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中级财务会计钱逢胜第1章_第2章
中级财务会计主讲: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瞿灿鑫•课时安排:总课时136,本学期68课时,•下学期68课时。•学习要求:•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期末成绩总评计算:•平时30%(考勤和习题)•期末70%(闭卷考试)••公共邮箱:ey201106@163.com•密码:201302•教材:•《中级财务会计》•钱逢胜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初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会计》中注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2006》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教学网站:•第一章绪论•本章内容•第一节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节会计的涵义•第三节会计的分类与职能•第四节会计规范••第一节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会计环境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大•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1.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2.科学技术的进步;•3.货币价值的变动;•4.知识经济的发展。•三、会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用于宏观国民经济的管理•2.优化企业内部管理•3.支持经济法制,使社会经济生活有序进行•4.繁荣涉外经济第二节会计的涵义•一、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是一门计量的技术•三、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四、会计与审计的区别•有联系,有区别,是彼此独立的两门学科。•1、财务会计是通过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情况,来检查和监督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财务审计是在检查和监督的基础上,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情况的合理、合法性。•2、财务会计的监督是直接的监督,财务审计的监督是间接的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监督。•3、财务会计的工作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来完成,财务审计必须由第三方人员来完成。•第三节会计的分类和职能•一、会计的分类•(一)按照会计管理的范围•资金管理方面—财务会计•成本管理方面—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二)按照会计应用的范围•工、农、商、交通运输、金融等行业会计。•(三)按照会计所处理的特定范围里业务的性质•租赁会计、寄售会计、税务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相同点:对象一致—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目标一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收益•不同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1、工作侧重控制资金的占用控制成本的发生•2、基本模式凭证—账簿—报表没有固定的模式•3、工作时间定期、事后为主不定期、事前为主•4、数据要求要求严格、准确不必十分准确•5、信息要求概括性、通用性灵活性、针对性••三、会计的职能•反映•监督•参与经营决策••第四节会计规范•一、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以成文法为特征的大陆法系国家有法国和德国等。这些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的会计规范实施直接的干预和制约,虽然民间会计组织也颁布一些与会计规范有关的文告,但是其影响力和制约力不如英美等国。•二、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以习惯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国家,其会计规范一般由民间组织来制定,比较典型的是美国。三、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准则体系2项应用指南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人大常委国务院财政部•(一)会计法•1985年颁发,•1993年修订,1999年再次修订。•(二)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第287号令《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是我国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法规。••(三)企业会计准则•1、会计准则的涵义•企业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2、制订会计准则的必要性•(1)转变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2)适应企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向多元化的需要;•(3)发展市场经济,协调经济利益关系需要;•(4)对外开放的需要。••3、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演进•(1)改革与探索阶段(1978—1992)•国际化的开端•(2)逐步建立阶段(1992—2000)•国际化的发展•(3)大力发展阶段(2001—2005)•以国际化为主导策略的确立•(4)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和完善阶段(2005—)••4、会计准则的层次•第一层次:基本会计准则(1项)•第二层次:具体业务会计准则(38项)•第三层次:应用指南(2项)•基本准则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特殊业务准则报告准则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应用指南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第三层次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年代事件1988从1988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19921992年11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称为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1997-2001自1997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开始,截至2001年底共发布了具体准则16项。2006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社会经济背景(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其造成的结果如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股东、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和企业管理当局等各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都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企业为了获取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以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需要。•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1)年份事件1909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一个会计名词特别委员会,准备进行会计实务的规范化。1917美联储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一致决定,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标准化。1920-193020世纪20年代末、2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会计准则制定进程的作用。1933-1934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定所用证券上市企业都必须执行统一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2)年份事件1934美国会计师协会批准了六条“会计原则”为“认可的会计原则”,并以《公司会计资料的审计》为名,以小册子形式发表。1937制定会计准则的权限由证券交易委员会转到美国会计师协会这一职业团体。1938美国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负责制定会计准则。1939美国会计师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正式明确使用“公认会计原则”这一术语。•(四)企业会计制度•是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1993年起陆续颁发了13个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到2000年底,颁发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三个企业会计制度。•(五)其他会计规范•《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有关章节均有具体规定。••四、国际会计规范•1973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于1997年加入该组织。•1973年—2000年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国际会计准则(IASs)。•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IASC),其发布的会计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至今已发布了有效会计准则38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具备约束力,它协调各国的会计准则,提高各国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第二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案例导入•对财务会计来说,21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不吉祥的年代。先是2001年11月18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曝光了超过12亿美元的假账;其后,2002年6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又公开承认在2000年一年中,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出(资本化),虚增了38亿美元的收入和16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时隔几天,2002年6月28日,又传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50家公司之一的施乐,从1997年起,在四年内,共虚报收入60亿,虚增利润14亿。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因此宣告破产。•上述财务造假都体现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造假行为则隐藏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不禁要问: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的经济决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第二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上汽年报2010年.pdf•本章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第三节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第四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五节财务报表中的基本要素•第六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第七节财务报表的列报•第一节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一、会计基本理论的涵义•简言之,会计理论就是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告的道理。•美国会计学会对会计理论的定义:“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的参考框架”。•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务,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合乎逻辑概括的结果,它由一组概念、信条、原则等所构成,用以解释、评介和指导会计实务,并对会计实务之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作用•1、会计理论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2、会计理论是企业选择会计方针的依据。•3、会计理论是会计工作者和财务报告的用户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依据。•4、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基础。•三、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方针、实务的关系•引导价值判断指导、推荐•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会计方针会计实务••产生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影响•会计信息用户•经济环境四、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结构图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与会计环境会计假设与确认基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实质重于形式等可理解性、可比性可靠性、相关性会计报告会计计量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环境会计准则会计法权责发生制会计假设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假设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个体会计分期一、会计个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个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个体,但一个会计个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个体。国有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分公司会计个体独自立负经盈营亏法律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会计个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会计个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会计个体假设的意义A会计个体A从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A个体作材料购入核算:材料增加,债务增加B个体作商品销售核算:收入增加,债权增加B会计个体二、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长期地按现时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方针、方向,不间断地经营和存续下去。即假定公司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被清算和解散。持续经营发展破产清算某会计主体两种发展趋势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提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会计分期假设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际成本费用的摊提债权债务的发生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月度季度半年度123456789101112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
本文标题:中级财务会计钱逢胜第1章_第2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