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实例)【推荐4篇】
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实例)【推荐4篇】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通用8从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大家是如何制定“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的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实例)【推荐4篇】”,欢迎大家来参考下载。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第一篇】今年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全办中小学、幼儿园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各项工作,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市教[20__]5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主题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二、活动时间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日”。三、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实效,特成立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活动领导小组。四、活动内容(一)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广播等途径,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影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灾害科普知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以及逃生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师生自护自救能力。(二)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认真组织师生全面开展一次重点针对防震、防火、防暴_、防踩踏、防地质灾害等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时要制定好科学可行的演练方案,确保设计合理、指挥有序、疏散快速。通过演练,让师生熟悉各类灾害预警信号、应急避险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三)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结合目前的汛期安全检查,对厕所、实验室、围墙、体育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要特别注意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门设置是否合理、校舍及围墙等是否有倒塌危险、校园及周边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认真查找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建立好台账,落实好整改措施。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二)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拓展途径,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高宣传实效,确保广大师生人人参与,全员得到提高。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第二篇】一、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做好纪念汶川地震_周年活动,抓好防灾防震逃生疏散演练活动,结合西关小学实际,让全校师生在教学大楼突发防震及其它意外的情况下,能迅速、有序、有效地撤离教学大楼,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灾情时,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将损失减小到最底程度,进行本次逃生演练。二、活动时间20__年5月10日下午(星期四)4:00三、活动安排1.1学生逃生线路安排:北楼一楼:六年级1、2从西楼梯下,六年级3、4班从中楼梯下,二年级6班从东面楼道走。在操场集合。北楼二楼:二年级1、2、3班从西面楼梯下,二年级3、4、5班从中楼梯下,五年级1、3班从东楼梯下,五年级2、4班从东楼梯下,在操场集合。北楼三楼:四年级1、2班从西面楼梯下四年级3、4班从中楼梯下,四年级5班东楼梯下,北楼四楼:四年级6班从东面楼梯下,在操场集合。南楼三楼:三年级2、3班先下,1、5班随后。4班从新楼楼梯下南楼二楼:一年级2、3班先下,一年级1班随后。以上两层楼撤离顺序为2、3、1、三年级4班。南楼一楼:一年级4班5班从东楼门带入在操场集合。同时一左一右沿墙撤出。听到警报后低楼层撤离的同时,其他班级要做好充分准备迅速衔接,不能出现断层、滞后现象,由西向东6-----1年级。2楼层顺序:先低层后高层。2.逃生演练活动教职员工岗位安排:火警火灾发生时,教职工以当前工作岗位的最近位置为原则,迅速到达各楼面的走廊、楼梯口,指挥学生迅速、有序、有效地撤离现场后,随之按学生的消防逃生线路离开现场。①总指挥:靳恩龙孟现友②联络员(信息报告):李为安、徐美丽③救护中心:、张永革孟斌④操场点名、秩序管理:宁卫东、刘万青、刘巧⑤楼面指挥:(上课时由各楼层无课教师指挥)北楼三楼孙霞(中)、周然(西)、李静(东)二楼刘艳蕾(中)、王桂玲(西)、石平丽(东)一楼耿鹏飞(中)、雷冬晨(西),吴艳秋(东)南楼三楼刘晨香、孔伟(中)二楼马庆良许廷廷(中)一楼贺业凤赵娟(中)南楼一楼出口赵慧冉新南楼一楼出口程静⑥学生指挥:各班主任指挥本班学生有秩序地撤离现场。(上课时由任课教师指挥本班学生有秩序地撤离现场)。全体教师也随机撤离至操场集合。四、具体实施:1.由总指挥发令:消防逃生演习开始。现在学校发生火灾,请全校师生赶快撤离现场。2.各楼面指挥全校师生迅速撤离现场;教职员工立刻到岗;救护中心开始启动,现场应急灭火、救治伤员。3.撤离到操场的班级报告人数。4.总指挥总结活动情况。五、悼念仪式布置现场:爱心512集体悼念在汶川地震中死难的同胞。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近年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小学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防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重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今天,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就“安全”这个主题,希望同学们记住以下几点:第一、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第二、要注意交通安全。学生们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能跟着汽车跑,横穿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第三、同学们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一定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己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第三篇】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对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拓宽其更广的知识面,掌握一定的防震减灾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深入发挥“小手拉大手”的功能,促进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深度提高,我校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活动方案。二、思想高度重视强化了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职能: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任、辅导员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活动安排。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三、主题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的校园四、活动时间20__年5月12日五、活动内容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浓厚氛围。1在校门口、学校显着位置悬挂张贴相关内容的横幅、标语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2出1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专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3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1各校要制定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等,确保活动顺利开展。2以召开防灾减灾教育校会、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活动等形式,以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应急逃生演练等为内容,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3在全体师生中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答题竞赛。3、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各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第四篇】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根据市减灾委的通知精神和中心学校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我校防灾减灾工作,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防灾减灾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5月6日至5月15日二、活动主题: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三、组织领导:组长:成员:四、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我校学生小的实际,开展“五个一”活动。1、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2、组织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3、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在5月6日星期一利用升旗仪式由校长进行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讲话。各班级在第11周内利用一节课开展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主题活动。4、进行一次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5、组织进行一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五、活动要求: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上级的有关要求,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2、认真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把各项活动抓好、抓紧、抓落实,务必使“五个一”活动取得实效。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本文标题:2023“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策划方案(实例)【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72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