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金蝉脱壳》教学设计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9教学设想教学课型:教读课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紧扣“金蝉脱壳”的过程,通过探究研读、观看画面、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文本,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在深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跳出文本,学会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2.拓展延伸,在讨论中领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具体,引导学生尝试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去向。教学重点及突破重难点: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演示,突破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作细致分析,从而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金蝉脱壳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1.猜有关昆虫的谜语。2.齐读课文1、2自然段,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这一课的第一部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1)学生交流感受(2)师出示幻灯,自然过渡到学习第二部分。3.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神奇的秘密的!二、合作探究,展开研读,学习第二部分。(一)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2.交流(师板书)板书: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3.师: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2)指名答。(3)齐读“突然┅┅不动了。”(4)师: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二)理清顺序,掌握重点。1.师: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2.默读第4自然段,指名说从这段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3.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指名答。幻灯出示:背—→头—→脚—→尾4.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5.出示蝉尾出壳的内容。(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过程的有趣?师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进行交流。(3)师总结: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4)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处栩栩如生。齐读,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用词精确。6.师: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描写了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师引读第4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小组交流,合作填表。1.各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讨论填写: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部位变化(第一范文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金蝉)此文转载2.全班交流填表情况。3.齐读第5自然段。(四)演示过程,直观感受。.1.师: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2.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3.学生谈观后感受。4.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三、朗读品位,体会情感。学习第三部分1.师: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了。2.齐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3.找一找全文中描写作者欣赏、喜爱感情的语句。(指名说)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1.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2.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3.出示巴甫洛夫观察名言。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1)有顺序(2)有重点(3)有感情五、拓展延伸,活学活用。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小动物。幻灯出示,欣赏本单元出现过的小动物。2.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而且同学们还进行了仔细地观察。请你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家的动物小明星。六、作业设计制作动物明星卡,进行展示。对你观察的小动物进行细致参考资料,少熬夜!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第一范文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金蝉)此文转载《金蝉脱壳》教学案例2一、说教材《金蝉脱壳》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的1篇课文,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劝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3、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想象。教学重点:学生刚生入五年级,对于默读,谈感受的学习方法及表达自己的见解方面都不是特别的适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之一确定为教学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即: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第二自段的教学,尤其是四、五两个生点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感悟,想象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的另一个重难点是: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二、说教法我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受深刻之处,谈谈感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的能力。三、说学法: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是个体,是充满情感、充满灵性的人。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畅所欲言,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四、说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遵循语文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后则,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也是做好与上节课的衔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本课堂中来。(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我让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时、脱壳中、脱壳后),理清文章的顺序。2、我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再与同桌讨论讨论,让学生在读、画、说中感受,抓住金蝉脱壳时描写动作及颜色的词,引导学生读书、联想,想想此时的蝉虫像什么。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预习,它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很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布置了预习任务,即课后第四题,课上,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习成果,而后在小组进行交流,谈感受,随后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个缓冲的空间,让个人收获融入集体,形成集体智慧,尤其是让学困生得到同伴的帮助,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倾听能力。3、接着我导读:此时这只蝉虫是个天真的孩子,你看他正高兴地嬉戏呢!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运动员,你看他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潇洒、协调。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轻盈优美。通过老师激情导读,学生边读边想象。4、我朗读上述三句话,学生闭目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学生的想象力能力,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神奇。5、金蝉脱壳前后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由读第3、5自然段,再次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在全班交流时,我遵循读句子-----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并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重视学生在学读中读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在这一环节中,我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完成了课后习题的处理,一举两得。在研读感悟的环节中,学生已感受到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作者精彩描述。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此时摘抄积累已水到渠参考资料,少熬夜!成,同时也落实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多积累的目标训练。i](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再一次仔细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默读最后一段。2、指导朗读。3、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安排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谈到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和学本课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有顺序,有耐心。善于观察。叙述时写清楚,有顺序等在谈收获的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统一标准,只要做到有理有拘就表示认可和赞同。(四)总结课文1、再次读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激发学生探索、观察事物的兴趣。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大语文观关照生活,用语文的视角看生活,将校本资源与课本资源有机结合。把身边的例子带到学生的学习中,他们会觉得更加亲切,觉得学习观察、学习表达并不是难事,从而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特点准确生动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五)、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做到读写结合所以我在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课外作业。观察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则日记。目的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六)说教学板书7、金蝉脱壳脱壳前脱壳中背→头→脚→尾脱壳后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金蝉脱壳》教案3唐超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参考资料,少熬夜!2.拓展延伸,在讨论中领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具体,引导学生尝试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去向。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
本文标题:《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7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