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XXXX年中级经济师《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一、通信业发展概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产业的概念、有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通信业的产业属性,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通信业经济特征对通信业经营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信息化的含义及社会信息化的测算方法,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通信业的产业属性产业和通信业的含义,现代通信业所包含的内容;产业分类理论的发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内容,四次产业分类法及其提出背景;通信业的产业归属。(二)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生产的网络性及其表现形式;产品的服务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规模经济性的具体含义及其现实意义;范围经济性的意义及在通信业的具体表现;网络外部性的意义及特点;通信业的普遍服务性及其表现;通信业的基础设施性及其意义。(三)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包含的层次及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含义;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算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波拉特的劳动力结构法及其特点;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以及该指标体系所包含的4个个体指标的含义、具体内容;信息化指数法的特点及现实意义;我国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具体内容。信息化发展战略,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出的背景及重大意义;'日本的e-Japan、u-Japan计划的基本内容;韩国的国家信息化基本计划;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对发展信息化的要求。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当前及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九大战略重点。现代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通信业在信息化中的地位及其贡献。二、通信市场及竞争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以及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测算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方法和相关指标并会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及其影响,评价市场绩效的方法和相关指标,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通信市场进行分析。考试内容(一)通信市场结构通信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通信市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产品要素和地理区域要素强.界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商品)市场的两种方法,包括从需求替代角度或者供给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方法和假设垄断者测试分析法;地域市场的概念。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产品差异化,各因素的基本含义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弓行业集中度和HHI指数的计算方法;市场结构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关系;有效竞争的概念。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结构的变化和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及竞争状况。;邮政通信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二)通信市场竞争行为分析市场行为的基本概念,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到企业所处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的制约,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电信网络运营企业,在定价行为、销售行为以及企业兼并等方面采取的竞争行为及各种竞争行为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交叉补贴、垂直价格挤压、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价格卡特尔、价格战、搭配销售和捆绑销售、广告行为、锁定客户等概念的基本含义;企业兼并的基本含义和企业兼并的三种主要方式。(三)市场绩效评价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在认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上经历的三个过程。长期来看,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绩效指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营的效果,也表示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程度芋产业经济学在评价市场绩效时采取的主要指标;评价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指标。利润率指标、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的基本概念、运用条件及其运用局限胜;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方法和具体内容;企业内部效率以及X一低效率的含义,造成X一低效率的原因和表现形7式;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发明、创造和技术转移,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效率,企业规模对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的不同观点,市场结构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通信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三、电信管制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电信管制的概念、管制的原因、目标和原则,我国电信管制的发展变革历程,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我国对普遍服务、市场准入、网间互联等主要电信管制问题所采用的管制方式和措施,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电信管制概述电信管制的概念,在电信市场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仍有必要实施电信管制的原因;电信管制的目标和原则;电信管制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电信业中一些不能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以及涉及消费者权益和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问题,管制手段包括行为干预和结构干预两个方面;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普遍服务管制、市场准入管制、网间互联管制、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电信安全管制、电信技术标准与设备准入管制;我国的电信改革历程及改革措施对电信发展的意义。(二)电信普遍服务管制电信普遍服务的概念和目标;对电信普遍服务内容的定义包括接人类型和业务类型两个重要方面;世界各国采用的促进电信普遍服务的机制主要有4种:强制普遍服务义务、。交叉补贴、接入亏损补偿和普遍服务基金,其中电信普遍服务基金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的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的共同特点;我国在垄断时期和竞争时期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内容和实现方式,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新发展。