的增长。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会增加,A国的小麦产业将衰落(罗伯津斯基定理),该国将从B国进口更多的小麦。由于A国是小国,其小麦价格将不会发生变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2)B国出现偏向出口型衰落,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将下降。由于贫困化增长得到扭转,B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会提高。随着小麦供给的下降,贸易条件的变化将有利于该国。尽管B国经济福利会提高,但这是人类灾难的结果。2.某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现在,该国政府为减少失业而增加支出,这一政策变化对该国货币汇率的影响如何?在何种条件下,汇率的变化会减弱财政扩张的作用?1.答: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对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两者均产生影响。政府支出的增加扩大了总需求、产出及收入。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会增加国家的进口,进而使经常项目余额恶化(正值减小或负值增大)。产出、收入和支出的增加还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如果央行不允许扩大货币供给,利率便会上升。(类似地,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要求政府更多地借款以弥补赤字,这会使利率提高。)利率的提高增加了金融资本对本国的流入(以及减少流出),因此资本项目余额得以改善。这种政策变化对一国货币汇率值的影响取决于它对官方结算余额的影响。然而,政策变化对国家官方结算余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两个项目的变化幅度。如7果资本项目的改善更大(正如我们通常在短期内所预期的),官方结算余额便会向盈余方向变化。如果经常项目余额的恶化更大(正如我们通常预期在长时期内会发生的),官方结算余额便会向赤字方向变化。如果官方结算余额是向赤字方向变化,本币便会升值。国家会因此失去国际价格竞争力,净出口也将下降。这将减弱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扩张效应。如果官方结算余额向赤字方向变化,本币使会贬值。国家的国际价格竞争力便会增强,净出口也将增加。这将增强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扩张效应。
本文标题:2《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8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