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五讲产权经济学罗必良教授讲授2一、引论鸡会绝种吗?有多少人吃鸡?全世界每天要消费多少鸡?你担心过鸡会绝种吗?为什么鲸和大象会成为濒危动物?为什么象牙的商业价值威胁到大象,而鸡肉的商业价值却是鸡的护身符呢?原因在于大象是共有资源,而鸡是私人物品。当产权没有清晰界定时,市场动力就消失了。因此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与其说是市场失败,不如说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产权清晰及排他性——不存在。70年代非洲所有大象总数却因偷猎下降了一半。3鲸鱼市场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牛肉73磅,猪肉59磅,鸡肉63磅,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这种消费可能对牛、猪或鸡的灭绝的担忧。相对而言没有多少美国人吃鲸肉;然而在日本等一些国家,鲸肉被视为佳肴。1986年,由于担心鲸可能灭绝,一项暂停商业猎鲸的国际法规出台。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牛、猪和鸡,却偏偏威胁到某些种类的鲸的生存呢?4经济学家从财产权着手进行分析。农民拥有它所养殖的食用牲畜,将这些动物视为自己的财产,因此觉得有必要好好照看他们,增加存栏量。与此相反,鲸不属于任何国家或个人,换言之,它是世界共有的财产。于是,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捕鲸可以赚大钱,不少人蜂拥而上;另一方面,保护和繁殖鲸类则由于缺乏直接经济利益而乏人问津。这个模式被称为“公有财产的悲剧”。如果一样东西属于大家,例如海洋,每个人都有经济上的激励去加以开发利用,却没有人有经济上的激励去保护。结果可能是鲸从海洋中消失——因此,产权是重要的。5二、经济学的核心: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产权经济学认为,经济学要解决的是由于使用稀缺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必须用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即产权来解决。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服务的交换,而是一组权利的交换。所交易的物品价值,也就取决于交易中所转手的产权的多寡或产权的“强度”。市场分析的起点,不在于回答人和物的关系是什么,而是要回答由于物的存在及其使用所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由社会规定的关系是什么。产权就是这样的行为规则。因此,阿尔钦说,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就成了产权如何界定、交换以及以何种条件交换的问题。6产权经济学的中心论题: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产生影响。产权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论题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强迫产权的结构,以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运行的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增加经济福利,促进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因而消费和生产理论成为分析的中心问题,并且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都被抽象为完全理性的。产权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资源稀缺对人的利益和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人所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信息的获得是要支付成本的。因此,产权经济学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是人对利益环境的反应规则和经济组织的行为规则。7三、财产的类型3.1作为客体的财产财产(property)就是一个物,一个有主之物。如资本家拥有的机械、设备、厂房,居民所有的家电、住房等。约翰·洛克(j·locke)从原始森林的果子掉到地上开始分析物成为财产的原因。假若森林的果子掉到地上,没有人拾起,则果子不成为财产。但如果一个人弯腰拾起果子,则果子中注入了劳动,果子就会成为那个人的财产。因而,洛克认为财产是一种自然和技术的产物,是已经物化的劳动。8如果财产单纯的指已经物化的劳动,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行窃和战争也是一种劳动,那么采集果子的劳动与偷窃果子的劳动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揭示采集果子的劳动与偷窃果子的劳动的区别,我们要从社会认可的角度作出解释,这样才能理解作为物或对象本身意义的财产。行窃和战争是一种社会概念,是指没有得到双方一致认同的物品的转移。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种社会认同,要区分采集果子的劳动和偷果子的劳动是非常困难的。有关物化劳动成为财产的合法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的共同认可有关,但是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作为被赋予一种权利的劳动,总是一种社会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关于某种努力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可以被社会共同认可的权利的选择。9财产是一种公认的产物,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对物的排他性(exclusiveright)占有关系。财产的构成要素是作为主体的人(所有者)、作为可体的物或其它对象(人的劳动力、人身)。从财产的客体或对象来说,我们可以把财产划分如下几类:–形态:物质形态的财产和非物质形态的财产。–使用方式:生产性财产和消费性财产–运行方式:动产和不动产–形成方式:自然形成的财产和劳动创造的财产–排他性程度:私人财产、公共财产与俱乐部财产10财产类型–私有产权(privatepropertyrights):包括关于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但任何权利都要受到约束和限制。它也可以多人所有,如地主和佃农分别拥有土地的部分权利。关键是每个人拥有的权利不重叠,个人对其所有权利的行使的决策是私人做出的。–公共产权(communalpropertyrights):某个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某权利时,不排除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即财权是共享的。其权利在成员中不可分,不具备排他性,是完全重合的。公共物品一般置于公共产权。–集体产权(collectivepropertyrights):也可称为“俱乐部产权”。对于社团产权来讲,一个人如何行使权利无需事先与他人协商。如果一种产权是集体的,则关于资源使用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集体(group)按一定的程序做出——如股份公司。不满意可以“用脚表决”(voting-with-feet)。113.2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从法律观点来看,财产实质上是一种占有关系,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了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可能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财产的法律权利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首先,财产主体(所有者)可以自由地行使对其财产的权力,我们的意思是说没有法律禁止或要求他行使这些权力;其次,不允许他人干涉所有者行使这些权力。