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公共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5
主讲:郭守前博士、教授5公共支出理论本章将介绍:公共支出的概念与结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公共支出效应分析公共支出效益分析5.1公共支出的概念与结构5.1.1公共支出的概念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公共支出的概念与结构5.1.1公共支出的概念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1公共支出的概念公共支出,亦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也就是政府行为的成本。公共支出也指公共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部门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5.1公共支出的概念与结构5.1.1公共支出的概念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2.1按公共支出的性质分类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expenditures):也称耗尽性支出或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机构或其他公共机构为了履行其各种职责对经常性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行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各种物品、工程或劳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transferexpenditures):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单方面、无偿地转移给居民或非居民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公债利息、失业救济、抚恤金等方面的支出。5.1.2公共支出的分类公共支出按经济性质作如上划分,便于分析与研究财政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经济动态追踪,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供求关系,其规模的伸缩反映着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量,因而对社会生产与就业状况也产生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最终分配使用结构。转移支出比重的大小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购买性支出将会产生“挤出效应”。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2.2按公共支出的目的性分类预防性支出:指政府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使其免受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包括国防、警察、法庭、监狱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创造性支出:指政府用于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支出,包括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支出,以及科教文卫、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及福利等项支出。这种划分,可揭示公共支出的具体用途、目标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所起的作用。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2.3按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一般利益支出:指政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实现效益共享的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司法支出、警察支出等。这类支出具有共同消费或联合受益的特点。特殊利益支出:指只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如教育、公共卫生、企业补贴、社会保障等。按受益范围分析公共支出的构成,可以反映出支出效益的归宿以及实现社会公平的程度,进而可以分析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间的分配关系。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2.4按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规定性支出:指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所必须实施的支出。这类支出在法律或契约的有效期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任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如失业救济、债务利息等。主动性支出:指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开支。它反映出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公共收入的可能对公共支出进行调整的余地。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2.5按政府职能或机构分类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科教文卫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支出外交事务支出政府债务支出其他支出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2.6按复式预算编制要求分类经常性支出:指满足国家经常性开支需要方面的支出,如科教文卫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内外借款的利息支出等。资本性项目:指政府为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或无形资产的支付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储备购置、土地和无形资产的购置、资本性项目的转移等。5.1.2公共支出的分类在实践中,按政府职能或机构分类往往在复式预算编制方法下与按支出经济特征分类交叉使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我国的财政支出逐步调整为以下内容:⑴一般的行政事业支出。⑵国防支出。⑶维持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支出,主要是警察、法院、检察院的支出。⑷外交外事支出。⑸教育科学文化支出。⑹社会保障支出。⑺工、交、商等部门的事业支出。⑻农业支出,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支出。⑼国家储备支出。⑽支援贫困地区支出。⑾价格补贴支出。⑿公共工程支出。⒀环境保护支出。⒁公益事业支出。⒂债务还本付息支出。5.1公共支出的概念与结构5.1.1公共支出的概念5.1.2公共支出的分类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3.1公共支出的效益原则公共支出的效益原则指的是通过公共支出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从而使社会总效益超过社会总成本。公共支出的效益原则应体现的要求:即以“市场失效”为界线,合理确定公共支出的规模与使用范围。实现社会资源在公共支出内部各类用途之间的合理配置。注重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3.2公共支出的公平原则公共支出的公平原则,指的是公共部门提供的支出应能恰当地分别符合各阶层居民的需要,使支出产生的利益在各阶层居民中的分配达到公平的状态。公平原则的基本内涵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前者是“横向公平”,即同等级别之间的公平;后者则是“纵向公平”,即不同等级之间的公平。就公共支出而言,居民情况是否相同,是指他们对于公共支出利益的需求程度是否相同,也就是居民受益能力是否相同,因而公共支出的公平原则也就是“受益能力的原则”。通常所说的根据受益能力安排支出,主要是指转移性支出。5.1.3公共支出的原则5.1.3.3公共支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原则公共支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原则,指的是公共支出应调节社会供需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及均衡发展。所谓稳定,是以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经济发展,是要实现经济稳定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公共支出之所以可以作为稳定经济和促进发展的杠杆,主要基于:一是市场经济在自身运行中所产生的自发波动状态,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或强或弱地克服;二是公共支出可以通过调整其数量与使用方向,影响到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进而调节供求关系,促使经济稳定发展。