(三)电信市场准入管制电信市场准入管制的目标是寻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合理协调点;电信市场准人管制主要通过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实现,许可证可分为单个特定经营许可证和总体授权型许可证两类,许可证发放程序大致分成资格审定和选择程序两个步骤;许可证制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我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类别和发放程序。(四)电信网间互联管制电信网间互联的概念,电信网间互联对于用户和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意义,电信监管机构需要实施网间互联管制的原因;电信网间互联管制的目标是促进不企业之间实现网络互联,并监督和维护互联通信质量;网间互联管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电信网间互联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管制措施。(五)其他管制内容我国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电信安全管制、电信技术标准与设备准人管制的内容。四、邮政管制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邮政管制的基本知识。我国邮政管制机构的发展历程,当前邮政管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国外邮政管制的机构设置情况,邮政普遍服务管制、邮政专营管制、邮政市场准入管制、邮政资费管制和邮政服务质量管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分析邮政管制的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二)邮政管制概述邮政管制的概念和目的;~邮政管制的必要性;我国邮政管制机构的组成及职能;国外邮政管制机构的形式及主要职责;邮政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邮政普遍服务管制、邮政专营管制、邮政市场准入管制、邮政资费管制、邮政服务质量管制、政策引导管制、通信安全管制和特殊服务管制。(二)邮政普遍服务管制各国通用的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义以及邮政普遍服务的4个基本要素;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特点;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邮政普遍服务的管制主要涉及邮政普遍服务的种类、范畴和质量标准,控制普遍服务类业务的资费,以及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管制措施。(三)邮政专营管制邮政专营制度的定义;我国邮政专营的法律规定以及实行邮政专营的必要性;国外邮政专营的管制方式;我国邮政专营的管制措施。(四)邮政市场准入管制市场准人制度的概念;WTO《服务贸易分类表》中对邮政业寄递服务的分类;公共邮政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内容;快递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内容;国外邮政市场准人管制模式和部分国家市场准人管制情况;我国邮政市场准人管制的具体内容。(五)邮政资费管制邮政资费的内涵;部分国家邮政资费管制的情况;我国邮政资费管制的内容。(六)邮政服务质量管制邮政服务质量的内涵;邮政服务质量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邮政服务标准,建立邮政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以及测评邮政用户满意度,受理用户投诉等。五、电信通信网络与业务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电信网的概念、组成、分类、功能结构和发展趋势,电话网的概念、组成、结构和主要业务,数据通信网的概念、分类,互联网的概念、特点、地址结构、典型构成、发展趋势和主要业务,移动通信网的组成、结构、主要技术和业务,电信业务与网络运营的主要环节、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主要组成,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应用相关知识。考试内容(一)电信通信网络概述电信网的基本功能和组成,一个完整的电信网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电信网的功能结构。电信网可从垂直和水平的角度分析其功能结构,从垂直结构上,可以把电信网分成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此外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提供保证电信网有效运行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从水平结构上,可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电信业务与网络的发展趋势;全业务经营的概念与特点;三网融合的概念;下一代网络NGN的概念与特点。(二)电话通信网络与业务电话网的概念与组成;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结构,两级长途交换中心的功能;本地电话网的概念和服务范围;国际电话网的概念和构成;电话网的发展;主要电话业务的功能和实现方式。(三)数据通信网络与业务数据通信网络的概念,分组交换网、DDN、帧中继网各自的主要特点;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TCP/IP协议的结构;互联网的地址结构、常用互联设备、互联网的结构、典型构成及其发展;分组交换网、DDN和帧中继网提供的基本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的几种实现方式,主要的互联网应用业务和服务支持类业务。(四)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类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一般构成;GSM与CDMA的技术特点;3G的基本概念、目标、技术标准类型及其发展;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主要智能业务及其特点,移动数据业务的类型,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五)电信产业价值链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电信产业价值链演变的动力;在提供简单话音通信业务时,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参与者主要是网络和终端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和用户,呈现简单的直线形结构,表现出网络为中心的特点,运营商居于主导地位;在提供信息与通信服务时,产业价值链中增加了内容提供商、专业应用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等新的参与者,各类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以运营商为中心进行价值链整合,也可以构成分散型的价值链,也可以是多种合作方式的结合,并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六)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的概念和作用;广义的OSS既包括面向电信网络和设备维护的后台支撑系统,又包括面向业务和客户的前台支撑系统,涵盖电信运营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OSS的构成一般而言包括网络与资源管理系统、营业系统、计费账务系统、客户服务与客户管理系统以及经营分析系统,各个组成系统的主要功能;OSS的新发展。六、邮政通信网络与业务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邮政通信网、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计算机网和网络管理的知识,邮政通信三流合一的优势、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邮政业务体系的构成,邮政物流、电子邮政业务的发展情况,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邮政通信网络管理邮政通信网是邮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邮政服务的技术手段,邮政通信网是由实物传递网和综合计算机网两部分组成的,从功能层次上可划分为物理网络、业务规范和运行控制体系三部分。邮政实物传递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路系统;目前我国实物网实行的是邮区中心局体制,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分层次的邮政网,实行三级管理;各级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工作。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它由物理网络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邮政综合网的组网原则;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广域网的各级节点的构成,各层网络的构成;邮政综合网应用系统具有全部邮政
本文标题:XXXX年中级经济师《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3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