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湖南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内部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运行风险,规范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内部控制释义]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经办机构对系统内部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从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监控和评价的方法、程序、措施的总称。第三条[内部控制原则]本实施细则依据合法性、完整性、制衡性、有效性、适应性的原则,对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各项经办业务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所有部门、岗位、人员,所有业务操作环节都在内部控制范围内。第四条[内部控制内容]本实施细则对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等内容分别做出具体规定。第五条[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2第六条[组织管理]各级经办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办机构业务部门负责本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工作;稽核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社会保险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并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上级经办机构对下级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第七条[内部控制目标]在全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系统内建立一个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监控有效、考评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对经办机构各项业务、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的监督,提高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维护参保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章组织机构控制第八条[机构设置]组织机构按照全省业务经办规程设置。社会保险登记、缴费基数审核和养老保险费征缴、个人账户管理、退休待遇审核和调整、养老金支付、社会化管理、基金财务管理、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信息管理、稽核监督等设立独立的工作部门或专项工作岗位。第九条[工作职责]明确各业务部门工作职能、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及具体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各业务部门内经办岗位。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权限明晰。第十条[重大事项]涉及养老保险经办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决策,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具体经办业务部门提3出建议,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第十一条[组织培训]业务部门提出培训计划,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综合部门定期组织并实施对各经办机构、各业务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每年应组织不少于一次的业务培训。第三章业务运行控制第十二条[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环节必须按规定办理单位参保登记、建立参保单位的收缴(或拨付)结算账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社会保险年度验证。对单位提供的相关业务资料,填写的相关表格,由登记经办业务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进行办理,并将相关信息传送至征缴环节,所有原始资料和审核资料归档备存。社会保险年度验证应每年进行一次。第十三条[缴费]养老保险费征缴环节办理年度缴费基数核定,按月征收养老保险费。(一)[基数核定]办理缴费基数核定时,由业务受理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对参保单位报送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局长审批签字,重大事项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经初审、审核、审批后的缴费基数可录入信息系统,原始资料归档备存。(二)[在职人员异动]参保单位每月上报缴费人数增减变化的资料后,由征缴环节业务受理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将参保人员参保的基本信息首先进入养老保险系统,4汇总生成相关信息数据传送至个人账户管理环节;征缴环节再根据个人账户管理环节反馈的个人账户建立(续保)、封存(停保)信息,办理本环节相关业务。(第二种意见:参保单位每月上报缴费人数增减变化的资料后,由征缴环节业务受理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重大事项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经初审、审核、审批后的人员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原始资料由征缴环节归档备存。)(三)[征缴计划]按月核定参保单位当期的缴费基数,测算当期养老保险费(含单位部分、个人部分)应征数额。依据参保单位缴费的应征数额,制定月养老保险征缴计划。征缴计划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签字后,由本环节将数据传送至财务部门。月征缴计划必须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执行。(四)[补缴养老保险费]补缴单位养老保险欠费时,由本环节经办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按照有关规定加收利息或滞纳金。稽核补缴的养老保险费,本环节依据稽核部门传送的《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将补缴额进入养老保险系统,并将补缴到帐情况及时反馈给稽核环节。(五)[缴费登帐]财务部门依据业务部门提供的参保单位缴费单据和到帐票据进行登帐。第十四条[个人帐户管理]个人账户管理环节办理养老5保险关系建立、转移、中断、恢复和终止缴费的帐户处理、对帐。(一)[变更个人帐户]变更个人账户业务时,由经办人员根据征缴环节传送的相关信息进行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进行个人账户的建立(续保)、封存(停保)等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的信息反馈给征缴环节。参保单位提交的人员增加(减少)异动资料由个人帐户管理环节保存归档。(第二种意见:变更个人账户业务时,由本环节经办人员根据参保单位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个人帐户的转入、合并、转出。)(二)[个人帐户转移]个人账户转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本环节提供个人账户记录和转移基金单,经办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复审后办理。