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低碳经济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分析
低碳经济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分析作者:朱新春,吴兆雪,ZhuXinchun,WuZhaoxue作者单位:朱新春,ZhuXinchu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安徽,合肥,230036),吴兆雪,WuZhaoxu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刊名:社会科学研究英文刊名:SOCIALSCIENCERESEARCH年,卷(期):2010,(5)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5条)1.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20042.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20073.UNEPGlobalEnvironmentalOutlook200019994.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李涛.王智勇增长的极限20085.EIA称世界将长期依赖化石能源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斌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中国能源2009,31(3)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2.期刊论文陈静.张景秋.ChenJing.ZhangJingqiu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10,26(5)全球变暖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其主因之一.如何建立低碳排放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北京低碳城市的发展和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认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最后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交通方式的对策.3.期刊论文刘新宇.LIUXin-yu论产业结构低碳化及国际城市比较-生产力研究2010(4)低碳经济既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又是一场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游戏.文章借助国内数据证明了工业的碳排放强度大致是服务业的2.5~5倍,服务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比重相应地每降低1个百分点,总体碳排放强度将平均下降0.8~1.6个百分点,这一过程可称之为产业结构低碳化.经过碳排放行业分布和就业结构的国际城市比较发现,我国在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使中国在低碳经济这一国际新游戏中处于不利境地.4.期刊论文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LIUZhan-cheng.WANGAn-jian.YUWen-jia.LIMing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地球学报2010,31(5)通过比较不同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测算结果,指出现有测算结果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具体原因,按照更加科学准确的方法重新测算了中国各省及中部、东部、西部等主要区域的能源和水泥的碳排放量,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对1990至2008年间不同区域碳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重要指标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碳排放格局是东部地区排放总量和累计排放量最大,但西部地区排放总量及占全国的份额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着重指出西部地区作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其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高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地区,如不尽快转变其发展模式,则会使未来的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5.期刊论文吴滨.WUBin工业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减少工业部门碳排放直接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工业碳排放强度包括行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系数4个影响因素.以建材行业为例,通过对每一影响因素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仍是我国工业减排的重点.6.期刊论文彭近新.PENGJin-xin人类从应对气候变化走向低碳经济-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2)从能源存量与增量的客观现实和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客观规律角度,论述人类走向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低碳经济路径突破困境,以及发达国家拥有低碳经济的诸多优势;考察中国高碳能源结构和高碳排放强度,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出发,中国对低碳经济应持开放积极立场,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低碳经济.7.期刊论文付德全.FUDe-quan转变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3)低碳经济属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是继农耕与工业文明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又一次质的飞跃.但目前我国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生活方式,如何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如何减少单位GDP能耗、降低能源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低碳生活方式走向低碳经济是人们为自身生存与发展提出的必选之路应对措施.8.期刊论文陈勇鸣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党政论坛2010(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方面GDP保持两位数增长16年,另一方面每万元GDP的能耗每年以4%的比例下降.1992年上海GDP1114亿,每万元GDP的能耗3.4吨标准煤;2008年上海GDP10366亿,每万元GDP的能耗0.801吨标准煤.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也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过高,工业又呈现出重化型特征,目前上海人均碳排放仍然较高,为11.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全球千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中,上海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也高居榜首.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人均碳排放只有上海的30%-50%.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上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上海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思想观念、市场建设、产业结构、低碳产业、能源结构、城市建没、金融支持、物流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9.期刊论文李丽平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科技展望2010(7)将碳排放强度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标志着中国将进入碳排放总量控制时代和低碳经济时代.构建与之对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管体系等将成为各部门近期的重要工作.现有环境政策体系也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10.期刊论文周宏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与重点任务-企业文明2010(5)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少、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安排、措施保障,推动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模式转型.本文链接:授权使用:重庆大学(cqdx),授权号:771b6169-58b6-4f0a-91d2-9e6d0105ea43下载时间:2011年1月16日
本文标题:低碳经济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5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