5.1.3公共支出的原则公共支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原则的实现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反周期的公共支出政策,即根据经济发展的态势因时制宜地运用公共支出进行逆向调节。在市场社会产品供不应求、投资与消费过热时,减少公共支出以抑制需求;在社会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经济不景气时,增加公共支出,尤其是增加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支出,通过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民间投资增加,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公共支出投入,为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5.2公共支出增长理论5.2.1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势态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5.2.3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5.2公共支出增长理论5.2.1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势态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5.2.3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5.2.1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势态5.2.1.1公共支出规模的含义公共支出规模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根据不同国家政府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差异,公共支出规模有狭义与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公共支出规模,是指政府预算中公共支出的规模,反映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形成的公共支出的数量。广义的公共支出规模,是指某一财政年度内通过政府安排的用于社会共同需要方面的所有支出,即除了狭义的公共支出外,还包括未纳入预算管理范围的预算外支出等。5.2.1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势态5.2.1.2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标准公共支出的绝对规模: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公共支出的实际数额。绝对规模指标可以直观、具体地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总量,以及政府所提供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规模,因而各国或各地区通常采用这类指标编制政府财政预算,并向立法机关提供有关预算报告。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指一定时期的公共支出与相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于一年或一个财政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由政府集中和分配的份额来表示。即:公共支出相对规模=(一定时期公共支出量/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0%。5.2.1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势态5.2.1.3公共支出规模的基本势态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公共支出的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公共支出的绝对规模急剧膨胀。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大幅度上升。公共支出增长伴随着公共支出内容和范围的扩张。公共支出增长是呈螺旋式上升的。5.2公共支出增长理论5.2.1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势态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5.2.3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5.2.2.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在19世纪80年代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考察后认为:一国政府的支出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即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收入增长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的。这种函数关系可用图5-1表示。在图5-1中,Y表示经济发展的规模(如国内生产总值),G为政府的支出规模,曲线E反映公共支出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函数关系。图5-1表明,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将不断增加。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图5-1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BGAEOY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公共支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瓦格纳提出了以下理论解释:工业化的发展在带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因经济结构和经济交往的日益复杂化而导致各种磨擦或社会冲突,这必然要求政府通过更多的资源配置实现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设施的完善,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条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大量具有外部性特征的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及私人融资的局限,政府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性活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需求收入弹性作用下,人们对教育、娱乐、文化、保健和公共福利的需求也将有所扩大。因此,政府有必要介入这些项目,将这些物质或劳务的提供纳入其职能范围。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在这里,瓦格纳把公共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上升的原因分为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国家活动规模的扩大;所谓经济因素,包括有市场失效、外部效应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等。瓦格纳这一“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是开创性成果,它已成为公共支出增长最为经典的分析,后来发展的有关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几乎都是基于对此的验证与补充。5.2.2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5.2.2.2皮考克与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AlanT.Peacock)和怀斯曼(JackWiseman)在1961年出版的《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一书中,对英国1890—1955年间政府支出的增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公共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论,以说明政府支出的增长趋势和“时期模型”。基本观点:从长期来看,公共支出的增长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一种阶梯型增长的特点。只要突破某一“临界点”,支出便会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其模型如图5-2所示。图5-2公共支出梯度渐进增长趋势O和平时期战争时期战后和平时期时期公共支出占GDP比例该理论的分析基于以下假设:政府总愿意多支出,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而公民在拥有和享受公共产品效益的同时,却对于多缴税款心存抗拒。公民“可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假设,在社会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6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