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XXXX经济生活第一课
《经济生活》知识体系复习示意图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商品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1、货币(共7个考点)(1)货币的本质①商品的基本属性②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③货币的基本职能④纸币及其发行量⑤树立正确的金钱(2)信用工具和外汇①信用工具②外汇和汇率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围绕商品交换这一主线,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考查流通中的货币形式。重点考查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民行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信用卡和汇率变动2.从试题类型上看:以体现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货币的基本职能、汇率变动主要立足信息的解读。纸币与信用卡多结合经济形势,以措施类考查为主高考复习策略3.本课时的主线是商品交换,复习备考应重点关注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把握汇率与币值的关系。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物价上涨认识通货膨胀的表现和应对措施。②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买卖认识货币的职能。③结合信用卡和贷款消费,认识信用卡的优缺点。④结合人民币升值认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特别提示】(1)有些东西不是商品,但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如土地、股票等。(2)商品定义中的“用于交换”不仅指“正在交换”,还包括“等待交换”。2.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区别、联系?物品劳动产品商品区别:(1)从含义看,物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劳动产品:经过人类加工的物品;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从范围看,(3)从时间先后看,物品劳动产品商品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联系:(1)物品包含劳动产品、商品,以及未经加工的东西;劳动产品包含商品。(2)物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就成为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而商品退出流通领域就又成为一般劳动产品,两者可以转化。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区别、联系?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拓展提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相对商品自身而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而要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1、商品的使用价值(1)含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使用价值不仅有特定的质,也有一定的量;(2)地位: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使价是商品交换的前提;(3)商品的使价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可以通过自身表现出来;(4)由商品本身包含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也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5)本质: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商品和劳动产品的共性;(6)是买者的目的所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2、商品的价值(1)含义: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地位:是商品交换的基础.而且价值只凝结在商品中,并不是只要凝结了人类劳动就一定有价值。(3)价值是由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形成,在交换中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4)本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商品的特有属性;(5)是卖者的目的所在;(1)交换价值的含义: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用图表示: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交换价值注意物物交换时,交换价值一般是等价物;商品流通时,交换价值是货币,即价格。表现形式基础(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谁也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对立:(1)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①作为商品,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②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③人们总是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称作商品的二因素。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对立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图如下:劳动产品的存在形式。劳动产品不仅以物品(有形产品)的形式存在,而且还以无形产品(如技术信息、服务等)形式存在。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商品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废品是不是商品。第一,废品相对于其原有性能,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从这种意义上看,废品不是商品。第二,许多废品可以卖给收购站,仍可用于交换,这是因为废品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使用价值。从此意义上看,它还是商品,但已不是原有性能的商品。•(2011江苏单科)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2010福建文综)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010安徽卷)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12四川卷)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是英文costperwear的缩写,即每次着装成本,它是衡量着装衣物的价值量的标准,购买衣物不应只看单价,应看衣服大概的CPW数值。CPW这个概念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很多杂志甚至会在衣服搭配图外标注CPW值。)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表示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货币的产生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1只羊=3袋米产生了一般等价物3袋米1克黄金=1只羊…10斤茶扩大的物物交换3袋米1只羊=1克黄金…10斤茶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3袋米1只羊=1克…黄金10斤茶考点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特别提示】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共同点:货币也是商品,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就是商品,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货币与一般商品的不同点:货币不是一般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且能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总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也是货币与商品的本质区别,所以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考点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自主感悟(1).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的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又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3).货币是金银,但又和普通金银不同,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这时的金银才成为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考点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2007年高考政治上海卷)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含义货币特点其他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现实的货币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W—G—W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职能作用与含义是否是观念货币表现形式产生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____上的货币商品的价格或售价伴随货币的产生而产生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____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观念现实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特别提示】货币具有价值,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但是货币并不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其他有价值的商品,也可以成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因素。2、货币的其他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基本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应为足值金属货币)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易错点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40元”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错因分析题干中有“支付”二字,所以此题容易误选A。实际上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购买活动”,而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纠错心得: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而支付手段则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用货币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B命题角度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009·浙江文综)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解析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具有执行表现和衡量另一种商品价值大小的价值尺度职能,A项正确。B、D两项缩小了概念外延,C项则扩大了概念外延,均不正确。•2011年6月25日,李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5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2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及利息8万元。其中8万元利息、55万元房价、25万元首付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A、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规律方法】判断货币在执行哪一个职能•(1)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职能均需要现实的货币。•(2)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
本文标题:XXXX经济生活第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