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汇编4篇】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汇编4篇】岁月横流,新的一学期即将来临,教师们应该总结经验去写教学计划了。写好教学计划,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网友为您从网络上精选了1篇“小学教师教学计划【汇编4篇】”的文章,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第一篇】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小学英语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能掌握日常用语,进行简单的交流。2.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英语文章,能够口头加以表述。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短文编写,强化书写能力。4.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基础英语语法、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学习,同时学生也会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了解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化美食等相关信息。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老师会通过讲解授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词汇和句型等知识。2.多媒体教学法:老师会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3.互动式教学法:老师会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多项能力。五、教学评价1.日常测验:提供给家长和学生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学习过程评估。2.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整个学期的掌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验。3.每周作业: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六、课程安排本课程为小学英语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共计18周。每周上课3次,每次课90分钟。七、总结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美食,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教学方法,以期在教学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第二篇】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总体目标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旨在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优势,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新技术,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方向的、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旨在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3、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教育现代化。二、课程设置本校小学课程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分别是小学一、二、三年级,四、五、六年级和初中预备年级。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1、小学一、二、三年级1)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加强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2)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协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4)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5)艺术:传达美的信息和情感,提高学生音乐、美术和舞蹈等方面的综合素质6)体育: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2、小学四、五、六年级1)语文: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2)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英语: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培养英语应用能力4)科学: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探究精神5)社会学科:传授文化知识和相关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6)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综合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3、初中预备年级1)语文:加强学生的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2)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英语: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培养英语应用能力4)科学综合:强化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探究精神5)文艺体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激发学生文学、艺术和体育创新潜能三、课程实施小学各年级的课程将由教师根据各自的国家教育部要求,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确定。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针对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技能,促进学生在多个领域得到综合发展。1、教材小学课程教材具有国家批准的教学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校门课程,更好地体现学校特色,富有活力,助力于学校发展。2、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新技术和方法,教师可更丰富多样化地设置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例如,采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3、评价方式本校小学评价方式分为科目考试评价和课程评价两种。科目考试评价吸收了一些重要的考试成分,强调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力。课程评价主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标进行综合评估。四、教师培训建设一个科学、有效的校本课程需要校本教师的全面发展,压实教师工作职责,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会对教师进行持续的教育培训,以保障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五、总结本校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旨在落实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支持教育现代化发展,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的综合提高。同时,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优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学校办学方向,切实体现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推动学校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第三篇】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课程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为了给小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二、课程主题及教学内容1.人文素质教育主题主要内容:礼仪、学礼、尊师重道等。2.科技教育主题主要内容:科学知识、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等。3.艺术培养主题主要内容: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4.品德教育主题主要内容:诚信、友爱、勤奋、谦虚等。5.健康体育主题主要内容: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健康饮食、身体卫生等。三、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尊重他人,遵守道德;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掌握科学成就并灵活运用;3.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康习惯,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身体素质;5.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人生经验和社会认知能力。四、教学计划1.人文素质教育主题1礼仪教育(2学时)讲解仪表整洁、言行得体、礼貌待人、进退有序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文明素质。2学礼教育(2学时)介绍传统礼仪,如拜年、拜访、过大寿等,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3尊师重道(2学时)通过故事、写作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尊师重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2.科技教育主题1科学知识(4学时)介绍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普知识水平。2计算机教育(2学时)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信息技术(2学时)学习信息技术,如搜索引擎、浏览器、上网技巧等,增强学生信息获取能力。3.艺术培养主题1绘画教育(4学时)介绍绘画的基础知识,如线条、色彩、造型等,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2音乐教育(2学时)学习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节奏、音阶、快慢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3舞蹈、表演(2学时)学习舞蹈和表演,提高学生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4.品德教育主题1诚信教育(2学时)讲解诚信的意义和重要性,丰富学生的道德内涵。2友爱教育(2学时)从同学相处之道、团队合作等方面讲解友爱的作用和重要性。3勤奋、谦虚(2学时)通过实例、游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勤奋、谦虚的认识和领悟。5.健康体育主题1体育锻炼(4学时)开展团队活动、游戏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大运动协调能力。2运动技能(2学时)学习基础运动技能,如游泳、跑步、跳绳等,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3健康饮食、身体卫生(2学时)讲解健康饮食和身体卫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和科学卫生意识。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取孩子为中心,贯穿知识学习、情感体验、策略探究、思维发展等方面,以“情境”、“体验”、“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的方向感和价值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提高小学生全面素质。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第四篇】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目录1.课程概述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与策略5.教学评估6.参考书目1.课程概述本校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小学生情感、德育、认知、语言、社会、科学与大自然、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情感与德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生命、尊重老师、爱护同学、遵守纪律、自觉遵行校规校纪的思想品德;2)认知与语言: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热心探究、并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3)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科学与大自然:通过探究自然界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5)艺术素养: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体育全面发展: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3.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情感与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2)认知与语言: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历史、地理、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等;3)社会实践:环保、志愿服务、学生自治、校园文化等;4)科学与大自然:世界万物、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科技创新等;5)艺术素养: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6)体育全面发展:游泳、跑步、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健身操等。4.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主要采用如下措施:1)任务型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符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任务环境,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2)对话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构建学科知识、思维能力、方法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多层次的对话体验;3)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性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4)实践教学:通过现实、身临其境、操作性强、具有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更深层次的理解。5.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法,包括日常表现、作业考核、课堂评价、小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等,其中:1)日常表现占总评分的10%左右;2)作业考核占总评分的30%左右;3)课堂评价占总评分的15%左右;4)小测验占总评分的30%左右;5)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15%左右。6.参考书目1)初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小学生素质教育阅读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3)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小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新思路,上海美术出版社,2010年。总结本课程以小学生的能力、特点和需求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教育。
本文标题:小学教师教学计划【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18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