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40第一章总论会计概述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1.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基本职能表现在两方面A.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高会计信息。B、实施监会计督已达到预期目标(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2、一般来说,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企业资金的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3、会计目标总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本目标:(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方法4、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会计基本职能:核算职能(反映职能)是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监督职能(控制职能)是对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核算是一个过程,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5、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复式记账、(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正确填制是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的基础。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账簿记录所提供的各种核算资料,是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复式记账、(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6.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外、过去的信息需数据,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内、未来的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3.基本特征: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职能。5.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6.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特点:(1)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2)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和系统性(科学的方法)。7.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1)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2/408.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2)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9.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者关系:(1)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3)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10.会计其它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11.会计的对象:(1)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3)会计对象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12.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三个过程(1)资金投入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2)资金运用: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产、销三个过程,依次从货币资金到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再到货币资金的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资金周而复始不断的循环叫做资金的周转。(3)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13.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钱、券):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2)资本的增减(资本):办理资本增减的政策性强,一般都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等为依据,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进行资本的核算。(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14.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15.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16.(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2)一般来说,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人。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3)会计主体可以是非独立法人: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或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部门,企业集团;会计主体也可以是法人:某个企业17.(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2)持续经营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18.(1)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是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是最常见的和重要的会计期间,我国的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指月度、季度、半年度等。19.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3/40活动。(2)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20.四个假设的关系(1)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3)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4)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5)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6)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21、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22.在会计上有两种核算制度,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23.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是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转移或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制度。23.《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24.(1)收付实现制又称现收现付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依据,进而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制度。25.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1)可靠性(最基本的质量要求)(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a.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b.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1、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包括基本准则、集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基本准则包括一下内容:(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2)会计基本假设(3)会计基础基本准则坚持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6)财务会计报告2、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主要就各项具体业务事项经济业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的规定,分为(1)一般业务准则(2)特殊业务准则(3)报告类准则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包括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财务报表及其格式等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类(1)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现为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是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称为静态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收入、费用及利润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2)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反映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和支出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会计要素。3.(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两类。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4..(1)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由未来发生4/40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得确认为负债。(2)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偿还期)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5.(1)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3)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通常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4)资本公积主要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也就是“资本(或股本)溢价”部分,此外,还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5)留存收益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统称。6.收入(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本文标题:会计基础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2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