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ch08国民经济总体核算体系__帐户体系破解
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第八章第八章国民经济总体核算国民经济总体核算────账户体系账户体系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杨杨灿灿教授教授主讲主讲2§8.1国民经济账户的特点和功能§8.2国民经济账户的编制原理§8.3国民经济账户体系§8.4国民经济账户的其他形式小结:本章要点本本章章要要目目3§8.1国民经济账户的特点和功能一、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账户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账户既相似、又相异。同是表面的(P.223),异是本质的(P.224~226)。(一)账户主体的差异z账户主体: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的具体承担者z企业会计的账户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别机构单位z国民核算的账户主体:各机构单位(包括住户单位)、各机构部门或国民经济总体;非常住单位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国外部门”4(二)账户设置的差异企业会计账户体系:完整反映机构单位内部财务状况,包括各种资产与负债账户,以及产、供、销各阶段的成本(费用)和收入(成果)账户。国民经济账户体系:z纵向~反映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诸环节的数量状况及其数量联系;z横向~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数量状况及其数量联系、经济总体与国外之间的经济联系;z循环过程~反映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过程和结果。5(三)记账方式的差异在国民账户中:z复式记账的借贷符号内涵更丰富;z复式记账的借贷对应方式更复杂。P.225举例(四式记账):零售商业企业向住户出售消费品复式或四式记账规则构成国民经济账户平衡的基础。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账户之间的联系(P.226)。6二、国民经济账户的设置方式(一)流量核算1.产品和生产账户2.收入分配账户3.收入支配账户4.积累账户(二)存量核算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账户)(三)部门账户(流量和存量)两种设置方式:机构部门账户~完整系列,全面数据产业部门账户~简单系列,主要用于投入产出核算国民经济账户的基本作用(P.227~228)7三、国民账户与五大核算的关系(一)国民经济五大核算~针对不同专题分别组织核算z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核心部分)z投入产出核算和资金流量核算~部门间产品或资金流量关系z国际收支核算~对外经济交易及其收支平衡关系z资产负债核算~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存量状况联系:流量与存量、总量与结构、国内与国外8〖问题和不足〗1.各种核算之间缺乏严格的数据衔接关系;2.五大核算并未囊括国民经济核算的全部内容。(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运用账户形式和复式记账方法组织系统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的优越性〗1.相关数据衔接对应,有助于提高各种核算之间的一致性;2.形成内容完整的核算数据库,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9(三)账户体系与五大核算的有机结合z通过账户体系提供规范、严谨的基础核算数据;z通过五大核算展开灵活、多样的专题经济分析;z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理顺数据关系,规范核算结构,开发核算资料,扩展分析领域。问题:先编核算表,还是先编账户?——参照企业会计中的情形类比:“五大核算表之于国民经济账户,犹如会计报表之于会计账户。”10§8.2国民经济账户的编制原理一、国民账户体系的构成(图8-2)“经常账户”与“积累账户”的划分z经常账户:只核算影响储蓄或消费的经济交易流量。z积累账户:核算其他所有直接影响资产、负债和净值(但并不影响储蓄或消费)的交易和非交易流量。11“交易者账户”与“交易账户”的划分z交易者账户:对某部门(含国外)或整个经济总体编制的账户。一个账户只有一个交易主体,但可包含不同交易内容。z交易账户:对某类交易项目或资产负债项目编制的账户。一个账户只反映同类交易的内容,但可包含参与该类交易的不同主体。例:钢铁部门的生产账户(交易者账户)钢材(产品)账户(交易账户)关系(思考题8.7):z交易者账户与交易账户相辅相成,纵横交错。z前者占有主导地位,但后者的作用也不应忽视。12二、产品账户和经常账户(一)产品和生产账户1.生产账户(表8-1)z借方:中间消耗(中间投入)z贷方:总产出(生产成果)z平衡项:增加值(最初投入)2.产品账户(表8-2)z借方:产品来源(国内生产和进口)z贷方:产品使用(消耗、消费、投资和出口)z平衡项:无(或为统计误差)13问题:生产账户与产品(货物和服务)账户,它们是经常账户,还是积累账户?是交易账户,还是交易者账户?注意:①生产账户可以按部门编制;产品账户一般只能按产品编制。举例:水电部门、火电部门、钢铁部门:产品~电力能否分别编制其产品账户?不能。因为:同一种产品可有不同用途,且由不同部门生产。14②但对整个经济总体:生产账户产品账户所有部门的总产出(贷方)=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总产出(借方)所有部门的中间消耗(借方)=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贷方)两组项目相互抵销,生产账户与产品账户可合二为一(表8-3)。(二)收入分配账户z初次分配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z再分配账户15表8-1生产账户中间消耗总产出增加值固定资产消耗净增加值总投入=总产出表8-2货物和服务账户总产出中间消耗最终消费总投资进口出口商品来源=商品使用16表8-3国民经济生产账户总产出最终消费减:中间消耗总投资净出口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减:进口Σ=Σ171.收入形成账户(表8-4)z贷方:收入分配来源(增加值)z借方: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等要素费用支付z平衡项:营业盈余(净额或总额)总营业盈余=(净)营业盈余+折旧2.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表8-5)z贷方:营业盈余和折旧的转入要素报酬(含财产收入)的获取z借方:财产收入的支付z平衡项:原始总收入(原始净收入+折旧)183.