因而,财产的法律概念就是一组所有者可以自由行使并且不受他人干涉的关于资源的排他性权力。12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私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所有权的界定问题);二是所有权怎样建立(公共认可的占有关系);三是所有者如何合法地行使资源排他性权利(处置权、支配权、使用权);四是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补偿对产权的侵犯?产权经济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13专栏假如把月亮交给一位农村老太太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将月亮的所有权归给农村的一个老太太,这个产权是明晰的,但没有效率,美国人随便就飞到月亮上去了,这个老太太管得了吗?因此要把这两个问题分开——一是肯定有人拥有产权最重要;二是谁拥有它更有效。14四、产权的定义当经济学家说到资源配置时,他们实际上是说产权在经济参与者之间的分配。产权(propertyrights)是一束权利:——使用权:在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用权利;——收益权:在不损坏他人的情况下可以享受从事物中获得的各种利益;——决策权:在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改变事物的形状和内容——转让权:在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出租或出售后二者可以统称为“处置权”。15经学家对产权的定义的特点:⑴西方学者是从行为权利上去定义产权的,它是人与物的关系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⑵与产权相联系的“物”不限于生产资料,甚至可以超越财产的概念,因此较之于所有权概念,产权概念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领域更为广泛(以衣服为例)⑶产权不完全指所有权。牛和农田的所有权都是明确的。如果农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那么养牛人就必须修筑篱笆或易地放牧,从而避免他的牛吃了农夫的麦苗,否则就要给农夫一定的补偿。如此问题已经超出了所有权的问题,而属于产权问题了。所有权表明的是一种归属关系,是指所有者可以处置归自己所有的财产的权利;产权则是指人们是否有利用自己的财产采取某种行动造成相应后果的权利,即使这种权利不被允许,他仍然保持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16⑷只有当两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关系时,才会出现产权问题。产权不同于所有权,但却又与所有权有关,它涉及到的是两种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即平等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医生对房屋的权利是否意味着他享有安静的权利,而制造商对机械的所有权是否说明他有使用机械发出噪音的权利。当只考虑一个所有权主体时,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当问题出现在两个所有权主体之间发生关系的条件下,在所有权范围就难以解决⑸产权作为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对财产的权利,是指一组权利或者说是一束权利,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17五、产权的基本属性1、排他性:能够独立行使,具有都特定权利的垄断性。–存在排他成本,当其低于排他的可能性收入时,排他才是必要的。–排他必须可能:有对财产权利独占和保护的能力或条件——能够支付排他成本;存在对产权进行保护的公共性保护或服务。–为了降低排他成本,多少会容忍一定程度的产权模糊。2、有限性:一是产权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否则导致产权纠纷;二是任何产权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数量、时间、空间的限度。183、可交易性(exchangeable):整体交易(产权空间或属性可分或不可分)或部分交易(产权可分);永久性交易(时间可分或不可分)与有限期交易(时间可分)。可交易的条件:–能够排他–有性限:有边界、可计量,否则不能从特定产权中分离出来可交易性是实施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转让也是一种保护可交易性是保护资源的重要手段——大象为例(后面有详细分析)194、可分性(divisibility):对特定财产的各项产权可以分解并分属于不同的主体。两方面的含义:权能行使的可分工性、利益的可分割性可分性不是无限的(技术约束、界定成本约束)是针对产权的使用、收益、处置而言的,对一客体的分解则是财产的分割产权分解必须在技术上可度量产权分解与产权合并都是产权配置的手段产权的分割(partitioningofpropertyrights)为资源配置提供了广泛的空间205、行为性(actives):产权主体在财产权利的限度内有权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权阻止别人做什么,是针对产权权能而言的。每个主体的产权行为包括:保护行为、排他行为、内部管理行为、处置行为等。保护行为与排他行为相关,但不等同。排他行为是阻止别人进入自己的产权领域行动、获利或损害的行为,实现排他是保护行为的一个方面。对产权的保护还有社会行为(公共保护)。内部管理行为是产权主体对其产权对象所采取的独立行为处置行为包括交易或让渡行为(入股、买卖、出租、承包、合作等)、破坏与滥用行为。21六、产权制度及其他6.1产权制度市场交易是交易主体产权的交易,其前提是交易主体必须对所交易的物品拥有明确的产权,在此基础上,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产权。如果所交易的物品或资源没有明确的所有权归属,想要获得该资源的个人就不会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租赁或购买该资源,而是花费时间、精力甚至雇佣打手去抢。这样人们为了争夺该资源的所有权,就会耗费大量有价值的资源,直到所耗费的价值与争夺的资源价值相等时,人们才会停止。此时要争夺的资源价值已等于耗费的无效资源价值,从整个社会来看,该资源的价值已经耗费怠尽(这就是租值耗散)。22于是为了减少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的租值耗散,人们就会停止争夺,进行合作,并通过契约的形式界定相应的权利。在国家出现前,这种权利的界定依赖于交易双方的谈判力,而且对这种权利的保护要耗费相当高的保护成本。随着国家的出现,国家就会提供一种基础的制度安排,在法律上清楚的界定资产的所有权,并提供保护,以收取资产所有者部分税收作为回报。国家所提供的这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就是约束竞争者行为的竞争规则,我们称为产权制度。23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它不仅独自对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它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产权制度的确立可以保护交易秩序,确定相应的竞争规则。当产权制度确定之后,交易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权利的交易,而这种交易则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加以表现,契约可以
本文标题:产权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4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