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音乐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音乐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音乐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奥尔夫音乐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能较合拍地小碎步行进,模仿花朵轻盈的舞姿。2、根据节奏与同伴拍手,并尝试看手势变换队形。活动准备1、《美工》第13-14页。2、音乐CD(《加沃特舞曲》)。活动过程(一)花儿来了1、熟悉音乐,学跳小碎步。小花们在一起跳舞,会是什么样的?2、听音乐,小碎步进场。(二)花儿的舞蹈。1、学习基本动作一:双手叉腰,小碎步行进两个节拍,接着“找朋友动作”两个节拍(每拍一次)。(1)小花在花园里轻轻经地跳舞,还停下来找一找它的好朋友。小花会怎么找它的朋友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找朋友则,但在舞蹈中加入了让的动作,如起踵招手、屈膝互看等。)(2)我们一起来跳舞找朋友吧。(第一遍教师放慢速度轻声哼唱,让幼儿体验集体合作的快把幼儿创编的找朋友动作编到舞蹈里,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乐,又有自主舞蹈的崴功作;第二遍放音乐,用语言提示幼儿按音乐节拍做动作。)2、学习基本动作二:两两相对,先各自做两个小花开放的动作(每拍一下),接着相互对拍两下(每拍一下)。(1)小花比美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花儿开放的动作。)(2)我们和朋友一起来比美做游戏吧。(第一遍教师放慢速度轻声哼唱,把幼儿创编的开花动作编到舞蹈里,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第二遍放音乐,教师语言提示。)(三)花园舞会。1、尝试在圆圈队形中行进,学跳A段舞曲。(前三句做动作一,在圆圈上行进,最后一句原地转向、两两相对)(1)女孩子手拉手,变成一个大花环。(女孩子站成一个大圆圈。)(2)男孩子找一个女孩子手拉手,做好朋友。(男孩子站外圈,与女孩子两两结伴。)(3)我们朝着一个方向围成一个大圆圈,就像一个花环。(带领幼儿一起右转,便于同时在圈上转起来。)参考资料,少熬夜!(4)我们听着音乐沿着圆心快乐地跳舞。(第一遍教师放慢速度轻声哼唱,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第二遍放音乐,教师用语言提示。)2、学跳B段舞曲。(前三句两两相对做动作二,最后一句转向行进方向。)我们和好朋友来比美做游戏。(第一遍教师放慢速度轻声哼唱,幼儿跟做动作;第二遍放音乐,教师语言提示。3、戴上制作的花环头饰,听音乐完整舞蹈若干遍。我们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参加热闹的花园舞会吧。4、教师简单小结评价。小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能随着音乐边唱歌曲边有节奏的表演“包春卷”。2、感受过年“包春卷”的乐趣,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重点难点:感受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能随着音乐边唱歌曲边有节奏的表演“包春卷”。活动过程:1、回忆包春卷的过程2、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3、学唱歌曲4、游戏“给小动物包‘春卷’5、幼儿合作玩游戏活动反思:一、帮助会议,激趣导入。通过欣赏春卷图片,能及时帮助幼儿回忆起自己过年前吃过。但很少有家庭自己去包春卷,所以幼儿对包春卷的过程充满好奇。二、注重情绪教学,难而化简。幼儿融入在过年的情景之中,情绪愉悦。由于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感受并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拍手念节奏的方式幼儿能比较顺利地掌握,但容易出现拍手与念节奏不一致地现象。由于歌曲结构简单,歌词简短,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幼儿最为感兴趣的包春卷的动作表演上。幼儿两两表演,参与表演兴趣浓厚,连平时不爱上来表演的幼儿也勇敢地上来了!音乐教学设计3课题《布娃娃弹琴》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的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重难点音的长短教学环节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小青蛙找家》、《小蜻蜓》。五、学唱《布娃娃弹琴》。1、用听唱法学习《布娃娃弹琴》。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2、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3、四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叮叮咚”要唱得轻快。4、注意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5、可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六、聆听《星光圆舞曲》。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钢琴的音色。2、说出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指敲击节拍。3、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三拍子的感受。七、编创与活动:音的长短1、音的长短是本课的知识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理解音的长短。2、用比较的方法说出瀑布流水与房檐滴水哪个长,哪个短。3、用打击乐器敲击,说出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4、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课本上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并且用笔在纸上画出长短线条。信息反馈第八课小小音乐家(2课时)课题法国号教学目的学唱《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通过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重难点音的强弱教学环节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歌曲《洋娃娃弹琴》。1、教师领读歌词。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参考资料,少熬夜!3、教唱歌曲1-2遍。