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通用4篇)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通用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通用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第一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高XX,增强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上级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二、目标任务2023年,确保年底所有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至少10万元。主要推行“1+N+1”的联村发展模式,通过以强带弱、资源整合、产业对接、优势互补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村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特征等条件,发挥区位优势,因村施策,多元发展。(二)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形式,转变农村集体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逐步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集体经济运行管理机制。(三)市场导向,量力而行。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功能,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措施(一)结合我镇实际,“1+N+1”联村发展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传承红色基因带动乡村振兴。2.一村一品,壮大集体经济。3.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乡村旅游,通过资源开发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未纳入“1+N+1”联村发展模式的其它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举措。1、集体土地经营,走以地生财路子。2、盘活集体资产,走资本运营路子。3、产业项目兴村,走企业强村路子。4、就业有偿服务,走服务创收路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第二篇】为进一步壮大XX村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收入,结合XX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XX村为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位于XX乡XX部,距圩镇XX公里。有耕地XXXX亩,林地面积XXXXX亩,其中生态公益林XXXXX亩。人口XXX人,中共党员XX名,村“两委”成员和聘任干部X人,平均年龄XX岁。党支部书记XX,X,汉族,X。村委会主任XX,X,汉族,XX岁。全村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主有仙人草、猕猴桃、百香果、毛竹和牛、羊、蜜蜂等,但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难成规模。村级财务实行“村财镇代管”,管理正规,开支合理,公开透明。该村现有XX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等经营性固定资产60万元,土地、林地等资源性资产6273亩。二、目标任务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原则,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三年后年收入可达5万元,并逐年增加。三、项目规划一是建设茶叶产业种植基地。XX村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2023年拟建立60亩茶叶产业种植基地,由村集体投资,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产生效益部分归村集体。种植基地面积60亩,投资25万元。资金来源:XX村自筹资金5万元、中央扶持资金20万元。本项目设计三年后产茶叶万斤,预计税后利润5万元,全部归村集体所有。二是建设茶叶加工基地。结合XX村茶叶产业的种植规模,为进一步扩大茶叶的销售渠道,提高群众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XX村拟建设茶叶加工厂一处。茶叶加工厂拟采用村集体投资,合作社经营的模式。茶叶加工厂项目占地200平方米,总投资32万元,建设周期5个月。资金来源:帮扶单位支持2万元,中央扶持资金3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利润归村集体所有。四、工作措施为顺利完成XX村茶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建设项目,经村“两委”商议,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推进该项目建设。1、规划选址。8月底前,一是完成60亩茶叶产业种植基地的选定;二是邀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在村内完成选址和规划。2、项目申报。在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申报项目,获得项目资金两个项目总投资50万元。3、项目实施。待项目批复后,一是在12月前完成60亩茶叶示范基地的改造升级,建设标准示范园;二是在10月份开始茶叶加工厂项目征地,征地面积约2亩。按规定开展项目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计划5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确保明年5月份能够投入使用。五、工作要求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挂村领导为项目牵头负责人,村“两委”干部为项目落地的具体责任人。2、压实工作责任。按照责任分工,统筹推进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等环节,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茶叶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提供有力保证。3、加强工作协调。为使茶叶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快在落地实施,各项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由挂村领导组织村“两委”干部、合作社负责人,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调度,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提早完成交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第三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理顺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的原则。坚持主要村务活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和及时公开制度,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三资”保值增值新途径。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解决群众信访隐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为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要求围绕当前我市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各项制度,妥善化解和消除农村“三资”管理方面的纠纷和隐患,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通过“三资”清查,各镇村集体组织要达到:资金——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表相符;资产——帐物相符、产权明晰、使用合理;资源——底数清、坐落清、权属清。三、方法步骤此次清查治理活动,从今年7月20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7月20日—7月31日)市农业局作为“三资”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三资”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三资”清查治理的日常工作由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负责。