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管理主讲:樊永勤一、信贷风险种类、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任务(一)信贷风险的种类1、信用风险2、流动性风险3、利率风险4、操作风险5、银行经营风险6、汇率风险7、政策风险8、其它根据2004年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以下四个因素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操作失误、违法行为(员工内部欺诈/内外勾结)、违反用工法、关键人员流失等情况。●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设计不合理和流程执行不严格两种情况●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系统失灵和系统漏洞两种情况●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外部欺诈、突发事件以及银行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等情况。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呈现出新特点、新动向。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风险:1、关联企业贷款黑洞风险。在实际的信贷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性关联企业授信风险认识不足,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造成银行授信超过集团客户的承债能力;另一方面,一些集团性客户在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利用其股权结构的特殊性,通过不正常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产权变动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形成巨额资金黑洞。近几年,银广夏、达尔曼、上海周正毅关联企业等企业集团或家族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相继出现,银行贷款损失惨重,充分暴露了商业银行对这些集团客户授信存在较大的风险。2、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风险在现实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一个怪圈:企业规模越大、资金越宽裕、贷款银行越多,越是众多银行争抢的对象,即使这些企业不能提供财务报表,很多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其他银行的抢贷行为而打消这一疑虑,这使得银行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盲目跟进状态,而忽略了对整体市场特性和风险的客观判断。比如,现在普遍存在的崇拜上市公司、明星企业现象,一些银行往往就是凭借企业上市和名牌的光环,不惜降低授信门槛,动辄就给予上亿元的授信,对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考虑较少。企业经营中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导致爆裂。近年来一批上市公司摘牌退市,诸多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黯然倒闭,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就是很好的例证。3、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不少企业在追求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利润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其背后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和债务规模,尽管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依然有竞争力,但由于超负债经营,资金链条日趋紧张,财务基础脆弱问题突出,一旦遇到波折,就会影响到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导致资金链断裂。如:德隆、托普、三九等多家上市企业相继出现资金链断裂、正常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并爆发债务危机,银行为此遭到严重的损失。4、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沉淀风险目前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由于以往盈利能力较强,往往是商业银行追逐的对象,商业银行已经投入了大量信贷资金,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与沉淀。而产能过剩行业作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相关行业的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经营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一些企业很可能因此破产。5、房地产过热转嫁风险近几年,针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等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不少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巨大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而一些银行由于没有认真研究制定稳健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和发展战略,也未能科学把握房地产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变化,出现了盲目跟进和过度授信现象,致使房地产贷款风险增大。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411亿元,同比增长24%。到6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2%,房屋空置率仍居高不下。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1、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2、增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3、增加银行的收益(盈利性)4、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经济、金融业的繁荣与稳定等。三、信贷风险管理的任务1、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管理,防范和减少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2、加强对存量不良贷款的回收及化解。总之:使不良贷款的增量及存量同时减少。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管理(一)不良贷款的概念●第一种口径是根据贷款的期限将贷款划分为四类: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不良贷款是指“一逾二呆”,即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第二种口径是借鉴美国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从动态的风险监督角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良贷款主要指后三类,即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我国在1998年以前一直采用四级分类法,自1998年开始引进贷款的五级分类,但直到2004年1月我国四大商业银行才完全舍弃四级分类法采用五级分类法。(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特点1、现状:我们用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例来说明。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2004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出的世界上前30名(按一级资本排序)大商业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2.644%,其中花旗集团和德意志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2.69%和4.47%。建行30亿美元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1)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不良贷款比率相对较高。