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5、学生随琴唱歌。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五、学唱《法国号》。1、用模唱法学习歌曲《法国号》。2、演唱时声音干净而富有弹性。“嗡巴巴”第一个字“嗡”,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3、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二、三拍用手指点击桌面为弱。4、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六、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洋娃娃怎样跳舞,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3、复听乐曲,一部分同学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一部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七、听辨强弱的游戏:走走跳1、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手持鼓站在圆圈中,教师敲鼓,学生走和跳,鼓声强时跳,鼓声弱时走。2、教师击鼓速度可慢些,强弱要分明,教师可四音为一组,如:(强)××××;(弱)××××;便于学生反映在动作上。3、还可以让学生随教师的击鼓声转方向,鼓声强时顺时针走,鼓声弱时逆时针走。4、教师可发动学生献计献策,怎样活动更有趣。让学生动脑参与到编创活动中。八、复习学过的歌曲。信息反馈第八课小小音乐家(3课时)课题欣赏《号手与鼓手》教学目的通过聆听《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重难点欣赏教学环节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歌曲《法国号》。参考资料,少熬夜!1、教师领读歌词。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教唱歌曲1-2遍。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5、学生随琴唱歌。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五、聆听《号手与鼓手》。1、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声音举手表示。2、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3、分组表演。六、复习音的长短及听辨强弱。七、复习学过的歌曲。信息反馈音乐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在聆听《乘雪橇》、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冬天给我们带来的欢乐。2、能听出乐曲《乘雪橇》的音乐风格及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3、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4、能准确的表现带有升记号的音符。教学内容一、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二、欣赏乐曲《乘雪橇》教学重难点能完整而准确地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变音记号——升记号。能准确听出欣赏曲中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教学准备电子琴、光盘、歌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聆听乐曲《乘雪橇》:一、导入:设问:1.同学们在冬天做着各种喜欢的游戏,你们都喜欢哪些冬天的游戏呢?2.老师小时候最喜欢打雪橇了,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呀。你能说说大雪橇时的情景吗?3、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就是表现打雪橇的情景的,请你听一听。二、熟悉乐曲主题旋律。1.随琴演唱主题。2、边唱边用动作表现。设计意图熟悉乐曲主题旋律,帮助理解音乐作品的变现手法。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完整聆听乐曲《乘雪橇》。设问: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名字叫《乘雪橇》,请你听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每一次的出现都有什么样的变化?3、乐曲这样的变化,表现怎样的情绪和情景?设计意图感受作者的意图,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四、完整表现乐曲,边听边做动作。学习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导入: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设问:雪花与梦有关系吗?请你听一首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请你听谁在做梦?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了什么梦?请你在歌词当中去寻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歌词的内容,帮助理解歌词的含义。二、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1.聆听歌曲范唱。看歌片找出有特点的地方。2、师范唱歌曲。3、试唱歌曲难点处。随琴演唱变音记号处。设计意图先解决歌曲中的难点。4、初次表现歌曲。随琴哼唱歌曲。5、再次表现歌曲。随着歌曲拍手伴奏。6、歌曲处理。(1)分析歌曲第一部分前八个小节,叙述性强,平稳、轻快。尤其四个告诉要轻,唱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第二部分后八个小节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注重了抒情性。表现了对小动物的亲切和喜爱,所以唱得要强。7.完整表演歌曲。8、歌词创编。设问:(1)歌曲中告诉了我们冬天到了一些小动物要冬眠了,那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们要冬眠吗?(2)请你把书上描写小动物的歌词,改写成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9、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三、小结。
本文标题:音乐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39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