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第四章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交通和通讯技术进步为依托下,特别是以信息自动化、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为强大动力推进下,各种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和高效配置,人类活动以及文化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全面互动、整合和协同,全球性经济社会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中不断进行整合,物质和精神产品及人员不断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而跨国界流动从而影响到全球的各个方面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当代才出现的新事物,而是自资本来到世间后便开始产生的一种扩张的表现。思考?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场产业结构调整,不但反映了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而且展示了同一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二、经济全球化的支撑(一)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机构制订了更加自由、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贸易规则,促使国际贸易更加自由化。1995年元旦诞生的WTO,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的建立,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全球化。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广泛采用,使金融服务业、媒体技术、系统工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并由此推动生产过程的全球化,多国产品成了国际合作的结晶。(二)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FDI)以4倍于世界GNP的增长速度快速在全球蔓延,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剩资本及部分国际游资的再增殖拓展了收益空间,缓和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紧缺瓶颈,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了黄金增长期。这期间,虽然经历了90年代早期经济衰退带来的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显著减缓的低落,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又迅速回升。自1985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已显著超越全球出口和GDP增长,从而意味着全球一体化机制已从贸易转向了国际直接投资。同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全球运转途径的跨国公司显得日益重要。(三)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有6万多家,所属企业达到70万家,它们控制了全世界40%的生产,50%—60%的贸易,60—70%的技术贸易,90%的对外直接投资,80%的技术专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命脉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而这种跨国公司还在不断跨国收购和兼并,规模迅速扩张和膨胀。从跨国公司到跨国银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投资最终产品到投资零部件生产、售后服务、研究与开发(R&D),实现纵向一体化;而且既投资制造业,也投资服务业,成立投资性的控股公司,担负起投资、再投资、产品销售、人员培训、信息提供、资金融通等横向一体化功能。(四)经济全球化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连成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和区域市场之间的距离。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兴建“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向公众开放,短短几年上网人数迅猛发展,“网络经济”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商品、技术、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把各国经济相互交织在一起,加速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五)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交易规模迅速扩大,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总额已高达30多万亿美元,全球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5万亿美元,年成交量达到400万亿到500万亿美元。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资料统计,1970年世界直接投资总额仅400亿美元,80年代末也只有1700亿美元,而到1995年跃升至3150亿美元,到1999年,更是高达8000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占6000多亿,发展中国家也达到1660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GDP的比重)1985年还仅1.55%,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1997年为24.4%)。然而,这种脱离实物交易的金融交易,也使世界经济几乎成为一个大赌场(其中实物交易不超过2%),风险极大。尤其是各种投资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高速成长,国际资本市场形成巨额游资,资本流动性难以控制。(六)经济全球化的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劳动力流动的国际化,造就了一批能适应多国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国际型人才。他们拥有多种外语交际能力,对移居国的人文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其中大都为跨国行业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如发明家、工程师、经理、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这种“国际人”在世界经济生活中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人才保证。例如瑞士的外籍劳工已占总人口的1/6以上;澳大利亚外来劳工更占全部劳力的25%;法国企业雇佣国外人员占本土工业就业人员的1/3,而本土工作人员中又有1/4在外国的企业中工作。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最近数据,全世界约有1.3亿人在国外工作,还不包括没有记录的流动人口(估计在1000—1500万人之间),而在1965年只有7500万人,30多年翻了一番。三、经济全球化的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得资源优化的空间从一国一地扩展到全球。同时,全球化的市场势必带来效益与产出的增加,有利于解决大尺度的人口、生态、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的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世界经济波动成为常态以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全球化等。(一)正面效应1.经济全球化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资本实力和科技上的优势,要比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2.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这一点是以各国市场经济体制部分趋同为基础的。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国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努力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生产。这一切都会有效地扩大世界的总产出水平。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还会刺激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刺激全球经济的增长。3.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当然,发达国家也能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4.经济全球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是各国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倘若世界各国,尤其是能充分认识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二)负面效应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强化,集中体现为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价格的“剪刀差”。据联合国统计,到1998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比80年代末低15.3%,而工业制成品价格则上升了5.5%,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日益下降,到1999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物贸易总额中仅占28%。另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00—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1999年,低收入人口为24.17亿,占世界人口的40.5%,国民生产总值(GNP)987.6亿美元,仅占世界GNP的3.4%;高收入人口8.91亿,占世界人口的14.9%,而GNP达22921.3亿美元,占世界GNP的78.4%。按人均收入比较,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和20%的穷人相比,1965年前者为后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60倍,到20世纪末已扩大到70多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的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消费全球货物和服务的86%、能源的58%、纸张的84%、电话的74%和汽车的87%以及肉和鱼的45%,而占世界人口20%的穷人仅消费全球货物和服务的1.3%、肉和鱼的5%。2.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金融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世界金融体系使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往往会酿成破坏性极大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整个世界经济,使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自90年代以来,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等,都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充分暴露出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3.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错综交织,使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危机。在当今的全球经济发展中,经济和科技成了国际关系中决定性的因素。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都积极向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战、货币战接连不断,并波及到整个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中的优势地位,对别国的干预、制裁、威胁越演越烈。这理所当然地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击,从而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和斗争。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4.经济全球化使超越主权与国家主权同时加强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一种是主动让渡。这种让渡一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或称被动让渡。这集中体现在国际资本日益增强的流动性以及跨国公司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带来的考验上。然而,国家在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仍然是定位全球经济的最主要动力。它作为不同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和机构的容器的角色没发生改变。同时,它还是世界贸易、外资和产业的规制者。此外,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化下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而且,国家在区经济集团增长中业已成为了一个有力的合作者。5.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运行规则的公正性和垄断性并存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以及国际经济关系规则的制定,客观上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相对统一的国际经济规则、制度和秩序的形成,适应了当时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要求,促进了世界经济较快和较为稳定的发展。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运作,这些制度和秩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急需改革。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及合理流动,也需要就竞争规则、资源流动、环境保护及垄断行为等进行规范,建立公平的运行规则。第二节当代世界经济的地理格局演变过程:1、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德、日等国的重新崛起,英、法等传统西欧强国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不断壮大,世界经历了美苏两极对峙向三个世界的演变,产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东西问题”、“南北问题”。其中,“东西问题”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而“南北问题”则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而产生的矛盾。2、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之下,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区域集团化得到空前发展。区域集团化一方面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联合,使区域经济日益超一体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
本文标题: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6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