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通用5篇】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通用5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第一篇】立项号:HLXKT2019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负责人:臧前伟所在单位:海林市柴河镇中心小学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程标准》就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部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而就本校而言,地处乡镇,学生多为附近农村的孩子,家长文化层次不高,留守儿童多,无力对孩子阅读做出更好的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量明显欠缺。另外学生的阅读缺少系统性,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缺少有效的衔接。(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阅读对于孩子智力发展、性格塑造、人格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绝大多数是在阅读中形成的,而三分筑基在课内,七分筑塔在课外。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我们要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将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进行;主题阅读;,提倡阅读教学的;1+X;,让课堂知识作为课外阅读的根基,课外阅读作为课堂知识的延伸,在基础与拓展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课外阅读;1+X;阅读主题阅读有效衔接课外阅读:它是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的,指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对非教材内容的阅读而提升其理解力、拓宽其知识面的阅读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主要有报刊、书籍、网络文本等。;1+X;阅读:即讲1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主题阅读:即大单元主题教学法,就是把语文书上的课文内容和主题一致的课外内容相互融合,通过一定的阅读模式有效地衔接起来,让学生阅读的量至少是原来阅读内容的二倍甚至是三倍,扩充阅读量,积累语言、感悟写法,丰富人生积累。有效衔接:衔接即连接,指通过课内阅读延伸至相关课外文本,将课内和课外阅读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过程。轻松愉悦、活泼有趣、张驰有度、收放自如、前后呼应的,学生自主而非他主方为有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优化课内阅读的质态,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阅读为辐射源,课内得法,课外发散,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内外阅读量的指标,使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有效整合。(二)课题研究内容1.探索主题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教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2.探索;1+X;阅读模式,筛选适合学生的读物,增加学生阅读量。3.探索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相互衔接的课程模式。如在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上,增设自主阅读课、阅读分享课、经典诵读课、主题队会等,丰富现有的语文阅读课堂结构。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一)课题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以达到预期效果,完成预期成果。综合调查法: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文献研究法:查找已有的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为师生提供素材,构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理论体系。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概括、归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二)课题研究的时间课题研究时间:2019年6月-2020年6月(三)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9年6月)1.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各项准备工作。2.组织学习相关理论,进行课题研究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目的和意义。3.课题研究人员明确分工,做好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臧前伟:课题负责人,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苗林霞:课题培训,理论学习。赵艳秀、苗林霞:课题资料的记录、归档、搜集与整理。孙晓春、高峰:调查、调研、组织座谈。其他成员:参与教学研究、实践研讨活动。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9年7月-2020年5月)1.进行初步研究,深入了解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包括语文教材的拓展阅读情况、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的分配、已阅读的阅读量、阅读书目的选择等,进行记录和资料整理。2.继续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理论知识。3.进行主题阅读教学实验。加强有效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有效实用的阅读方法,凸显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阅读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4.探索;1+X;阅读模式。筛选适合学生的读物,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5.探索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相互衔接的课程模式。如在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上,增设自主阅读课、阅读分享课、经典诵读课、主题队会等,丰富现有的语文阅读课堂结构。6.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如故事会、心得交流、手抄小报展等,强化榜样的导向作用。7.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8.收集资料,总结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20年6月)1.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整理。2.撰写结题报告。3.撰写相关论文或其他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1.课题结题报告。2.班级推荐阅读的书目。3.学生阅读心得和完成的阅读作业。4.阅读交流展示活动计划及小结。5.每人1篇高质量课题研究论文。6.课题研究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视频等。)六、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1.课题组共有11人。全体实验教师都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均参加过;十二五;和;十三五;科研课题的研究。这样的科研队伍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本课题着眼于语文阅读教学第一线,将受到除课题组人员以外的一线广大教师的关心和支持。2.我校是科研课题研究先进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健全,领导高度重视,能保证研究顺利开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第二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确定、申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研究、教研探讨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阶段性小结。一、实验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负面效应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学生主体定位转轨不到位,异常是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品德行为很少顾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造成自控本事差、自学本事弱,不注重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常规的德育工作不适应农村城镇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地方较多。表现为德育途经单一,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经过调查分析,本地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子女就读较多,造成我镇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中学生物质拥有;过剩;,精神营养;不良;,社会商品与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由此导致少年儿童思想迷茫,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偏向,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构成,而各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学校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调查发现,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别很大,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症状。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景,新的问题。在新的世纪,中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经过什么方法途径有效地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的确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前途未来的大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实验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真探讨德育途径和方法,实践求真,探索前进。二、实验的目标和资料;中学生德育途经的探索;实验的目标是努力协调学校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使社会各方面从不一样角度都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基于上述实验宗旨,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实验资料是:(一)研究和探讨德育的途经:德育活动课、思想品德课、各种学科课、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学校文化、社会实践等均可与德育挂钩进行研究。(二)研究和探讨德育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趣味引导法、激励指导法等。各个年级实验班根据本班实际情景,确定实验资料,拟定实验措施,进行探索。1、探索礼仪教育的途经。礼仪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它与礼貌是孪生兄弟,相伴在同等条件下。所以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礼貌程度的重要体现。一个健康有序、礼貌提高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法治社会,还应是一个有;礼;,循;礼;的礼治社会。我们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抓,是因为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礼貌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礼仪教育的长期性。2、探索自信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自信地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主动性,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认识自已,强化意志的培养,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其参与群体生活的信心。3、探索最佳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规律,加强德育语文课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探讨其内化规律,促进学生品德的养成。4、探索有机高效的学科渗透教育模式。抓住学科渗透点,有机进行德育渗透,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5、探索德育活动的最佳模式。在中学阶段,按低、中、高年级段,分别设计适合少年兴趣爱好的模块活动,变封闭式的说教为开放式的教育实践,力求使班队活动自主化,校外教育阵地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做事,学会做人。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我们进行的中学生途径和方法的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按照自然实验法模式,将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第一阶段:(2006年2月2006年8月)实验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申请立项,做好实验有关准备工作。搞好思想发动,强化社会参与意识,制定实验方案,调整配备实验教师。建立实验组织是进行实验的保证,提高认识是进行实验的思想基础。我们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课题组编制出实验方案。之后,学校组织力量对课题方案进行谁,课题组根据意见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善,变粗为精。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8年12月)1、实验的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实验。分年级段第一步进行礼仪教育,低年级的入学基本礼仪,中年级的孝亲敬长礼仪,高年级的社会交际礼仪等。;蒙以养正;,从小施以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及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昌他们将来成人,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最起码的条件和素质。2、实验的深入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使德育落到实处。这一阶段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德育途径方法的实验秘研究:1德育毓活动,培养规范化的行为习惯;2建设高品位学校文化,实现环境优化;3加强少先队职能工作的力度,实现自身教育的优化;4加强社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14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