此次清查治理工作由市农业局牵头,从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国土、建设、民政等部门抽调专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各镇、村,就当前我市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整理基本信息资料,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市纪委牵头从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镇村对清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一)成立机构。市、镇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清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配齐人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主管领导要亲自抓,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集中时间和力量,确保专项治理活动顺利开展。(二)动员培训。对市、镇、村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明确集体“三资”管理的目的、意义;明确清产核资的具体要求和步骤。即自查申报、组织核对、复查、核定“三资”存量和填报“三资”清查表。第二阶段:实施工作阶段(8月1日—9月10日)(一)摸清存量。对全市8个镇的7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核实,摸清底数,清查到位。(二)明晰结构和清查范围。1、农村集体资金:以2008年12月31日为时点,清查农村集体一切资金收入,包括原始积累、发包收入、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征用土地补偿费收入、变卖集体资产收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收入、国家及上级拨入的资金收入和借入资金等。2、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农村集体一切固定资产,按实际拥有量重新登记,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有些主要生产工具和设备,单位价值虽低于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应列入固定资产登记。(1)集体所有的交通工具、建筑物;机电设备、通讯广播工具及其他办公设备等;(2)集体所有的农业机械、农业设施,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粉碎机、播种机、农田水利设施等;(3)集体所有的公共设施,包括村级公路、闲置校舍、生活用水设施等;(4)集体所有的企业资产,包括村集体兴办或合股、兼并的企业资产(包括在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集资建设的项目中,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及相应的增值资产);(5)集体所有的馈赠资产,包括单位和个人对村集体的无偿拨款、捐赠财物形成的资产。固定资产计价:对帐面有的固定资产价值按原值登记,有物无帐的固定资产价值按现行评估价(集体讨论确定大约价值)登记。清查村集体债权,包括应收款、应收帐款、农户往来欠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清查村集体所有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3、农村集体资源:包括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果园、草地、水面、滩涂、矿产、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等(可以评估的资源、资产价值,集体研究确定登记);人力资源:包括户数、人口、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常年劳务输出人数、省外劳务输出人数、技术特长人数等。(三)核实产权。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对集体现有帐内资产、账外资产以及土地的权属进行核实、登记,确定其所有权的归属关系。(四)理顺关系。对集体债权、进行清理、确认。对清产核资中暴露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妥善解决,并按有关规定处理。(五)登记建档。在对各村“三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登记、审核的基础上,各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各村报账员,按本镇、本村实际情况,如实填报“三资”清查表,形成台帐。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9月11日—9月20日)各镇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汇总好原始资料、相关文件、表格和数据,立卷归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检查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查看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转让、承包、流转等是否履行招投标程序;村级工程项目是否公开招投标,有无“人情”承包和“职权”承包现象。二是检查二轮土地延包情况。查看二轮土地延包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机动地招标,合同证书未入户,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三是检查合同管理情况。查看农业承包方案、发包民主程序、会议记录、承包合同等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规范。四是检查工作作风情况。查看集体“三资”管理中是否存在办事拖拉,瞒报漏报,虚报乱报、记载不实和敷衍应付的问题。对查出的上述问题,要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确保清查治理活动取得实效。第四阶段:整改汇总阶段(9月21日—9月30日)一是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对各镇上报数据进行汇总。二是各镇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把整改结果上报市农业局。三是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工作程序。四、工作要求1、确定全市统一的清查基准日为20xx年7月20日。2、注重工作中的主要环节:(1)自查申报。首先由农村各集体经济组织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把没有纳入会计核算资料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的自清自查,填写“农村集体“三资”清查表”申报。(2)组织核对复查,核定资产存量。在农村各集体经济组织自查申报的基础上,由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和市、镇工作组组织力量,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数据进行全面核对和重点复查,核定资产存量,处理好清查出来的各种问题,出现误差需要调整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镇共同调整。(3)填报“三资”清查表。通过自查、复查、核定,取得各项“三资”数据,填报“三资”清查表一式三份,镇、村各执一份存档,一份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3、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形成合力,把这次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抓紧抓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第四篇】为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根据“四群”教育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及“四群”教育相关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
本文标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92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