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第一篇】为期一周的同课异构活动结束了。回顾这次的活动让我首先明白作为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想在教书育人的这个行业上有所进步。只有和同行比一比才能明白自己的优劣之处。在这次比赛中发现我们理科组的赛课老师各有千秋。而且在评课的时候百家争鸣,每位老师对我的长处以及不足点评的很透彻。使我毛色洞开,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所以我在那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与我珍贵的点评和推荐。下面我就这次课赛做个人小结。一、说课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和其他老师相比我的优点是《说课稿》的设计格式、资料规范在资料方面比较充实。教材分析言简意赅;依据学情分析,重难点的设计合理。这一点在我上课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说教学流程着一过程中,我能清晰的表达出我的教学思路和对一些细节性问题的解决很明了。并说出突破重点以及攻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这成功之处为我以后的课赛做好铺垫。我将会去更进一步改善和完善。不足之处是在说课环节当中语速的把握不够好,没有脱稿。二、讲课环节这一环节当中我的成功之处是学生实验做的成功。因为我的课题是《光的色散》当天的天气好。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每组实验的现象很明显。为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实验的成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加之我的点拨学生很容易掌握了光的色散相关知识。另外我以竞赛的形式展开我的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上组内讨论用心,及时思考老师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回答。这节课的整体表现是我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但是不足之处是我在驾驭课堂是方法不当。没有让所有学生跟着我的思路。我讲下一个实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还在玩上一个实验的器材。在讲课这个环节上得失败让我明白我驾驭课堂的潜力还不够好,这是我以后加强锻炼的地方。三、评课环节在课后我们组的老师以及教研主任陈老师和刘副书记及时的点评了我的课。我觉得他们点评的很到位。而且刘副书记还给我提出一些宝贵的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办法。以上是我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我期望以后我们学校能够多举办此类活动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潜力。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第二篇】参考资料,少熬夜!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有幸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于XX年4月7日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参加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初中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暨语、数、外‘同课异构’专场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流程为:一、经验交流:洋思、东庐两所改革名校校长共同解读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知名教育专家(成尚荣)现场阐释新课程与有效教学的理念,解读两所改革名校的教育探索。二、“同课异构”:洋思、东庐两校联动,语、数、外三科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分科同台共上一节课。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共同展示和谐的课堂教学;诠释“学生主体、快乐学习、高效掌握”的真正内涵。三、课例研讨:说课、议课、评课,教学专家同步观课、现场议课、专题引领,与教师面对面深入剖析课例,解读精彩课堂;与参与代表共同把握课堂教学的“命脉”——课堂教学有效性。短短两天的考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现把我的几点体会表述如下:一、“洋思”与‘中庐’中学的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具体操作程序是: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纠正、讨论、指导、总结自学结果——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巩固、提高)、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的、单纯的看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辅导,不干扰学生自学。“后教”不是教师满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式学习。现在洋思的‘后教’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涵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真正作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东庐中学的教学模式为“以学定教,‘讲学稿’实现教学合一”。‘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参考资料,少熬夜!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讲学稿’的编写要遵循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用‘讲学稿教学要作到“四精四必”。‘精选’,指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落实在集体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指通过精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落实在全批全改、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讲评辅导上。“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是对精批的高效落实。以“精”来提高质量,以“必”来调控负担,贵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课外,利在课内。讲学稿指导学生自学的流程如下:师生合作、自主预习、目标、教师讲解、查明原因、小组学习、反馈给教师。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打破了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讲学稿’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种教学活动是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二、纵观两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共同特点:(一)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非常重要。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的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的就越快、越好。事实上,这样做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其实,“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并不是很多。留心一下他们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师生辨析更正。他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参考资料,少熬夜!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兵教兵”,这是在他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动人景象。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一帮一”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学困生问题,而且还促进学优生的提高。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要充分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的表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提高。(二)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各不相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三)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紧张是他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课堂上像考试那样紧张的自主学习,可以形象的概括为‘七能’:一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二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能真正理解知识和提高质量。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六能最有效的‘培尖补差’。七能确保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这样的课,学生课上感到特别紧张——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课后感到特别快乐——学的快、学的好,有一种成就感。课堂上只有让学生高度紧张了,教师的教才会高效,学生的学才会高效。‘两案合一’是他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二。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是两张皮,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而他们的教学中,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探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老师要参考资料,少熬夜!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体现了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能顺利、高效的进行,源于:(一)学校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手段推进课程改革,保证新教学模式在全校推广。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理念的转变,一些老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轻车熟路’,自然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在加上任何改革在初期都不会有预期的效果,更会打消某些老师的改革念头。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用行政手段推进教学的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正如洋思的秦培元校长所说:‘我们学校宁可接受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从教多年的有经验的老教师。’(二)“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集体备课,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建构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的体系。讲学稿的研制过程使备课由‘重写轻备’转为‘重备轻写’。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探索过程使问题成为研究资源,经验得以形成和积累。一份好的讲学稿,教学思路即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人施展的空间;既体现合作研究、博学众长,又留有公平竞争的余地;备课上升到了教学研究的高度,培训、教研、备课、上课不再互相游离,而是逐步达到和谐统一、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的益彰。除集体备课外,他们还举行专题讲座、学习汇报、课改沙龙等有组织的交流活动,使教师逐步‘敢说’、‘会说’。同时,学校还努力提升教师日常交流的价值,倡导教师课前、课间、课后都能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把办公室变成教研沙龙的场所。(三)大面积转化“学困生”。个别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而他们却找到了一系列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对于‘清’字,我在教学中也经常提到,同时也试着做了,但没有洋思
本文标题: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03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