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动手做做看》教案【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动手做做看》教案【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动手做做看》教案【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动手做做看》|人教版【第一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教具准备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教学时间2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二、自由读课文质疑。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插图)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1)字词: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2)理解难句:“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1、默读思考(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2、汇报: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参考资料,少熬夜!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教学反思: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诚然。但是我们应当不断以总结、学习、积累,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像一泓源源不断涌出清流的山泉,充满生机活力。上完这堂课后,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收获,权且以一首打油诗做为反思吧:语文课堂不平常,万千丘壑此中藏。学情、教材与大纲,课前考虑分析详。重点难点全吃透,促进理解有良方。注重感悟书声朗,学会迁移墨迹香。学生主体兴趣昂,教师穿针引线忙。握思想大方向,课堂还要重生长。四十分钟要质量,轻负高效最提倡。《动手做做看》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三.教具准备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四.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两种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呢?2、把这两种水粉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3、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4、哎呀,真的变成绿色了,同学们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齐读课题。过渡: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参考资料,少熬夜!1、下面请同学把书打开,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开始读吧。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生词。3、小老师当得真棒,看,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火车读吗?开始吧。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摆在桌子上,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请教拼音朋友。5、同学们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会读的同学老师抽到哪里你就读哪里,只要认识就大声读,不需要举手了。6、对这些生字你们都是怎么认识的,说说吧。过渡: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识字的本领,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中以主人公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后来的表情又怎样了呢?那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三、朗读感情1、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试着默读看看有哪个同学能做到不出声。2、同学们读得不错,请你们分小组去讨论一下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你又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讨论完后再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3、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们来看这位同学说对了没有,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师:奇怪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难以理解)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2-3人),全班同学提出奇怪的问题后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说得是不是一样呢?(生:不,那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2-3人读→师引导用的语气去读→再请2-3人读→师表扬)伊琳娜觉得他们有没有说对?(生:没有)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请女生(2-3人)读妈妈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并让学生我想的意思,(只想不做)→全班女生读)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后,她是怎么做的呢?我请同学来读第5自然段,再请1位女学生扮演伊琳娜来做这个实验。让全班学生观察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生气)伊琳娜为什么会生气呢?(生: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提问:这个语气该怎么读呢?她又为什么生气了?(生:因为伊琳娜认为科学家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气),哄骗换个词还可以怎样参考资料,少熬夜!说意思相同欺骗,欺骗是不是个好词(生:不是)同学以朗志万不是在真的欺骗他们,他也是善意的欺骗,他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去动脑筋想了,还必须动手做做。(2)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生: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WW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3)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出示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伊琳高兴地笑了。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5、反馈:课文读到现在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四、拓展: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装满石子的瓶子,里面还可以放东西吗?(生说师做试验后并点题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明白,必需要动手做做看。五、板书设计:生气(图)高兴(图)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动手做做看》教案【第三篇】教学分目标:1、学习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让学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玻璃杯,小石块、小金鱼;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生词卡朗志万,请一位同学读出来,他是法国的一位科学家,有一次他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谁就会满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如果你是这些小朋友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2、对,有一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他是谁呢?谁来叫一叫她的名字?出示生词卡伊琳娜。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谁能在书上找到这个自然段读一读,谁读得既通顺又流利,老师就让他上来做这个实验。参考资料,少熬夜!3、请同学做实验二、朗读感悟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2、出示多媒体生字词先请一位学生带读,然后去掉拼音齐读,再只留生字让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书本。最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连词齐读。三、练写生字1、老师用动作引出漫字,让学生说出此字特点,并找出左窄右宽的其他四个字:提、哄、喝、骗。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分析。2、学生练习写字四、再读感悟1、老师提问:听了朗志万的话,伊琳娜的想法和做法与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3、多媒体出示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读一读。4、伊琳娜知道了答案后是怎样做的,请你在书上找到答案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学生自由地读。5、请你想一想,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朋友呢?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再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6、开动脑筋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德华后可能会说些什么?五、总结拓展多媒体出示画面文字我来做一做:生活中你有那些事是通过亲手做得到结果的?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朗志万伊琳娜动手做《动手做做看》优秀教案【第四篇】《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题、提”这两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哄骗2、你们还认识吗?(齐读)3、指导书写:陈彦如欺骗老师说,他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4、回顾课文:①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二、学习课文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重点理解“漫”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读出毫不怀疑)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读出不假思索)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②读好妈妈的话。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伊琳娜动手做了吗?2、她是怎么做的?3、结果怎样?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②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一起读读。(读第六自然段)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伊琳娜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么想的?)3)、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参考资料,少熬夜!①、看到这样的结果,她是怎么做的?(生气、质问)②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讨论: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板书:哄骗加上引号)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④讨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总结: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读课文结尾
本文标题:《动手做做看》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2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