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BPSPA 0004-2018 蝉花菌种
ICS67.080.01分类号:A0142团体标准T/BPSPA0004-2018蝉花菌种Isariacicadae2018-08-30发布2018-09-10实施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发布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科技化产业促进会、中国菌物学会、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提出,由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中国菌物学会、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华、李增智、刘杏忠、李泰辉、刘杏忠、郭英兰、董彩虹、陈祝安、樊美珍、NigelHywel-Jones、孙长胜、李国强、张忠亮、谭悠久、张磊、杨乙楠、方国辉、郭石泉。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蝉花菌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蝉花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及检验指标。本标准适用于蝉花菌种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打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T317白砂糖GB1886.2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GB/T23530酵母抽提物GB/T203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修订《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ZBB23008-85马铃薯(土豆、洋芋)3术语与定义本部分术语和定义按GB/T12728的规定,其他未规定的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蝉花蝉花也称蝉棒束孢IsariacicadaeMiquel,旧称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icadaeSamson。3.2空泡当发酵和培养的菌丝进入衰退期时,菌丝生长中出现的液泡变大现象,预示菌种出现老化。3.3菌丝自溶菌丝在自身水解酶作用下发生自我降解的过程,通常是因菌龄过长或高温导致的生理老化。4菌种生产4.1菌株的选用选用优质高产、遗传稳定性好、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比较高,对温度、湿度具有一定环境适应性的菌株。目前宜选用蝉花BAIC0101等菌株。4.2场地与环境应符合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4.3设备设施应符合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4.4容器4.4.1母种容器应符合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4.4.2原种宜采用500ml-2000ml玻璃三角瓶。4.4.3栽培种宜根据产量使用适宜容量的发酵罐。4.4.4母种和原种容器封口材料采用中性硅胶塞、透气膜或其他能满足正常培养要求的材料。4.5母种的制作与保藏4.5.1培养基配方采用PSA培养基。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白砂糖20g、琼脂粉20g、水补至1000mL。马铃薯应符合ZBB23008-85《马铃薯(土豆、洋芋)》标准要求;白砂糖应符合GB317《白砂糖》标准要求;琼脂应符合GB1886.2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标准要求;4.5.2培养基制备将去皮马铃薯切片置容器内加水1000mL,煮沸30min后过滤,加入白砂糖和琼脂粉,补足水至1000mL,加热溶解后,用分装器装入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4-1/5,塞上硅胶塞。置于0.11Mpa压力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min,将试管趁热排放在斜面板上自然冷却。4.5.3转管扩繁经出草鉴定合格的母种,以1:30-1:70进行转管,在22℃-25℃温度中培养,菌丝长满试管斜面(10d-15d)并产生孢子后即可使用。转管扩繁应不超过5代。4.5.4贮存母种须在3℃-5℃冷藏箱中保藏。4.6原种、栽培种的生产4.6.1培养基配方配方一:白砂糖35g,大豆水解蛋白10g,酵母抽提物5g,补水至1000mL,pH6.0-7.0。配方二:马铃薯200g、白砂糖20g、补水至1000ml。酵母抽提物应符合GB/T23530《酵母抽提物》标准要求。大豆水解蛋白应符合GB/T203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标准要求。4.6.2装瓶(罐)原种制作时将培养液装入三角瓶中,装量为容器容量的1/5-1/4,用硅胶塞封口。栽培种制作时在液体发酵罐中配制培养液,装液量为发酵罐容量的2/3。4.6.3灭菌原种培养基灭菌压力:在0.1Mpa-0.15Mpa压力下高压蒸汽灭菌30min。栽培种培养基灭菌压力:在0.lMpa-0.15Mpa压力下高压蒸汽灭菌40min。4.6.4接种培养基冷却至常温后,在无菌环境下接种,每支斜面母种(规格:18×180mm)接1瓶原种(规格:500ml-2000ml);栽培种接种量控制在2%-5%。4.6.5培养原种宜在25℃条件下置于140r·min-150r·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d--3d。栽培种宜在25℃条件下置于通气量为1:0.5、罐压为0.02-0.1MPa的发酵罐中培养24-48h。4.7要求4.7.1感官要求4.7.1.1母种感官要求母种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母种感官要求项目指标分生孢子枯草色、粉状、分布均匀菌丝均匀、致密,无气生菌丝发菌程度菌丝长满料面,表面粉质状,枯草色培养物气味无异味培养物镜检菌丝菌丝均匀,健壮,无杂菌菌丝4.7.1.2原种、栽培种感官要求原种、栽培种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原种、栽培种感官要求项目指标菌丝状态絮状或小球状菌丝体杂质无培养液清澈色泽紫红色气味蝉花独特清香味培养物镜检菌丝密集健壮,无空泡4.7.2质量要求母种无角变、分生孢子层均匀、无菌丝自溶现象、无杂菌。原种和栽培种无杂质,培养液清澈、紫红色,气味清香、无异味。5检验方法5.1感官要求菌丝(球)状态、色泽、培养液、发菌程度采用目测、鼻嗅、镜检的方法检测5.2质量要求按照微生物菌种资源纯度检测技术规程进行,角变、杂菌、自溶采用目测或显微镜镜检的方法检测。6检验规则6.1组培6.1.1母种组批以接种时间、方法、培养条件一致的母种为一个组批。6.1.2原种、栽培种组批以同一制作方法、时间、培养条件的原种、栽培种为一个组批。6.2检验每批按4.5、4.6要求制作的菌种逐支(瓶、罐)检验,按4.7要求进行全项检验,检验合格的菌种方可进行生产。6.3判定规则按质量要求进行检测,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质量要求者,为合格菌种;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者,均为不合格菌种。6.4生产过程档案应符合《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7标识、标签、保质期7.1标识、标签应清晰标明菌种名称、编号、保藏条件、接种日期等。7.2保质期母种在4.5.4环境中保藏期30d。原种、栽培种制作完成后应在5h内使用。7.3运输7.3.1调运向外调运的菌种,应按GB15569进行检疫,办理检疫证书。7.3.2运输应冷链运输。装车后应及时启运,在运输中需有防震、防晒、防潮、防污染措施。
本文标题:TBPSPA 0004-2018 蝉花菌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4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