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家电行业 >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实施
—1—附件一: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电网产业,提高电网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就推进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目的和意义为进一步挖掘电网潜力,解决电网瓶颈制约,提高输配电能力和安全性,已经不能采用传统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在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企业管理全过程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当前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重点是在全面评估电网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制约电网发展的关键环节,统一组织实施各级电网的技术升级工程,大力推广应用紧凑型线路、同塔双(多)回、大容量变压器、大截面导线、灵活交流输电、快速保护等先进适用技术,实现各级电网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2—二、先进适用技术评估分类按照推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要求,将先进适用技术分为“研究开发”、“示范应用”和“推广应用”三类。研究开发类是指符合公司电网发展、尚未在公司应用、亟待研究的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类是指技术成熟、尚未在公司应用、亟待部署示范应用的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类是指已完成示范应用、各种规程规范基本齐备、可以推广应用的适用技术。经过有关部门的评估和推荐,提出公司当前重点关注的先进适用技术。上述推荐技术经专家评审后,将定期发布,作为公司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指导依据。电力系统自动化(如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控制、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但已在公司普遍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未在评估技术之列。三、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1、公司总部按照电网发展不同时期对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组织对先进适用技术按照“研究开发”、“示范应用”和“推广应用”分类评估,制定推广应用的实施计划,并定期更新发布。2、在电网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中,逐步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比例。在“十一五”期间,项目数比例第一年应不低于10%,以后逐年增长,争取到2010年,比例达到或超过—3—50%。3、加大公司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考核力度,计划2005年将先进适用技术在电网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比例列入企业负责人年度考评,从2006年起列入“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指标。4、网省公司是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的主体,要将先进适用技术在本企业的推广应用作为电网建设和生产技术改造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工程项目和实施经费上给予支持。科技管理部门应在研究开发、制定规程、试验手段等方面给与充分的技术保障,每年不低于30%的科技项目经费须用于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5、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部门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起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参与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对先进技术进入工程示范和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要有规划、有部署;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要按照“元/万千伏安.公里”指标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积极向业主和规划审批部门推荐,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争取合理的工程概算;要研究和掌握先进适用装备的设计和集成技术,注重新技术、新装备给电网建设和生产带来的新观念、新变化和新要求,及时修订和增补相关规程规定。—4—6、调度运行部门在制定年度方式报告和年度稳定分析报告中,要有针对性地分析采用串补、可控串补(TCSC)、静止无功补偿(SVC)等新型电网设备对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稳定水平的作用,并以此作为进行电网升级和改造的依据。7、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的招投标中,要积极鼓励应用国产化设备。在500kV、750kV交流和500kV直流输变电设备以及串补、可控串补、静止无功补偿等设备的招投标中,在同等技术经济指标下,对国产化设备同等对待、积极采用。8、组织和落实示范工程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先进技术适用性的必经环节。对国家和公司扶持的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国产化重大装备,规划设计、运行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稳妥地安排示范工程。对在新建和技改工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示范工程,公司将在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相关的网省公司也应以配套项目和经费给予重点支持。对通过示范工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成功经验的优秀项目,在科技奖励、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重点鼓励。9、加强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为电网发展不断提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公司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直流控制保护等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电网发展不断提供先进适用设备;—5—发挥网省公司技术中心、试验院(所)等技术部门紧密联系电网生产的优势,使其成为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桥梁。10、充分利用国家为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而制定的有关财税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电网改造和升级。继续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的支持。