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案例)(4篇)
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案例)(4篇)精心策划的活动已经圆圆满满地收场了,下面是我们写写活动总结的时候了。通过写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丰富举办活动经验,提升自己的水平。所以说,这时候怎么可以少了最关键的活动总结呢!那么,活动总结可以以怎样的形式来写呢?网友为此仔细地分享的“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案例)(4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第一篇】一、活动宗旨让每一位师生及家长亲近书本,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开启一扇心灵之窗,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德性,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通过互惠阅读、携手共进,营造广阔的,富于美感、智慧和亲和力的家校学习空间,让儿童在充满生命活力和张力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激活潜能。二、活动主题:过有质量的阅读生活(注:有质量的书,有质量的读)三、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及家长四、活动时间:3月21日——4月29日五、活动口号: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亲近经典,牵手美文交流分享,携手共进提升阅读品味,润泽书香童年晨诵、午读、暮省——过有质量的阅读生活六、主要活动安排1、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横幅。负责人:施志平葛宏宇2、各班完善好班级图书角。每班的图书量100本左右。要求图书能根据读书节主题和班级的读书情况及时更新。班级制定好图书借阅、管理的规定并安排专人做图书管理员。布置教室的后黑板及争章角内容。时间:开幕式前负责人:各班正副班主任3、制订晨诵、午读、暮省计划,张贴计划表:晨诵计划表:以年级为单位,由语文备课组长牵头,妥善利用好学生手头的诵读资料,安排到读书节的每一天。由晨诵管理员检查打钩(低年级由语文老师完成);午读计划表:根据学校统一印发的《优秀读物漂流暨阅读考级书目表》,结合读书节时间进度安排,做到每两周读完一本,读书节期间至少读完两本;暮省:中高年级每人设立一本暮省本(原来有阅读积累本的可整合使用),每天完成一定量的摘抄和阅读感悟,语文老师检查评价,读书节结束作为评选“读书之星”的条件之一。4、给家长发放《读书节告家长书》和“亲子阅读记录单”,公布“书香家庭”评选办法。时间:开幕式前期负责人:袁红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第二篇】书签是我们读书的贴心伴侣,好看的字,优美的话,巧妙地设计,精美的版式,警醒的话语等等,汇集在一张小小的书签中,既增添了我们读书的乐趣,又减轻了视觉疲劳。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个性化书签设计和制作能力,举行此次书签设计比赛。一、活动时间xx上交作品至教导处二、参加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三、制作要求1、材料:纸质不限2、大小:大小适宜,形状不限,不超过12×12cm,美观大方。3、版面:设计美观,图文并茂,单面设计。色彩搭配合理、鲜艳,整体版面力求富有艺术感。4、每个书签需要打孔,并穿上绳子,班主任选取较好的书签10份粘贴在A4纸上(每张纸可以贴两张、三张,按照作品大小自行安排),并在作品对应的位置写上班级、姓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第三篇】一、活动主题沐浴书香,家校共读二、活动背景20xx年的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这是书的节日,也是读书人的节日。人类的读书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纪录、传承并发扬光大。“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因此我校也将4月23日确定为我校读书日,将每年的四月份和五月份作为我校读书月,举办读书节推广读书习惯,今年是我校读书节的开始,为第一届读书节。我校书香工程已经开展多年,师生都已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小明星的评比也成为了常规工作,班级阅读小明星、年级阅读小明星、校级阅读小明星,已经是群星闪烁。为了使更多的人沐浴书香,使更多的家庭也参与到我校书香工程中来,建设书香家庭,积极开展亲子阅读,共享读书乐趣。因此第一届读书节活动的主题是“沐浴书香,家校共读”。三、活动组成(一)建设“书香家庭”倡议书1、时间:4月22日(周一升旗仪式)2、形式:国旗下演讲3、全校印发,每生一张(二)升级“班级图书角”建设工程1、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量不得少于班级人均两本的最低量;2、有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有公示张贴);3、有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有完善的图书借阅记录(有记录本);4、每学期最少更换一次。5、完成及检查时间:5月10日(三)师生“读书笔记”展示1、地点:一楼大厅2、时间:1班内准备及评选:4月22日至5月6日2展示:5月8日3、学生“书海拾贝”择优展示1由班主任语文老师一起在班级中进行评选,要求公开公平公正,根据学生的本学期和上学期的读书笔记来评选。2过程:利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在班中进行发动,学生将本学期和上学期的“书海拾贝”在班中进行展示,师生一起合算“书海拾贝”的每次得分,并予以公示,然后学生根据展览所见自主投票并当场公示得票。3每班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为班级总人数的10%。