收入再分配账户(表8-6)z贷方: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税和其他经常转移)z借方:经常转移支付z平衡项: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净收入+折旧)(三)收入支配(使用)账户(表8-7)z贷方:可支配总收入z借方:消费支出z平衡项:总储蓄(净储蓄+折旧)19支配账户的作用:将收入使用过程区分为z经常开支(消费)z积累开支(投资)储蓄指标的涵义(回顾第五章):z收入支配账户的平衡项z所有经常账户的最终余额z积累账户的来源项z交易引致的净值变动(资产负债核算)20对于整个经济总体:常住单位间的支付总额=常住单位间的收入总额故可将收入分配、支配账户合并起来,舍弃内部交易流量,突出对外交易流量,得到简化的“国民经济收支账户”(表8-8)。三、积累交易和其他积累流量账户(一)积累交易(资本和金融交易)账户1.资本账户(表8-9)z贷方:(净)储蓄资本转移净获得(应得额-应付额)z补充项(贷方合计):储蓄和资本转移引致的净值变化z借方:非金融投资(净额,扣除折旧)z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表示资金余缺21表8-8国民经济收支账户国民消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国内生产净值(NDP)得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国民总收入(GNI)其中:国民净收入(NNI)得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I)其中:国民净储蓄其中:国民可支配净收入(NNDI)Σ=Σ222.金融账户(表8-10)z贷方:各种负债的净增加z借方:各种金融资产的净增加z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也表示资金余缺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关系):z“净金融投资”必然来源于资本账户的“净贷出”,z“净金融负债”则必然用于弥补资本账户的“净借入”。233.积累交易(资本和金融)账户(表8-11)z贷方:储蓄、应得资本转移,负债的净增加z借方:应付资本转移、非金融投资,金融资产的净增加z平衡项:无(或为统计误差)金融账户的特殊地位(P.239~240):z金融交易流量的概括反映;z所有交易核算的合理终结。24(二)其他积累流量账户(调整账户,表8-13)包括两个子账户:z资产负债的外生数量变动账户z名义持有损益账户(重估价账户)它们分别以相应因素引致的净值变化作为平衡项。四、存量账户和国外账户(一)资产负债表(表8-14)包括三个子账户:z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z资产负债变动表25资产负债变动表与积累账户的关系(P.241~242):z旨在综合反映各种交易和非交易因素引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总变化z是对资本、金融和调整账户中有关资产负债变化数据的总括表现。26(二)国外账户1.作用:全面描述所有对外经济往来和经济关系,在整个体系中与“本国账户”形成借贷对应关系。2.账户主体:国外(非常住单位的总体)3.账户构成:z国外经常账户:货物和服务、收入分配z积累账户:资本、金融和调整例:表8-15(仅列示国外账户的交易流量部分)z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和变动表27【【思考题思考题】】国际收支平衡表也是按复式记账方法编制的一个小型账户。它与“国外账户”有何异同?能否说,“国外账户”就是将借方与贷方互换之后的国际收支平衡表?28§8.3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一、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的账户组成(一)经济总体账户1.生产;2.收支;3.资本;4.金融;5.调整;6.资产负债(二)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账户z机构部门账户(按机构部门设账,内容同经济总体)z国外账户(对国外设账,内容适当简化)29(三)产业部门账户:按产业部门设账,仅包括“生产账户”与“收入形成账户”的内容,可提供投入产出核算所需的V表和U表资料。我国现已取消该账户,代之以专门的投入表和产出表。表8-16我国的经济循环账户构成国民经济总体机构部门国外生产账户经常账户收入分配和支配账户经常账户资本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金融账户流量账户积累账户调整账户调整账户存量账户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30【账户体系的例解】z利用我国的国民账户数据(1997年),参照联合国SNA的结构;z适当简化,略去调整账户和资产负债表,仅列示反映经济交易流量的核心账户。二、货物和服务账户(表8-17)思考题:在“货物和服务账户”中,应否反映除“资本形成总额”以外的其他非金融投资交易(如土地、地下资源和非生产无形资产的买卖)?为什么?31三、国民经济总体账户(一)生产账户(表8-18)(二)收支账户(收入分配和支配账户)1.收入初次分配账户(1)收入形成账户(表8-19)(2)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表8-20)2.收入再分配账户(表8-21)3.收入支配(使用)账户(表8-22)(三)积累账户1.资本账户(表8-23)2.金融账户(表8-24)3.调整账户(略)(四)资产负债表(略)32四、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账户z机构部门账户:账户环节和内容结构与经济总体账户基本相同下节以“综合经济账户”的形式列示z国外账户:(一)国外经常账户(表8-25)(二)国外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表8-26、27)略去“国外调整账户”和“国外资产负债表”33§8.4国民经济账户的其他形式一、综合经济账户z普通收付式账户的两点不足:①记录方式繁琐②难以观察其内部复杂的借贷对应和数量平衡关系z综合经济账户的基本框架(P.254,表8-28)经济账户总表z综合经济账户的作用:总括描述、充分展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包括机构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国外账户和交易账户等)的全貌。34综合经济账户例解1.经常账户总表(表8-29)2.积累(交易)账户总表(表8-30)3.交易账户:z劳动者报酬账户z生产税净额账户z财产收入账户z社会保险缴款账户、社会保险福利账户z股票以外的证券账户,等等局限性:简化了账户体系的表现形式,并未简化记账程序。35二、国民经济核算矩阵(社会会计矩阵)(一)矩阵表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特点棋盘式平衡表国民经济核算矩阵行列对应,形式对称每对行列代表一个账户行、列方向具有不同涵义行贷列借纵横交错,对应平衡借贷对应,总量平衡362.主要功用(回顾第二章)z简化账户资料的记录程序;z突出账户间的逻辑关联性(借贷对应和逻辑关系)z便于对账户进行扩充、分解、归并和设计处理;z便于核算资料的开发运用和建模分析。(二)矩阵表的设计与编制1.简化的国民核算矩阵(5阶,表8-31)注意:矩阵表中主要位置的经济定义(表8-32)37表8-31简化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数例)1.生产2.分配3.支配4.
本文标题:ch08国民经济总体核算体系__帐户体系破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9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