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问题表现【推荐4篇】
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问题表现【推荐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问题表现【推荐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民族宗教工作问题表现【第一篇】民族宗教工作是党的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发展的加快,需要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增多,作为基层一线的民族宗教工作者一、当前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难点(一)思想认识难到位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点。在基层民族宗教工作中,一些部门、乡镇、村社的领导和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一是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视宗教如洪水猛兽,把信教群众当作异已力量;对信教群众采取不尊重和歧视的态度,对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损害信教群众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二是认为“民族宗教无小事”,但也出不了大事,其他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民族宗教;三是认为民族宗教工作是上级喊在嘴上的事,是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抓的事,和自己没多大关系,而且抓得好无功劳,抓得紧群众有意见。上级把民族宗教工作当做事关大局的要事,可到了基层,却没有多少同志把民族宗教工作当做关乎大局的要事,更多的放任自流,可抓可不抓。(二)基层网络难建立难运行中央再三强调,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基层。要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络,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基层民族宗教工作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尽管陇南市的四级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络已建立多年,但不少地方乡、村仍没有辐射到,仍留有死角。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乡镇虽有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但由于干部变动快,有法律法规没有赋予乡镇、街道多大的权利和明确的职责,无法进行依法管理;二是民族宗教工作随机性比较强,多数工作都在节假日、周末,只要不出大的事情,乡镇干部也不愿多管。三是村级民族宗教管理工作更加薄弱,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上没做具体规定,没有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纳入村干部的考核范围。(三)政策难落实,执法难实行近年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和法规,为加快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从多年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实践来看,基层对少数民族群众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宗教事务行政执法难实行的现象普遍存在。(四)工作合力难形成民族宗教工作在实际执行操作中,要复杂得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做好。但在实际工作中,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常常处于“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状态,可以说许多部门对民族宗教工作都是尽量回避、推诿,生怕引火烧身和承担责任,致使本该其他部门处理的事也推给民族宗教部门,本该几个部门配合就能抓好的事却长久得不到妥善解决,这对基层民族宗教工作者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也是对工作积极性的严重打击,少数民族群众和信众也因此引发强烈不满。二、如何做好基层民族宗教工作(一)提高做好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认识一是强化做好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宣传计划、纳入干部培训、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之中,充分发挥村社贴近群众的优势,在政策技术、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帮困助学、扶弱救残等方面为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提供服务,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和信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二是树立“两个重在”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宗教工作要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要树立与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民族宗教界人士交朋友的理念,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是准确把握当前基层民族宗教工作阶段性特征。(二)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办公室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纵向服务管理,建立基层管理有效抓手,提高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的执行力,积极落实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办公室“八有”标准化建设,做到有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设备、有经费、有办公场所、有村社网络。(三)强化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减少干部兼职民族宗教工作现象。二是保持民族宗教干部的相对稳定性。三是提高基层民族宗教干部整体素质。四是充分发挥网络组织作用。(四)强化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工作制度和考核体系一是要继续落实好省、市、县、乡、村五级目标责任书签订工作,加强层层考核力度。要强化民族宗教工作刚性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把定期督查工作延伸到村一级,平时的督查和年终考核挂钩,避免出现考核虚设现象。二是建立和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建立乡、村民族宗教信息员队伍,确定重点民族宗教工作乡镇,建立信息直报制度,通过乡、村信息员队伍,密切关注基层各种动态情况,及时上报,使上级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完善县、乡、村领导干部与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加强与群众对象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建立友情达到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目的。四是县级民族宗教部门要将乡(镇)、村(社区)民族宗教干部的职责、工作方式方法等以文件或工作守则的形式再加以明确,做到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有章可循,努力实现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五)激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把推动少数民族群众致富放在首位,首先重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多在农村,具有尽快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目前,正值国家、省、市扶贫攻坚的最好政策机遇时期,要紧抓机遇,通过搞好规划、选好项目、做好扶贫开发、落实好政策、用好每笔资金,引导群众尽快脱贫。其次,推动少数民族群众致富。要积极借助乡村以及实用科技培训、创办农家书屋、科级墙板报、发展电子商务等形式,为群众找技术、找项目、找销路,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努力达到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形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经商等多业并举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确保群众逐年增收。