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从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第1页共7页从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舒岳(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长达30年之久,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而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又急需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对环境会计制度的需求强盛,但微观基础的需求动力不足。从长期看,对环境会计制度的强烈需求是大势所趋,但当前总体需求不足。由于环境会计可操作性不强及历史原因等,制约着环境会计制度的供给,导致供给非常不充分。鉴于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均不足的状况,应该采用需求诱致型和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尤其注意采用渐进式的推进。关键词:制度;需求与供给;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以其他计量尺度或形式,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它旨在通过会计手段达到经济规律与自然生态规律的和谐统一,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组成部分。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长达30年之久,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而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又急需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弥补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和差距,正确反映企业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我国环境会计生存与发展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从环境会计制度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我国环境会计的相关问题,并从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关的对策。一、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需求分析(一)建立环境会计是我国目前环境资源现状的要求我国最近三十年来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由于相关措施不到位,导致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肆意排放污水废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资源,认真治理污染已迫在眉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需求的增加,中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第2页共7页为应对环境挑战,中国政府提出,未来五年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力争比“十五”末期减少10%,并作为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为了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们要考虑运用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披露环境信息,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二)建立环境会计才能正确衡量GDP,也是企业生产成本计算的基础按照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不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都没有将环境资源纳入核算体系。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民生产总值未扣除环保支出,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从微观角度来看,对企业而言,由于没有考虑其产品生产给社会造成的后果,使得企业忽视社会成本,只关心实际成本。而正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产品经济的状态下,忽视了资源和环境的补偿,传统的经济核算未能将环境资源的消耗和补偿列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使得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失真。这样就出现了一端是国民经济总值的虚假增长,一端是自然资源的持续减少,经济效益的获得是靠损失社会和生态效益而取得。这种经济效益的增长补偿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畸形的。为了保护环境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应该把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然而在“重发展、轻环保”思想的指导下,有些地方考核提拔干部,只强调GDP增长多少,而对能耗和环保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要求。在这种“用人观”的指挥棒下,地方官员当然要搞“GDP崇拜”,绿色GDP核算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境地。据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披露说,绿色GDP尚未获得地方政府的普遍支持。(三)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要求实行环境会计在绿色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挪威要求企业年度报告中必须揭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采取的措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揭示所有的环境负债;巴西则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显示有关环境保护的投资等等。然而在中国现行会计制度中,尚未建立起相关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我国现在所处的这种现状,还不能满足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有碍于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我们的环境信息。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正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应该培养企业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其适应投资所在国的要求。(四)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政府部门,其他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要求不迫切第3页共7页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信息的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制订相关政策,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政府的强制力量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全面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真正有助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布的动力应是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关切,公众压力应是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重要动因之一。但是我国公民当前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据发布的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公众环保意识的总评只有42.1分,为不及格。投资者和债权人可利用环境会计信息评价环境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盈利前景做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然而,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故环境信息的使用者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公开的迫切要求。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环境会计制度的需求强盛,但微观基础的需求动力不足。从长期看,对环境会计制度的强烈需求是大势所趋,但当前需求不足。二、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供给分析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供给严重不足,究其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政府层面1、环境会计的理论还不成熟我国环境会计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多元化,核算对象复杂化,计量标准难以执行化。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这些障碍是目前环境会计研究的瓶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量障碍。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计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用货币计量所有的环境成本和收益缺乏可操作性。(2)分配标准障碍。尽管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等经济原则,人们会接受环境成本可以是企业相关成本一部分的观念,企业应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实务上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将环境成本在不同企业、部门之间予以分配。(3)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障碍。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致使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或者即使披露了一些,也无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影响披露效果。2、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施行时间较短第4页共7页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企业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施行。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近期不可能也不应该大调整。所以,如果设立独立的环境会计科目,单独列报,那么刚实施不久的新会计准则又将变化,必然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稳定性,不利于实务操作。(二)企业层面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环境会计的开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非常全面,但是目前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相关专业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在审计、税务、财政等方面,对环境学、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很少。目前还不具备在企业全面推广环境会计的条件。另外,相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委托——代理这层关系中,企业处于信息提供的垄断地位,由于大部分企业存在的短视行为,现在并未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何益处,所以对企业而言,环境会计信息的供给动力不足。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环境会计可操作性不强及历史原因等,制约着环境会计制度的供给,导致供给非常不充分。三、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方式:需求诱致型变迁和供给主导型变迁。鉴于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均不足的状况,应该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尤其注意采用渐进式的推进。(一)需求诱致性变迁1、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环境会计的推行取决于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即每个人都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实施和宣传教育的力度,将环境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往往决定着媒体对企业的舆论导向,因此社会公众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进而对企业环境会计的实施进行监督,是促使环境会计进一步完善的重要环节。2、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全社会的环境友好的观念和行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国家应对资源采用有偿使用的原则,对有限的资源无偿的使用,无疑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推行,也不利于环第5页共7页境会计的计量和完善。其次在商品价格中加入资源成本,会使商品价值得到客观反映,这是价值规律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2)建立绿色税收。为了从根本上使自然资源、环境得到长远的保障,增加民众环保意识,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是我国当前环境会计实施的基础。(3)提高社会的监督能力和金融机构的促进作用:引导社会和金融市场正确评价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以此给予动力。如设立中国式的生态金融、制定绿色采购法、绿色消费者运动等,形成优先从环境友好企业购买的社会舆论。3、强化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内在驱动力环境会计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加入WTO后,在国际大趋势和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引导下,我国不少有远见的企业为参与国际竞争,积极申报ISO14000认证,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政府法规政策的结合使用,将企业争取ISO14001认证和实施环境会计结合起来,让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的行为中真正得益,不断强化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企业自觉对环境成本与效益进行核算和披露。这是推行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根本所在。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条件,要求企业像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披露环境信息不行,近期目标可以选择一些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作为试点,在传统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强制其披露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治理环境污染获得的直接收益等;对其他企业,则可以鼓励其自愿披露。然后将应用环境会计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企业,并在会计核算中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体系,并争取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二)供给主导型变迁1、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很不完善。要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指导我国环境会计实践工作。2、加强对从事环境会计工作财会人员的培训要想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环境会计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属于交叉型边缘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第6页共7页能。对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现有的财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经济与环境双赢的观念,增加环保知识的学习,适应环境会计的工作岗位。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专门的环境专业人才对财会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共同协作,来完成此项工作。第三,对于未来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还可以从现行教育入手,在各种院校开设相关的专业,或者在现有的专业中加开相关的课程,这样,我们可以直接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3、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监督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全面、如实地对环境会计进行披露。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对环境会计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监督包括社会公众监督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国家机关和部分社会中介机构对环境会计的监督则主要体现在其专业性和效率性上。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出具环境审计报告,是推进企业环
本文标题:从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5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