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经济的影响举办世博会不但标志着经济的强劲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举办国家、特别是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促进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强化周边经济合作,提高了主办城市的声誉和知名度。这种推动和影响主要通过“世博经济”来体现。所谓“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世博会带来的商业契机,推动和发展本地区经济,实现经济、文化持续成长的一系列活动,是一种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特殊经济现象。-----世博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征多元性----从参与世博经济的对象看,不仅举办城市本身参与其中,而且周边区域和整个国家,甚至世界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从参与世博经济的要素看,不仅有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有形要素,而且涉及到管理、技术、信息等无形要素,具有多要素流动与配置的特点。阶段性----在世博会的筹办、举办和会后各个不同阶段,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筹办阶段,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规模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在举办阶段,主要表现在迅猛增长的旅游、会展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在会后阶段,则主要表现在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回落和场馆设施的后续利用对经济的影响。带动性----世博经济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影响波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能够对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举办城市与周边区域形成紧密联系的经济带,提升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非均衡性----世博会对产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对旅游、交通等第三产业影响和推动最大,对工业和建筑业的推动次之,而对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影响和推动相对较小。长效性----世博经济对经济的推动和影响作用通常会在会后延续5至10年,其收益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和潜在性的特点。------世博经济的直接效应对于世博会直接经济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博会收入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期将有半年之久,与其他两大盛会(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相比发挥直接经济效应的时间更长一些。如果单以直接经济效应来衡量世博会,也许情况不会太乐观,以1970年大阪世博会、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为例,仅有大阪世博会实现帐面盈余,其余均为亏损,汉诺威世博会更是给政府留下了10亿美元的债务。具体来说,世博会的直接经济收入主要是指世博会筹办到会展期间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世博会期间门票收入;各项经营性收入(展会期间餐饮、住宿等);展会期间在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旅游收入额外增加值;赞助与捐赠收入;冠名权、标志特许权(世博会名称、会徽和吉祥物等世博会知识产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转让收益;纪念币、纪念邮品和纪念礼品收入;场地租赁等会展收费(向参与国及组织收取的费用);展会结束后部分固定资产处理回收价值。----世博经济的间接效应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类会展。1.上海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世博会的经济效应,即世博会引发的净需求增长,是世博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产生的需求扣除不举办世博会也会产生的需求。它包括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以及世博会的波及效应。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展馆投资净需求)+(会展相关的投资净需求)+(会展直接消费需求)+(会展导致的出口贸易)+(会展导致的国内贸易)2.上海世博会经济效应推算(1)会展消费需求估计会展消费需求可以分为国外参观者消费和国内参观者消费,两者均可进一步区分为直接消费(场内消费)和间接消费(场外消费)。据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的预测,世博会期间国内外参观人数为7000万人次,其中上海市民、长三角地区游客、长三角以外地区游客、境外游客的比例将为:20:30:45:5,即上海市民、长三角地区游客、长三角以外地区游客、境外游客的参观次数分别为:1400,2100,3150和350万人次。根据上海市政府申博报告,展馆门票价格为20美元。申博报告预测国内参观者场内消费人均200元,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场外)支出为1500元。国外参观者场内消费额(含门票)按人均500元计算;根据大阪世博会的经验,假定国外旅游者中50%为专程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其人均场外消费额为450美元,50%为即使没有世博会也会来上海的,其人均场外消费为300美元,参见表5-4。则会展消费需求预计约1150亿元。(2)会展导致的国内(出口)贸易估计估计会展导致的净出口测算,依据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届时将有开辟26个“展馆团”办展,每个“展馆团”的总建筑面积为2至2.5万平方米,全部会展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根据国际会展业的经验,每平方米参展面积可以引起的出口约为500美元,同时每平方米参展面积可以引起的进口为250美元,由此引起的出口和进口增加分别约为2.6亿美元和1.3亿美元,由此,会展导致净进口增加为1.3亿美元即约10.4亿元人民币。(3)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估计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约为2260.4亿元人民币。一般而言:(1)世博会极大促进了主办城市经济增长韩国举办1993年大田世博会的直接支出为2,000亿韩圆,而大田世博会带来的GDP收入为30,000亿韩圆,韩国当年的GDP为27.8万亿韩圆,世博会的GDP效应达到0.72%左右。大田世博会还为韩国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加拿大举办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直接支出为11.2亿加元(8亿美元),增加产值28亿加元,联邦和所在省(哥伦比亚)财政收入分别增加5.7亿加元和1.7亿加元。同时,该届世博会为加拿大提供了6.3万个就业机会,工资总额达到13.4亿加元。(2)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世博园区内的许多建筑是传世名作,其中一些成为举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如最早的1851年伦敦世博会留下了水晶宫;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了艾菲尔铁塔,以后1867、1878、1889、1900和1937年举办的世博会,又留下了亚历山大三世桥、夏乐宫、巴黎工业宫、国民广场、奥德赛宫,以及塞纳河边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同时,因举办世博览会导致的大量的投资,也极大改善了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为城市经济的提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博会也是改善举办城市环境、增强活力、提供更适宜人类居住条件的大好时机。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原先废弃的场地被改造成为集游乐、展示为一体的万国公园、政府办公中心和现代化的居住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3)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第三产业长足发展有很多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在产业调整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是顺势发展了高科技产业。例如:韩国大田世博会上集中展示了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宇航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环保科技、机器人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技立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世博会结束后,在原来的展览园区内迅速聚集了大批全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包括韩国化学研究所、韩国标准研究所、韩国能源研究所、韩国机械研究所和韩国通讯研究所等100多家机构,形成了韩国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大德科学园区”,大田的产业结构大幅提升,高科技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4)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举办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西班牙建设了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火车,促进了发达的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带动了落后的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历届世博会的经验都证明,世博会在展示举办城市形象、强化周边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是与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海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利用世博效应来最大限度地提升上海综合城市竞争力,在综合实力、城市功能、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在促进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互动方面,世博会将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上海与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市场共融和基础设施协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有效促进上海社会经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中国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必将扩大上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完善上海城市综合功能,带动上海经济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参考文献:[1]陈易,郑时龄.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2]葛家澍,林志军.上海世博与上海发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3]共青团上海市委中会.拥抱世博的上海青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郭定平.世博会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外语频道.世博档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6]吴敏,上海世博杂志编辑部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7]张汉云.世博解码——从爱知世博折射2010商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本文标题:上海世博经济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0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