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三个经济圈主推三大主体功能区
三个经济圈主推三大主体功能区加入时间:2008-01-0411:05:061月2日,为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重要批示精神,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我市召开。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在会上对增城的经验给予高度肯定,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增城经验。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春洪,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和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经贸委、公安厅、水利厅、农业厅、建设厅、外经贸厅、人口计生委、科技厅、环保厅、林业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一致认为增城经验非常好。我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泽君在会上就我市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做法和经验作了专题汇报,市领导叶牛平、王建平等参加了会议。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新华社关于增城市以生态补偿机制促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文章上作了重要批示,认为增城的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也作了重要批示,要求省发改委派专人深入了解详细情况,总结经验,向省主体功能区编制各单位介绍推广。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作了重要批示:“汪洋、龙云同志重要批示是对增城创新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令人鼓舞。望认真总结经验,乘此东风,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增城模式’。”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春洪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黄龙云指出,要认真学习和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就要以主体功能区为主要的抓手和载体,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我省开展主体功能区的初步经验,探索形成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广东特点和时代水平。他指出,增城通过推动三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在全省是先行的,增城的经验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真的总结。增城近几年发展很快,面貌日新月异,跟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增城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对自己的整个区域进行了科学规划。它的成果体现在这三个区域的安排上,南部是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中部是居住和文化产业区,北部是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生态保护区。增城从2002年开始,就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践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贯穿增城发展的一条主线和红线。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要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是增城贯彻始终的重要的根本武器。主体功能区的一些本质要求体现在增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汪洋书记关于总结推广增城经验的重要批示,对编制主体功能区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和内容。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发改委要认真总结好增城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黄龙云说,增城的经验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只有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思路,才能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工作落实;二是只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才能促进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增城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从2002年到现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非常重视,到目前为止已转移13.9万人,这个成绩很好。城镇化也好、工业化也好,要让富余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从中受益和发展。目前,增城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并且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说明增城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实现了和谐发展。三是建立了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是顺利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增城在这方面的理念和经验,是其他单位可以吸纳的,值得大家学习。四是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保障。除了这四个方面的经验外,增城经验还告诉我们,市、县一级,特别是县一级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工作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是可以主动地适应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要求的。要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的巨大威力;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知识优势、智慧优势;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和历史进程当中形成的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经验;充分发挥在科学发展观实践当中走在前面的地区、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集思广益,认真编制好主体功能区,只有编制一个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会上,黄龙云还对当前抓好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朱泽君在会上作了题为《广州增城市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介绍。朱泽君说,近年来,增城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将增城南部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中部定位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城区,北部定位为限制开发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以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和城镇布局的优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朱泽君说,增城在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因地制宜,科学分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和领会,我们认识到,要实现一个地区的科学发展,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立足长远、因地制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跳出增城谋划发展增城,坚持打基础,造环境,重诚信,抓服务,严管理,努力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明晰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在发展目标上,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在发展定位上,大力推进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广州)东中心、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都市农业基地的建设。在城镇布局上,努力形成“两城”(增城市区、新塘城区)、“三中心”(石滩、中新、派潭等中心镇)五大组团的发展格局。在区域功能布局上,按照与国际化接轨的理念,将增城的发展与整个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发展格局、发展趋势紧密相联,实现差异发展和优势互补,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功能圈”,推动形成富有特色的三大主体功能区:把南部定为重点开发区,以新塘为龙头,按照国家级创新产业园区的标准高起点开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圈;把中部定为优化开发区,以增城市区为核心,营造适宜创业和生活居住的优美环境,创建文化产业城,打造国际化会议休闲胜地,推动形成城市生活圈;把北部定为限制开发区,以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整合派潭、小楼、正果三镇等8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国际化乡村生态大公园,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会议休闲经济,形成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促进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二、规划引导,有序推进。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协同推进”的思路,让主体功能区建设从设想变成现实。首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认真抓好“三划”(一是超前策划,二是科学规划,三是有重点有计划),做到“三个结合”(群众的呼声、领导的思路、专家的意见),坚持“三师”(工程师、经济师、律师)而行,高起点编制了《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增城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州增城片区发展规划》,以规划的形式确立了三大功能区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别制定了相关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推进功能区建设。在规划的指引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梯度发展的原则,建设各类主体功能区。首先是实施“南部带动”战略,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率先投放在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南部地区,做大做强南部先进制造业。在南部经济实力增强后,逐年加大了对中北部的投入力度,加大中、北两大功能区的建设。中部作为优化发展的主要区域,努力打造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百花盛开、文化繁荣的广州市周边最美丽的文化产业城。一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22平方公里的新城市中心“南移”,提高城区的承载能力。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升教育、卫生、体育、社区等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加强平安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与消费环境,引导本市人口到城区置业安居,吸引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市民到增城消费和休闲度假,发展城市经济。北部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营造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2001年以来明确把北部地区定为不发展工业的生态保护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努力营造国际化乡村生态大公园。这样,既加快发展了经济,又有效保护了生态和环境,也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让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新的出路。其次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我市一方面发挥政府把关和引导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实现政府和市场“两轮驱动”。一是严格把好产业发展规划关。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在南部重点开发区域,发展以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改造传统的牛仔服装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在中部优化开发区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发展文化产业,以增强城市承载和聚集能力,引导邻近镇村、周边人口向中部城区集中;在北部限制开发区域,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展以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坚决不发展工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进入。二是抓好培育和引导。通过策划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招商、文化与旅游活动,创立品牌,增强投资吸引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大胆策划、科学规划,以有限的财政资金为杠杆,政府资金先行启动,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实现“借鸡生蛋”,破解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难题,更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是龙头带动,协同推进。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我们注重突出重点,培育龙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南部以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为龙头推动工业组团集聚发展。中部以新城市中心建设为龙头,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城。以新城市中心南移为重点,大力推进增城广场周边的文化产业设施和增江一河两岸建设,按照建设国际化文化产业城的目标,带动整个中部城区的发展。北部以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为龙头,打造800多平方公里的国际化乡村生态大公园。推动形成“一江(增江)两道(增派公路、增正公路)五点(荔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区、湖心岛、小楼人家)”的旅游格局。为了适应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需要,我们注重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转移农民到中南部就业安居,减少农民,腾出空间,更好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2002年以来,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3.9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87%,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24元,比上年增长16.57%。三、统筹兼顾,机制保障。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各功能分区的发展需求,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尤其是要保障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各主体功能区真正实现互补互动发展。为此,我市从资源配置、利益补偿、绩效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起促进各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制度安排,确保主体功能区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完善组织保证机制。强化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将干部队伍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结合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定位,科学选配好各镇街班子,统筹调配专业对口干部,在南部镇和中部镇街班子中侧重配备了工商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等专业的干部;在北部3个镇班子中侧重配备了接受过旅游专业、农学类专业高等学院教育的干部,这为推动我市南、中、北三大经济圈的形成和科学协调发展打下了组织基础。二是建立资源配置机制。在空间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划定南中北功能分区,打破了镇街区域界限,由市一级统筹区域发展布局,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协调发展。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建设用地向南部集中,推动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向北部集中,促进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集聚发展。在财政投向方面,进行分类重点投入:南部重点投向工业基地以及与工业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承载能力;中部重点投向城市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一流的创业和安居环境;北部重点投向农村基础设施以及
本文标题:三个经济圈主推三大主体功能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0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