(六)加强城镇社区民族宗教工作随着城镇化日益推进,民族宗教工作阵地慢慢由农村延伸到城镇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城镇社区民族宗教工作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创建活动,让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用亲情真心融化隔阂。一是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管理的新渠道,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平台。推行“一窗式”服务大厅,设立民族宗教服务窗口,健全少数民族居民登记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登记表等基础台账,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平台。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趣味运动会、民族文化展、民族图书展展示了各民族风土人情、婚姻生活、民族文化。三是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开展了“一岗双责”活动,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地缘、亲缘、教缘、族缘的优势,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捐助困难群众等。四是面对社区当前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多、流动人口多、社会矛盾凸显的实际情况,开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个三”工作法,即做到:“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让他们感受到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五是为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创造一个宜居的家园。建设嵌入式社区,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各族群众交流、交心、交融,还要用真诚和服务赢得他们的拥护和爱戴。(七)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政策法规宣传要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宗教法规学习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等延伸到村一级,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问题表现【第二篇】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高校是散居少数民族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民族宗教工作在这一区域显得相对敏感。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校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和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充分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必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之一。当前国际形势中重大的不稳定因素诸如国际危机、地区冲突、民族纷争等问题往往与民族宗教问题处理不当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挑唆指使密切相关。民族宗教问题所呈现的国际性、复杂性、普遍性、长期性等特点。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一个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的尖锐和突出,不仅使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稳定。目前,我国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不仅涉及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掺杂着国际因素。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和高校逐步与国际接轨,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党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中不违背党的原则,不伤害民族感情,不激化民族矛盾,做到游刃有余,恰到好处。二、当前我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高校海外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海外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使信仰宗教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教派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海外留学生中信教学生的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由于远离本土,在异国他乡和语言不通等因素,他们不便去中国人的教堂或宗教场所做礼拜等,于是他们会在校园内自发形成一些小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有时还会有信教的外籍教师参与其中。信教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时常需要庆祝一些宗教节日,他们常常会有聚会的要求,这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以前由于信教学生人数较少,即使有节日聚会,规模较小,影响面也较小,校方无需专门提供场所或配备管理人员。而现在由于信教学生人数增加,同一教派的人员既有中国的少数民族师生,又有外国的教师和留学生,需要参加宗教节日聚会活动的人数增加了,影响范围也扩大了,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和监管,放任自流,将会给校园稳定带来隐患。如果学校要出面监管,投入的人力物力又难以承受。这就给高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一些敏感和特殊时期,校方采取的办法更多的是限制或禁止此类活动,但宗教节日和信教学生的需求客观存在。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二)高校学生成为一些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对象一些西方国家常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干涉我国内政,他们常常打着“民主”与“人权”的幌子,对我国实施“分化”和“西化”战略,还企图利用达赖把西藏问题“国际化”,或者利用东突分子等宗教极端势力搞“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煽动民族分裂。在这样的国际大气候背景下,国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时常利用学生的单纯和热情制造事端,借此激化民族内部矛盾,来达到扩大影响、实现分裂的目的。这使得高校这一敏感的领域,民族宗教问题更加敏感。某些境外宗教团体和组织常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为名,专门提出要资助来自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而且承诺资助多年,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他们的亲信;还有一些以各种名目和理由来资助学生社团开展一些活动,或者以资助出国留学或资助科研项目为名,对高校的师生进行宗教和文化渗透。(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使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难度增加经济全球化使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连,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常常以宗教分歧和矛盾的形式来体现;而许多宗教冲突的发生,其深层原因往往在于其民族实际利益的不均衡。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而来自这些民族地区的师生在高校中对这种差距感受十分深切,再加在高校受国外许多思潮和行为的影响较快,这给一些缺乏政治、文化辨别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带来一些冲击和不良影响。每年高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不像城市其他散居少数民族
本文标题: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问题表现【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55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