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1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一、创设情境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二、读悟探究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3、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4、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5、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6、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①理解这句话。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②带着理解读一读。三、学以致用参考资料,少熬夜!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四、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1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21.自主学习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生字卡、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我们过去学习了一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学课外一定还阅读了不少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2.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哪些同学看过或听过《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2.范读课文。3.让学生将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师述: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今天我们学习的《刻舟求剑》这篇文言文仅53个字,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4.自由朗读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5.指名读,正音。涉(shè)、坠(zhuì)、遽(jù)、契(qì)。三、深入理解课文。1.根据译文自己试着理解课文意思。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点拨理解以下词语: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匆忙;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用刀雕刻。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迷惑不理解的意思。3.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江面”,然后指名上台利用“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教具演示故事,边演示边讲故事。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1.解题。(1)逐字分析。舟:小船。求:找的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出“刻舟求剑”的意思。(照船上刻的记号去寻找航行中丢失的宝剑。)2.讨论:(1)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宝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剑的。)(2)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跟着变化。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才能成功。)(4)你能举出根据情况变化处理事情获得成功的例子吗?五、熟读课文。1.指导朗读。2.自由读。3.背诵课文。六、学习生字词。1.自由识记字形。2.讨论交流。3.给“糊涂”找反义词,并用“糊涂”说一句话。七、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1.检查背诵《刻舟求剑》。2.从《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狐假虎威》。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参考资料,少熬夜!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意思。(1)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2)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4.参照译文,练习讲课文故事。(1)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2)启发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动物看到了老虎跟在狐狸的后面,会出现怎样的情景?(3)指名讲故事,相机帮助理解重点句和难句。三、拓展延伸,理解含义。(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狐假虎威”的“假”是?“假借”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2)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3)延伸:出示下面一段话: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四、学习生字词。1.读准字音。“逆”的声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l”。2.自由识记字形。3.指导书写。“曰”要注意与“日”区别,“狐、狸”两个字的反犬旁不要写得太宽,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逆”和“违”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从内到外,“畏”字下面不要写成“”。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并背诵课文。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3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意思。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理。能借注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讲解、探究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搜集寓言故事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给同学们讲讲吗?最好能说出语言给你的启示。二、朗读课文——奇文共赏1、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利,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2、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时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3、听读:播放两则语言的录音朗读,要求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三、疏通文意——合作释疑。1、小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2、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体释疑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指导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画。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准确的把握股市的内涵呢?(自选配音或作画的方式)第二课时一、创新设计——提升理解。续编故事: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合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的棒。交流评价。二、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获呢?与同桌交流,并记录下来。四、积累内化。1、背诵两则语言。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五、实践活动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本文标题:部编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39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