(三)[个人补缴]凡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需补缴养老保险费的,根据参保单位提交的相关资料,由本环节经办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审核,可办理职工个人补缴养老保险费,完成缴费登帐后,将相关数据通过信息系统传送到退休审核环节,方可办理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计算。职工退休前已停保的,还需按照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先办理续保手续后,再办理补缴欠费。(四)[个人帐户记息]个人账户计息由业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提出计息申请,经分管领导审定签字后进行处理。(四)[个人帐户信息核对和变更]每年度向参保单位6或个人发送个人帐户信息,参保单位和个人核对无异议的,签字确认;有异议的,由参保单位或个人提出修改申请,本环节经办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复审,并与征缴环节核对,重要数据的变更,必须由分管领导审定签字后进行调整,并保留调整前的记录。(五)[个人帐户做实]本环节核定本机构按规定和比例做实个人帐户的金额,并将有做实的信息数据传送给财务等相关部门。第十五条[待遇审核]待遇审核环节办理离退休(职)待遇审核、待遇调整审核和一次性待遇审核。(一)[审核退休条件]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待遇审核部门经办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湘劳社工字[2005]15号文件的规定,对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表格进行初审,部门负责人复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确认退休条件和待遇核算的信息指标。(二)[退休前的职工基本信息处理]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其个人基本信息无误的,由参保单位填报《在职人员减少异动表》,按上述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种意见)的规定,由征缴环节(和个人帐户管理环节—第二种意见)办理在职人员减少异动和个人帐户封存手续,并将封存的个人帐户信息在信息系统中传送至退休待遇核算环节。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发现办理退休的在7职人员基本信息有误的,待遇审核部门应及时告知参保单位或个人,参保单位或个人需填写《在职职工基本信息修改表》,由个人帐户管理环节经办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后执行。(三)[计算退休待遇]本环节业务部门根据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资料和在职环节传送的个人帐户信息(已封存的),计算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的待遇。在计算养老金待遇时,必须由业务部门两名以上经办人员完成信息输入、核算待遇和确认退休操作,并由部门负责人监督管理完成。经过审核后的养老金待遇信息传送给待遇支付环节。(四)[待遇调整审核]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对退休人员待遇进行统一调整时,必须根据调整待遇的政策编制待遇调整程序,预先在练习环境中验算,参保单位应核对上报。再由经办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复审,分管局长签字审定后,建立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台帐,将调整的信息传送至待遇支付环节。离退休(职)人员对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申请时,待遇审核环节预以重核,将重核结果通知参保单位或个人。确需调整的,应及时通知待遇支付环节,并保留重核及修改的记录。(五)[一次性待遇审核]涉及离休人员生活费补助(1-2月)、工残人员护理费、劳动模范津贴等一次性待遇发放时,由待遇审核部门经办人员对退休人员一次性待遇在数8据库中进行初审,部门负责人复核。其中对初次享受一次性待遇的,还应由参保单位按程序上报,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纳入发放。复核无误的,送待遇支付环节进行办理。申领人对一次性待遇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申请时,待遇审核环节预以重核,将重核结果通知参保单位或个人。确需调整的,应及时通知待遇支付环节,并保留重核及修改的记录。(六)[停止支付待遇审核]审核离退休人员管理单位或所在街道、社区等部门报送的材料,对死亡、失踪、被判刑(或劳教)收监的离退休人员办理停止支付待遇手续。并将相关信息传送至待遇支付环节处理。(七)[暂停和恢复支付待遇审核]根据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环节传送的信息,做暂停和恢复待遇处理记录,并将暂停支付和恢复养老金待遇信息传送至待遇发放环节。第十六条[待遇支付]待遇支付环节办理离退休(职)人员待遇支付和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一)[支付计划]本环节业务部门每月根据上月的待遇支付记录和待遇审核环节传来的新增(或减少)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待遇、一次性待遇、待遇重核等信息,制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计划,由发放养老金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复审;稽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后,将发放数据信息送基金财务管理环节和社会化发放机构执行。9(二)[领取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本环节业务部门对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材料进行审核,根据认证情况,将停止(或暂停)支付待遇、恢复支付待遇的信息传送至待遇审核环节处理。(三)[与委托发放的机构对帐]委托银行或邮局发放的养老保险基金,由发放养老金待遇部门按月定期与委托发放的部门对账,对出现的误差及时报财务部门处理。第十七条[办事公开]实行办事公开制度,社会保险政策、业务流程、部门工作职能、岗位人员职责、每项业务的办理时限、内容、经办人等应公开透明。第十八条[业务档案]建立档案资料保管制度。养老保险业务的原始资料和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资料,经办人员、业务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的资料,由业务部门每月按时整理装订,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留存、归档、立卷、保管。第四章基金财务控制第十九条[岗位设置]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审核的原则,设立原始资料审核、出纳、记账、凭证审核、登帐、会计资料归档、会计负责人等财务岗位。不得越岗代办业务,原始资料审核、出纳、记账等岗位不得相互兼任,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以及兼任其他财务岗位。第二十条[岗位职责]服从内控制度要求,本着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原则,明确岗位职责。原始资料审核岗位负责从10会计角度、养老保险政策和本单位业务经办流程等方面审核会计资料的有效性、明确性、准确性及程序是否完备。出纳必须重审合格后付款。记账岗位必须重审合格后记账。凭证审核员对凭证进行最后一次全面审核。登账岗位员对审核后的凭证进行登账。财务负责人负责指导、督办和抽查。审核合格后,每个岗位均需签字,并留存其他岗位的签字样本。第二十一条[基金专户使用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基金不得相互挤占。在同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只能开设一套基金专户。收入户只能用于归集养老保险缴费及银行利息,其存款只能划拨财政专户而不能列支养老金。支出户只能用于接收财政专户划拨资金,其存款只能支付养老金,且其利息只能划拨财政专户。财务部门根据个人帐户环节传送的信息数据,按规定将做实个人帐户基金划入做实
本文标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0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