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解读(33P)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解读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朱兆晴二〇一五年一月编制原则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适用范围: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抗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丙类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墙板结构结构类型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8度()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7060504030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15013012010080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140(130)130(120)110(100)90(80)70(60)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120(110)110(100)90(80)70(60)40(30)1.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采用。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8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中括号内的数值。3.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最大适用高度:几个术语工业化建筑: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共同形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全部或部分墙体采用预制墙板装配而成的9层及9层以下、房屋高度不大于28m的混凝土结构。简称墙板结构。建筑部品:经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建筑产品。模数化:以模数数列作为统一构件尺度或建筑开间的基本单位,选定标准尺寸单位进行尺寸协调,从而实现构件或建筑设计的通用性预制化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用量的体积比协同设计: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筑模型系统,使各专业在设计流程中能够进行协同合作的设计方式。平面设计:平面布置大开间、大进深;门窗洞口上下对齐,成列布置立面、外墙设计:外立面多样化和经济美观;保温、防火、隔声、防水、耐久、不易污染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适用高度:高宽比:结构类型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543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665抗震等级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高度(m)≤24>24≤2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高度(m)≤60>60≤2424且≤60>60≤2424且≤60>60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剪力墙三三三二二二一一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高度(m)≤70>70≤2424且≤70>70≤2424且≤70>70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一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度≤70>70≤2424且≤70>70≤2424且≤70现浇框支框架二二二二一一一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三二三二一二一其他区域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结构的规则性:1.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2.质量、刚度分布宜均匀3.平面长度不宜过长4.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不宜过大5.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6.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7.应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其他要求:1.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2.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3.框架结构首层柱宜现浇,顶层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4.底部框支层不宜超过2层5.预制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荷载、作用及作用组合1.基本同现浇2.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施工验算3.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之和等同现浇: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进行适当放大。层间位移限值结构类型限值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1/550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1/800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1/1000墙板结构1/1200hu/楼盖设计叠合板:单向板、双向板(a)单向叠合板(b)带接缝的双向叠合板(c)整块双向叠合板单向板拼缝:2431≥≥lala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1—后浇层;2—预制板;3—后浇层内钢筋;4—附加钢筋双向板拼缝:12345≥≥≥la10d10d≤30°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1—构造筋;2—钢筋锚固;3—预制板;4—后浇层;5—现浇层内钢筋板边构造:123124≥15d≥15d≥5d55(a)板端支座(b)板侧支座叠合板端及板侧支座构造示意1—支承梁或墙;2—预制板;3—纵向受力钢筋;4—附加钢筋;5—支座中心线框架结构设计性能同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可按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整体计算