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闻:【1】人民日报北京2012年12月2日电(记者罗盘、曲昌荣)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日前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2】据新华社2012年12月3日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明确要求,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持续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何为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原经济区的范围•中原经济区规划区域以河南省为主体,包括与河南毗邻的晋东南、鲁西南、冀南、皖北的部分区域。具体范围包括:•河南全省18个省辖市;山西省的晋城市、长治市和运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和邢台市;山东的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安徽省的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共涵30个地级市和两个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7亿,相当于巴西的总人口。主要内容•一、“三化”理论的提出及伟大意义•二、中原经济区建设适逢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三化”理论的含义“三化”理论具体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一、“三化”理论的提出及伟大意义•农业现代化2003年河南省委关于加强全省小康村建设的文件中首先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思想在2009年第四季度省委开始酝酿一种适应河南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时再一次提起;在制定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时,再一次被写入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三化”协调《规划》提出,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推进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联动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五个定位”•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建设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二)意义1、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需要•1980年至1995年的15年中,中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32.2%扩大到45.5%,扩大幅度达到13.3个百分点;西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44.9%扩大到56.6%,扩大幅度达到11.6个百分点。这表明,近年来中西部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急剧扩大。2、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自身发展的需要卢展工书记:大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原因是河南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形不太理想,到了必须背水一战的时候。3、河南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1、区位优势•2、人口优势•3、文化优势•4、粮食优势•5、基础优势•6、后发优势4、中央领导支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领导人对中原经济区的关怀:胡锦涛同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交谈温家宝总理9次视察河南•2011年1月22日,温家宝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温家宝对河南发展机遇厚望李长春在河南调研时强调: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把河南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习近平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本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围绕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中原城市群、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三大格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我相信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些战略目标和任务是可以实现的。”2012年3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驻地,看望了当日抵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代表。李克强表示,中原经济区发展起来,不光造福中原人民,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中部崛起,中原要率先崛起。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赶上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文约15000字,共分10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水平。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保障措施等共46条。(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空间布局•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空间开发格局建设。一核四轴两带•“一核”: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一核四轴两带:“四轴”:构筑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等四条重点开发地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发展轴“两带”:培育壮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核心带动•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发展,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轴带发展•依托亚欧大陆桥通道,壮大沿陇海发展轴;依托京广通道,拓展纵向发展轴;依托东北西南向、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节点提升•“节点提升”,逐步扩大轴带节点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推进错位发展,提升辐射能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对接周边•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促进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密切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千载难逢。河南省委敏却提出,继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这是承诺、是胆识、是探索、更是创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河南耕地仅占全国1/16,,小麦产量却占1/4强,,粮食总产量占据1/10。除满足自身需求外,每年向国家贡献原粮400亿斤以上。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河南要在贡献超过1/7.十年之内,每年要增产20亿斤。担子着实不轻。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城镇化工业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二)中原经济区建四大门户•1、安阳建设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邯郸依托冀南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聊城建设全国重要的生态城市,塑造江北水城新形象,将邯郸、聊城、安阳打造成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等经济区域合作交流的北部门户。•2、长治中心城区加快扩容提质,重点强化煤炭东向南向输出的枢纽功能,成为与太原城市群合作交流的重要门户。3、南阳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对接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4、蚌埠、阜阳、商丘发挥区位优势,巩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发展在豫东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中原经济区与华东地区合作交流的东部门户。推动城市发展据统计,我省共有5个特大城市(市区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洛阳、商丘、南阳、新乡。《规划》提出,推动开封、新乡、焦作、邢台、平顶山向特大城市发展。这样,到2020年,我省的特大城市将达到8个。•另外,要提升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濮阳、周口、淮北、亳州、宿州、菏泽、运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鹤壁、三门峡、晋城人口集聚能力,推动济源成为新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三)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坚持节约集约,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基本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作为强大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四)郭庚茂省长推介河南•中原经济区显著特点有四:一是定位特殊。国家强调,解决好“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并赋予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的使命,这是其最大特点和亮点,也是全国唯一这样定位的经济区。郭庚茂省长推介河南•二是空间广阔。中原经济区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接长江中游地区,涉及中国5个省份、近1.6亿人口、28万平方公里,涵盖的人口数量和空间范围在中国目前同一层次的经济区中首屈一指。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全国第三,中西部最大,16万平方米,位于中央商务区中心湖畔郭庚茂省长推介河南•三是功能综合。与国家赋予其他省份经济区在某些领域发展探索不同,中原经济区解决的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问题,承担的使命更加全面和综合,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还包括生态、文化建设,是目前唯一具有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与功能的经济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第一届开幕式郭庚茂省长推介河南•四是潜力巨大。国家赋予中原经济区一系列“先行先试”权利,明确提出支持发展的各类试验区有5个,支持建设的示范区有7个,开展试点的有18个。这些都为中原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预留了弹性空间和发展潜力。中央商务区内环一角(五)借力中原经济建设东风打造区郑州都市区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城市化目标:至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占全省的10%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主城区面积为超过60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80%。•郑州CBD全景二是首位度目标•至2020年,郑州市市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服
本文标题:中原经济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2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