4、教师读书笔记“书韵留香”展示(四)“家中有爱”读书节创作比赛1、活动时间:4月22日至5月23日2、活动分层:根据学生年龄和读书实际情况,比赛分为一至三低年级组和四五高年级组。低年级组开展绘画征文活动,高年级组开展读书征文活动。3、具体安排1低年级组绘画活动一至三年级组的学生,可以用绘画为参赛形式,以“我想说爱你”为主题(不是题目),用绘画来表达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感受。参赛纸张为B4(八开)大小书画纸;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蜡笔绘画。2高年级组读书征文活动四至五年级的学生,以书信的形式,根据自己读过一本书后的所思所感,来表达对自己家庭成员(不限一位家庭成员)的关爱之情。也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与书籍的作者(或文中主要人物)进行交流,写出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所得所感。3学生参赛要求自己创作,征文言语平时,有真情实感。征文不超过600字。(五)书香家庭、书香学子、书香家长评选1、时间:4月22日至5月24日2、与前期“建设书香家庭”倡议书相契合,由班主任在班内进行发动。3、以“书香家庭”评选为主,当选“书香家庭”的学生即为“书香学子”,其家长为“书香家长”。4、评选结束后,5月27日(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六)五月份出版《青芒文学》第二期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第四篇】书籍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基石,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读书,就是在和最崇高的人对话,就是和大师们一起构建人类文明的大厦。她能使我们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增强学习能力。抓住读书节这一契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快乐校园建设,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活跃校园文化,发展学生个性,增长知识,提高师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我们希望通过活动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一、宣传口号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5、人不但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6、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二、活动宗旨引导和组织学生读书,吸收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从小热爱读书,渴望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及早掌握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愉快学习,利用这种能力去发展自己,贡献社会。同时,让学生在读书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三、主题做快乐的读书人四、组织领导机构组长:周泽荣副组长:魏泽军魏冬梅廖云娣组员:各班班主任五、活动时间——六、主要形式与内容操作条件: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增加图书数量,在读书节期间每班至少增加图书30本(可让学生自带)。开放图书室,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比赛分个人和团体,各班在班级比赛的基础上,推荐学生参加校比赛,学生的个人比赛成绩计入班级总分。七、设奖1、每次比赛个人(团体)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3分,三等奖得2分。2、班级团体总分为班级所有学生比赛得分之和。3、奖励办法: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发奖状、给予适当奖励。八、活动内容1、“学校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征文比赛。上交时间:1月6日参加对象:三——六年级各班学生活动安排:参赛年级每班择优录选5篇文章参加学校评选。从中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2、读书手抄报评比。上交时间:1月7日参加对象:全校学生活动安排:每班择优推选5份作品参加学校评选。分别以年级为单位设一、二、三等奖,名额分别为1、3、5。3、读书节专题黑板报比赛。时间:1月8日下午地点:各教室参加对象:一——六年级各班活动安排:各班以做个快乐读书人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刊出新内容前须在擦掉原有内容),学校组成评委会进行评比,分年级评出一等奖一名。4、读书笔记评比。上交时间:1月11日参加对象:全校学生活动安排:各班择优录选5本笔记本交组委会评选。以年级为单位设一、二、三等奖,名额分别为1、3、5。5、诗韵飘香古诗诵读比赛。比赛时间:1月14日参加对象:全校学生活动安排:各班择优推选3名学生参加学校诵读比赛。分别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团体取总分最高分以年级为单位评出“最佳诵读班级”。6、展示、表彰总结(师生活动)时间:1月14日大课间活动地点:操场、宣传栏参加对象:全体师生活动安排:六个获胜“书香班级”,颁发获奖证书(奖状);在宣传栏张贴优秀学生名单、展出比赛优秀作品。说明:为鼓励师生全体参与,班主任与副班主任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相关比赛内容辅导,并在报名时注明辅导教师姓名。
本文标题:世界读书节活动方案(案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7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