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或层数不超过3层时,预制柱的纵向钢筋可采用套筒灌浆、浆锚搭接、焊接等连接方式;当房屋高度大于12m或层数超过3层时,预制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承载力计算梁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预制柱底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预制柱受压时:预制柱受拉时:jdcc1cksdcy0.070.101.65VfAfAAffjdEcc1cksdcy0.040.061.65VfAfAAffjdEsdcy0.81.65VNAff2jdEsdcysdy1.651-NVAffAf(())叠合梁的形式123≥60≥50≥150123≥150叠合框架梁截面示意1—现浇层;2—预制梁;3—预制板叠合梁的箍筋形式:封闭箍、开口箍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1231231241234(a)(b)叠合梁箍钢筋构造示意•1—预制梁;2—开口预制箍筋;3—上部纵筋;4—箍筋帽叠合梁的连接节点123梁连接节点示意•1—预制梁;2—钢筋连接;3—后浇段1.梁端应设置键槽或粗糙面2.连接处应设置后浇段,长度应满足钢筋连接的作业空间需求;3.下部纵向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焊接连接,也可采用绑扎搭接连接;4.后浇段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主次梁采用后浇段连接节点:端部节点、中间节点AA1212345≥15d≥0.6lab≥12dBB122213345≥12d12d≥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示意•1—后浇段;2—次梁;3—后浇混凝土层;4—次梁上部纵向钢筋;5—次梁下部纵向钢筋平面A-A剖面(a)次梁端部节点构造示意平面B-B剖面(b)连续次梁中间节点构造示意预制柱的要求:1.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2.矩形柱截面宽度或圆柱直径不宜小于400mm3.套筒灌浆连接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区域长度并应向上延伸500mm;套筒上端第一个箍筋距离套筒顶部不应大于50mm。423≥500≤501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底箍筋加密区域构造示意1—预制柱;2—套筒灌浆连接接头;3—箍筋加密区(阴影区域);4—加密区箍筋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321435144132(a)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b)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预制柱及叠合梁框架中间层中节点构造示意1—后浇节点;2—下部纵筋连接;3—预制梁;4—预制柱;5—下部纵筋锚固中间层端节点构造示意1—后浇节点;2—梁纵向受力钢筋锚固;3—预制梁;4—预制柱3213413123125≥40d≥500≥1.5lab(a)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b)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预制柱及叠合梁框架顶层中节点构造示意1—后浇节点;2—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3—预制梁;4—下部纵向受力筋锚固(a)柱向上伸长(b)梁柱外侧钢筋搭接预制柱及叠合梁框架顶层边节点构造示意后浇节点;2—纵筋锚固;3—预制梁;4—柱延伸段;5—梁柱外侧钢筋搭接预制柱-叠合梁节点构造示意1—后浇节点及梁段;2—预制梁;3—钢筋机械连接123124≥1.5h0h0h0≥1.5h0≥1.0ll剪力墙结构设计一般规定:1.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2.剪力墙的截面宜简单、规则3.预制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4.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预制剪力墙构造:1.开洞预制剪力墙洞口宜居中布置,洞口两侧的墙肢宽度均不应小于200mm,洞口上方连梁高度不宜小于250mm2.开设高和宽均小于800mm的洞口,配置补强钢筋3.竖向钢筋连接区段的水平分布筋应加密1234≤50≥300竖向钢筋连接区段内水平分布钢筋的加密构造示意1—竖向钢筋连接;2—水平分布钢筋加密区域(阴影区域);3—竖向分布钢筋;4—水平分布钢筋预制剪力墙竖向接缝的连接1.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域宜全部后浇wbwbf且300bf且300bfb且300wbfb且300bwbf且3001212有翼墙转角墙后浇边缘构件构造示意1—后浇段;2—预制剪力墙2.构造边缘构件全部宜后浇(阴影区域为构造边缘构件范围)≥2001212≥400≥200≥400bw≥200≥400≥200转角墙有翼墙后浇边缘构件构造示意1—后浇段;2—预制剪力墙3.构造边缘构件部分现浇(阴影区域为构造边缘构件范围)转角墙有翼墙后浇边缘构件构造示意1—后浇段;2—预制剪力墙≥3001212≥200≥400bw≥300≥400≥4004.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整体式竖向连接1).设置宽度不应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200mm的后浇段2).后浇段内应设置竖向钢筋和水平封闭箍筋3).预制墙板的水平钢筋应在后浇区域内锚固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1.屋面以及立面收进的楼层,设置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1234412344≥h,250hff≥h,250fhf(a)(b)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1—叠合板后浇层;2—预制楼板;3—后浇圈梁;4—预制剪力墙板2.无后浇圈梁时,应设置连续的水平后浇带123445123445预制叠合楼板与剪力墙连接1—叠合板后浇层;2—预制板;3—水平后浇带;4—预制墙板;5—纵向钢筋3.接缝处表面应设置粗糙面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1.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应逐根连接2.非边缘构件区域可按下图连接23≤600≤6001AA12A-A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示意1—不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2—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3—连接接头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的验算:juysV0.60.8fAN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解读(33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71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