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第2期)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第2期)一、选择题1.(2022·江苏苏州)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屏上像是倒立放大的;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A.图中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此时物距为50.0cm-25.0cm=25.0cm此时u2f即25.0cm2f①像距v=67.0cm-50.0cm=17.0cm此时2fvf即2f17.0cmf②由①②得8.5cmf12.5cm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8cm,故B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向右移动光屏,像距变大,应该减小物距,才能成清晰的像,再向左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成在光屏的前面,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放上远视眼镜使像更靠近凸透镜,不能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C。2.(2022·湖北宜昌)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一个凸透镜,能把投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的【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A.B.C.D.【答案】B。【解析】由图结合题意可知,灯内部较小的投影片在地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投影片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其实像在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之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A.生活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仪器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A正确;B.光通过摄像机镜头后会发生折射现象;故B错误;C.地球与核心舱的距离很远,远远的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所以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C错误;D.根据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向边大的规律可知,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的像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D。4.(2022·河南省)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h=10cmB.f=10cmh=12cmC.f=5cmh=12cmD.f=10cmh=6cm【答案】D。【解析】ABCD.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标本,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必须小于焦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山西省)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答案】A。【解析】A.相机向前移,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变大,像也变大,所以纸筒向前伸来增大像距,则可在半透明膜上成更大的清晰的像,故A正确;B.相机向后移,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将变小,故B错误;C.相机不移动,物距不变,所像距也不会变,所以纸筒向后缩不能得到更大清晰的像,故C错误;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像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6.(2022·湖南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答案】C。【解析】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2022·湖南郴州)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解析】用放大镜读报时,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2022·四川达州)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答案】A。【解析】A.甲图中,将气泡注入水球,水球中间部分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此时凹透镜成正立的虚像;水球的周围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与凸透镜,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因此我们能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故A正确;B.乙图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故B错误;【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C.丙图中,小虫落在凸透镜上,此时小虫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小虫挡住了部分成像的光线,但是其余的光线仍能使物体成完整的像,由于成像光线变少,光屏上的像会变暗,故C错误;D.丁图中,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所成清晰像的像距变小了,则所放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因此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的是一个会聚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应是远视眼镜,故D错误。故选A。9.(2022·四川德阳)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A.碗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在水面发生折射进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碗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碗底的上方,所以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B.在水中飘动的白云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近视眼,眼镜片是凹透镜,光线经过镜片时发生折射,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10.(2022·四川成都)图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城市之眼”,它见证了成都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跨越式发展,立于此,“城市绿心”跳动的脉搏清晰可感。周末,游人如织,小张拿出手机留影纪念,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为了探究成像原因,小张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城市之眼”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A.游人看见“城市之眼”是因为它是光源;B.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D.摄像头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答案】C。【解析】A.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而“城市之眼”不能自己发光,但它能够反射光源的光,游人看见的“城市之眼”,是它的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形成的像,故A错误;B.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发生的反射,而游人的伞面是粗糙不平的,因此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而不是镜面反射,故B错误;C.小张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是游人反射的光经过手机屏幕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小张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是“城市之眼”反射的光经过镜头折射后形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所以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故C正确;D.小张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城市之眼”的像说明“城市之眼”和它的像在镜头两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实像,且像的大小明显小于物体大小,所以摄像头的镜头的成像原理应该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而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屏幕上正立的像是通过手机内电子器件的进一步转换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11.(2022·四川乐山)下列现象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湖中桥的倒影;B.人叉到水中的鱼;C.放大镜;【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D.小孔成像【答案】D。【解析】A.湖中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渔民叉鱼时,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渔民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深一些的位置插去,即看到鱼的下方,才能插到鱼,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2022·河北省)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次数12345物距u/cm6030201512像距v/cm1215203060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C.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答案】BC。【解析】A.由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u=v=2f=20cm时,成等大的像,所以焦距为10cm,故A错误;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都大于1倍焦距,成实像,且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故B正确;【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C.当u=45cm时,大于20cm,即大于2f,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
本文标题: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第2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22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