四、2005年度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重点工作经评审和推荐,给出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技术分类,详见附表1《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分类表》和附表2《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汇总表》。在此基础上,提出2005年度的重点工作如下:1、全面推动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在220kV系统国产化可控串补、静止无功补偿等技术已完成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落实和部署国产化可控串补和大容量静止无功补偿在500kV系统的示范工程。要以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大幅度降低设备造价和工程造价为目标,将重点落实在东北电网500kV伊冯甲乙线、阳城输电系统加强工程的四条线路上推进国产常规串补、可控串补技术的工程应用;重点落实在重庆等电网4个变电站推进国产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工程应用。—6—组织完成500kV系统同塔多回和提高导线温升示范工程。要以形成完善的施工、运行技术和完整的规程规范为目标,重点推动华东电网利港电厂至梅里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示范工程和东善桥至龙潭500kV输电线路提高导线发热允许温度示范工程的建设。组织完成定制电力技术示范工程。要以提高城市电网供电质量和优质服务为目标,重点推动在北京重要用户中实施固态快速切换开关(SSTS)、动态电压恢复器(DVR)、飞轮储能系统(FESS)三项示范工程。2、继续推动东北电网第二次大扰动试验。深化电力系统计算分析中的负荷模型问题研究,进一步提高东北电网黑吉断面的输电能力,并以东北试验及理论分析为基础,逐步加大其它电网的负荷模型研究力度,使负荷模型的研究真正起到提高输电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推动作用。3、全面推广适用技术在电网设计、建设、运行中的应用。在电网建设中,更大范围地推动常规串补、可控串补、静止无功补偿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系统输送容量和安全稳定水平;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全面推广海拉瓦技术等优化设计技术,全面推进大截面导线、耐热导线、紧凑型线路、同塔多回线路以及环保施工等技术的应用,节约线路走廊,降低工程造价;在变—7—电站工程中,全面推行变电站标准化设计,因地制宜推广大容量变压器、集成气体绝缘组合电器(HGIS)等新设备的应用;在生产运行中,积极推动直升机巡线及作业技术、雷电定位联网等技术,提高电网生产管理水平。4、组织开展对科技项目的后评估工作。要以对后续的推广应用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安排对已完成的示范应用且具备推广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开展后评估工作。近期首先安排对紧凑型输电、同塔多回、大截面导线、提高导线温升、直升机巡线及作业、常规串补、可控串补、静止无功补偿、雷电定位等项目的后评估。附表1: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分类表附表2: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汇总表—8—附表1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分类表研究开发示范应用推广应用可控高压电抗器技术500kV常规串补技术国产化常规串补技术新型合成导线技术500kV可控串联技术(TCSC)国产化可控串联技术(TCSC)电网动态实时监控技术500kV静止无功补偿技术(SVC)国产化静止无功补偿技术(SVC)企业信息集成(EAI)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STATCOM)国产化直升机巡线技术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带电更换、检修高压送电线路OPGW技术紧凑型输电技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大截面耐热导线技术同塔多回技术大容量变压器技术提高导线温升技术光电互感器技术大截面导线技术高强钢在输电线路杆塔中的应用海拉瓦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HGIS技术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参数研究雷电定位技术企业资源计划技术(ERP)信息安全管理与综合监控平台—9—附表22005年度电网先进适用技术汇总表序号新技术名称国际研究与应用状况国内研究与应用状况配套标准和规程状况1紧凑型输电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苏联、意大利、法国、巴西等国先后建成了不同电压等级的紧凑型线路。美国1978年建成的两条500kV紧凑型线路,分别长66km和363km。苏联80年代建设了一条330kV工业性紧凑型试验线路,长145.2km。从80年代中期起,巴西投运的紧凑型线路已达3000km,旗帜500kV紧凑型线路长1000km。与常规500kV线路相比,紧凑型输电线路自然输送功率提高1/3,线路走廓宽度减少17.0m,单位自然功率造价降低22%,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1999年11月国内第一条500kV昌平-房山紧凑线路在华北建成,2001年完成大负荷试验。2003年,国内第一条500kV政平—宜兴500kV同塔双回紧凑线路在华东投入运行。目前,华北与华中联网新乡-邯东、华东地区政平-宜兴同塔双回、华北地区浑源-霸州等500kV紧凑型线路相继建成投产,西南地区天广四回、东北地区方牡敦包500kV紧凑型线路工程也在建设中。拟建中的500kV紧凑型线路有北京城北500kV紧凑型线路、神木—忻州—石家庄500kV紧凑型线路等。此外,我国已有多条220和330kV紧凑型线路也投产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公司企业技术标准Q/GW110-20032同塔多回技术不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多回技术在美国、日本、及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得到广泛使用。法国400kV电网92%以上为同塔双回线路,东京电力275kV以上线路均为220kV及以下不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双回、三回乃至四回技术已应用很多。近年来,500kV同塔双回技术在广东、东北、四川和华东电网都已出现;1998年我国第一条全线同塔双回500kV自贡至成都线路工程电力行业标准DL5092-1999有有关条款。同塔多回输电的电磁暂态方面需要通—10—序号新技术名称国际研究与应用状况国内研究与应用状况配套标准和规程状况同塔双回线路。德国较早开展同塔架设多回线路的研究,到1986年,220kV-400kV的同塔多回线路总长约2.7万km,已有50多年运行经验。美国、日本等国也投运了较多110~500kV同塔多回路线路。(180km)建成投产;2001年,在辽宁沈阳至大连500kV线路工程中使用了4.9km同塔多回路,为双回500kV和双回220kV的同塔四回线路。据粗略统计,近十年我国500kV双回共塔线路约1500km,还不足500kV输电线路总长的6%。南雁500kV/220kV同杆4回输电线路,华东电网500kV同塔4回技术正在筹划中。过研究及试验和运行形成标准,同时积累运行经验。3提高导线温升技术国外对导线允许温升的研究较多,各采用的导线发热最高允许温度都依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英国、瑞典为50℃;中国、前苏联为70℃;比利时、印尼为75℃;西德、荷兰、瑞士、意大利、瑞典为80℃;法国、奥地利(60年)为85℃;日本、美国为90℃。2003年华东电网公司在斗牌、斗南500kV输电线路上应用上述研究成果,输送电流从2380A提高到了2800A,斗牌双线输送能力从原来的220万千瓦提高到260万千瓦,斗南双线从220万千瓦提高到250万千瓦。2004年,华东电网公司开始设计、建设东善桥至龙潭同塔双回且允许发热温度为80℃的500kV输电线路。基本具备,需修改相关设计规程规定。4海拉瓦技术全数
本文标题: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