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01T 1110-2022 智慧灯杆建设规范
ICS29.140.40CCSQ84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T1110—2022智慧灯杆建设规范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forintelligentlightingpole2022-07-08发布2022-07-11实施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01/T1110—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体要求...........................................................................35设计要求...........................................................................36施工要求..........................................................................127工程验收..........................................................................188运行及维护........................................................................22附录A(资料性)方案研究报告........................................................25附录B(资料性)智慧灯杆验收表......................................................27DB3201/T1110—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路灯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臧锋、冀晓健、杨韬、王金勇、黄李奔、王鹏展、邹岱君、李锡华、霍雅婷、刘立、王骏、程明君、王德镇。DB3201/T1110—20221智慧灯杆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中的智慧灯杆设计、施工、工程验收、运行及维护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智慧灯杆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7000.203灯具第2-3部分:特殊要求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14846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8802.12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庄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GB/T19826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Z20177(所有部分)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8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3858检查井盖GB/T24827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5000.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部分:SQuaRE指南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31832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37478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3201/T1110—20222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T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1158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8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T527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YD/T2324无线基站防雷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5121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T5186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灯杆Intelligentlightpole由杆体、综合配电箱和综合管道等组成,与信息平台联网,挂载各类设施设备,提供管理与服务的城市公共设施。3.2智慧灯杆系统Intelligentlightpolesystem通过挂载设备,实现照明、视频采集、移动通信、交通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和信息交互等多项功能,由灯杆杆体、杆体设备舱、综合配电箱、综合配网箱、信息平台等组成,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综合系统。3.3智慧灯杆杆体Intelligentlamprod由杆身、悬臂、连接件等部分组成,作为挂载设备的安装载体。3.4杆体设备舱Rodequipmentcompartment智慧灯杆配套设备安装场所,可安装光缆终端盒、智能网关、监控单元及交、直流配电单元等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备。杆体设备舱有一体化设备舱和独立设备舱两种。3.5综合配电箱IntergrateddistributionboxDB3201/T1110—20223为综合配电网箱和智慧灯杆提供电源,并具备供电监测和管理功能的设备。3.6信息平台Informationplatform对智慧灯杆及相关设备进行管理、控制、运行监测、数据运维的软件系统。3.7智慧照明Intelligentlighting对公共照明系统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控,可实现开灯、关灯、调光的策略设置、数据分析与照明控制及关联智慧灯杆系统各类感知信息的照明系统。3.8综合机柜Intergratedcabinet为智慧灯杆杆体上各类挂载设备的配套设备提供安装舱位,并提供供电、供网、接地、布线等服务设置的机柜。4总体要求智慧灯杆系统由灯杆杆体、杆体设备舱、综合配电箱、综合配网箱、信息平台等组成,系统框架4.1见图1,灯杆杆体应作为智慧灯杆系统各类功能集成的主要载体。主干路、次干路及重点项目的智慧灯杆建设应编制合理、完整的项目方案研究报告,支路宜结合4.2实际需求编制项目方案研究报告,方案研究报告见附录A。智慧灯杆应以服务区块为基本单元,服务区块宜结合空间规划及市政道路分布等要素进行划分。4.3智慧灯杆专项规划应与管道、供电、传输、机房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同步编制,科学指导智慧灯4.4杆建设。在已建智慧灯杆或智慧灯杆专项规划、年度建设计划规定的杆址控制范围内,不应设置同类杆塔4.5件。图1智慧灯杆系统5设计要求DB3201/T1110—20224一般规定5.15.1.1智慧灯杆宜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减小智慧灯杆杆体直径和机箱体积,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及安装、维护和管理的便捷性。5.1.2智慧灯杆杆体应满足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以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5.1.3智慧灯杆挂载设备应优化整体设计,实现小型化、减量化,颜色与杆体颜色协调统一,且应满足安全、性能、安装和电磁兼容等相关要求。5.1.4挂载设备应采取安全防坠落措施。5.1.5挂载设备应与智慧灯杆预留接口匹配。5.1.6智慧灯杆信息平台的设计应满足平台自身及其数据信息的安全要求。5.1.7综合机柜应满足安全性、功能性和景观性的要求。5.1.8智慧灯杆应与其它道路设施进行统筹设计,智慧灯杆的风格、造型和色彩等应与道路环境景观整体协调,满足城市品质化提升的要求。杆体5.25.2.1结构设计应符合GB50009、GB50017、CJ/T527的相关规定,杆体结构安全等级宜为二级。5.2.2结构设计基本风压值应按GB55001中规定的重现期R为50年确定,但不应小于0.35kN/m2。5.2.3结构的抗震性能应符合GB55002中的相关规定,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丙类。5.2.4设计使用年限不宜小于20年。5.2.5杆体应分层设计,宜采用以下4个层次进行分层设计:a)第一层(底部):适用杆体设备舱、一键呼叫、电动汽车充电桩、检修门等设施,高度不宜超过2.5m;b)第二层(中部):适用路名牌、小型标志标牌、人行信号灯、视频监控、公共广播、信息发布屏、路侧设备等设施,高度宜为2.5m~5.5m;c)第三层(上部):适用机动车信号灯、交通视频监控、指路标志牌、分道指示标志牌、小型标志标牌、WLAN、路侧设备等设施,高度宜为5.5m~8m;d)第四层(顶部):适用通信基站、环境与气象监测设备、智能照明等设施,高度8m以上。5.2.6智慧灯杆挂载设备连接方式宜分为抱杆式、抱箍式、接口式、滑槽式。5.2.7杆体设计应为挂载设备和配套设施预留物理接口及安装空间,满足线缆敷设间距要求,设备连接件宜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5.2.8杆体设计应有荷载冗余设计,满足后期功能扩展的承载需求。5.2.9杆体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灯杆挂载设备及杆体设备舱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且应满足安装设备的散热需求。5.2.10杆体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防锈处理,应采用热浸镀锌或喷漆、喷塑处理方式。5.2.11杆体2.5m以下部分应采用防粘贴处理,防粘贴层应采用无色透明、永久性涂料。配套设施5.35.3.1检修井在智慧灯杆旁侧处、综合机柜旁侧处及线路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时应设置穿线检修井,在直线段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检修井,检修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m。5.3.2灯杆基础DB3201/T1110—202255.3.2.1设计前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资料。5.3.2.2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5.3.2.3宜采用整体现浇方式或预制方式。整体现浇基础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5,预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5.3.3线缆5.3.3.1智慧灯杆系统的电力、通信线缆宜埋地敷设,埋地敷设应符合GB50217、GB51158、GB50373、GB50311、GB50057的相关规定。5.3.3.2低压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挤塑绝缘类型,当环境有保护要求时,不应选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5.3.3.3强电回路控制电缆,除位于高压配电装置或与高压电缆紧邻并行较长需抑制干扰外,可不含金属屏蔽。5.3.3.4弱电
本文标题:DB3201T 1110-2022 智慧灯杆建设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05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