(2)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复杂。(3)利益关系特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4)不良贷款产生的行业特殊。(5)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地区差别有很大关系,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联度很大。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2003年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7988亿元、4139亿元,占比分别为41.67%、21.59%,两者合计占比为63.27%,农林牧渔业及其它行业占比36.73%。2004年前三季度,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3个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高达7004亿元、3461亿元和1132亿元,占比分别为44.9%、22.19%、7.26%,3项合计占期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74.36%,其它行业占比25.65%。2004年第三季度四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构成图44.91%22.19%7.26%25.64%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其它我国不良贷款的发生状况大致分五大板块:●一是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高增长、贷款高风险地区;●二是以上海、北京、浙江等为代表的经济高增长、贷款低风险地区;●三是以东北为代表的经济低增长、贷款高风险地区●四是以西部为代表的经济低增长、贷款低风险地区●五是海外地区,外币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比本币的不良贷款要高出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广东、辽宁、山东、河南、江苏、湖北、黑龙江、河北和吉林九个省,2003年末,九省合计占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54.85%。2005年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北京国际金融论坛”表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来自五大方面:(1)30%的不良资产来自各级政府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2)30%来自于银行支持国有企业所造成的;(3)10%来自地方的行政环境和司法(4)10%由于国家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主动关停并转有些企业造成的;(5)20%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造成。(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1、借款企业方面的原因1)投资选项失误2)产权制度3)经营管理不善4)国有企业长期没有足够的资本金,负债率过高。5)信誉不佳借各种方式来逃、赖、废银行贷款。逃、赖、废银行贷款的方法:企业逃废债的方法越来越多,手段也愈来愈高明。一些研究者已将企业逃废债方式归纳起来共有“4招16式”:●其一是以交易方式来逃废债。包括:低价转让资产;无偿转让资产;故意承担违约责任;假担保、假抵押;假租赁;假亏损等等。●其二是以改制方式来逃废债。包括:假合资;假分立;假重组;假投资等等。●其三是以诉讼等方式来逃废债,包括:假查封;假调解;假执行等等。●其四是以违规退市方式逃废债,包括:故意歇业、故意被吊销营业执照;故意破产等等。逃、赖、废银行贷款的方式①企业法人资格不真实,利用有限责任形式掩盖无限责任的承担,借此逃避债务。②贷款行为发生时企业出具虚假财务报表,恶意促成贷款手续的瑕疵,制造出担保无效或财产变现困难的障碍。③设置诉讼时效障碍逃废债④利用司法保护逃废债务⑤利用政府保护逃废债务⑥通过改制逃废债⑦通过破产逃废债●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涉及工商银行贷款企业的破产终结户数为:★1988-1993年1385件,1994年1625件,1996年前6个月3208件,1995年1996年合计5128件。★在这些破产企业中,95年、96年法院终裁工行贷款受偿额41.8亿元,受偿率15%不到,损失率为85%左右。★就全国而言,企业破产后,对银行实现的最高偿付率不超过30%,有相当一部分大企业1%都不到。所以银行最怕听到的消息之一就是借款企业宣布破产。2、政府行政干预、信贷资金财政化方面的原因1)政府直接干预贷款投向、投量。2)用银行贷款替代财政投资及支出,执行财政投资职能。3)承担了部分政策性银行业务。我国在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3、银行自身的原因1)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问题。2)效益低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不良贷款处置不力。3)银行间的恶性竞争。4)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原因。5)长期严格的利率管制。贷款损失准备金主要有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三种:●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专项准备金是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按不同的比率足额的提起;●特种准备金是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论及历史经验按一定比例计提。贷款利率市场化●1987年1月,以国家规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最高不超过20%,下浮10%。●1996年5月,上浮幅度由20%缩小为10%,下浮10%不变。●1998年10月31日起将金融机构(不含农村信用社)对小企业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9月1日起,对中小企业扩大为30%,对大型企业仍为10%,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为10%。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政策保持不变。●2003年8月,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下限0.9倍●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29日,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下限0.9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上限2.3倍,0.9倍。4、社会信用环境较差1)表现2)原因3)治理5、法制不健全,银行信贷资产得不到保障1)法律条文对银行贷款的保护不力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失去法律保护目前我国与银行贷款相关的主要法律如下●《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通过(开始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7月23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199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1986年12月2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2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年7月1日施行。05年10月27月通过修订,于06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10月1日施行(四)我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来回收和化解不良贷款●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随后华融、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也相继成立。●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有两大目标:★一是经济目标。以最小的处置成本,获得最大的处置收益。★二是实现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由“坏银行”向“好银行”转变;促进国企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扭亏为盈。1、不良贷款的移交方式1)购买方式●按市场价购买。特点:体现市场原则,由于贷款的方式、期限、贷款人的情况各异,因此不良贷款的
本文标题:不良贷款的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0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