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_总量指标__,由于受到研究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因此只能用来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而不能用来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探寻数据内在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但它是对地区差距现状认识的起点。1,_结构效益_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1,_APEC_是亚太地区迄今惟一的全区域合作组织。1,_总部经济内聚效应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同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聚集,对其他产业_同种功能及配套服务_产生的吸引效应。1,_经济区域_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_区域经济_的内容。1,_科技园区_和__工业园区_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1,_欧洲联盟_、__北美自由贸易区划_和_亚太经济合作组织__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1,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_欧洲一体化的发展_、_美国立场的转变_、__加拿大在区域一体化上的活跃_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改变,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较快的发展。1,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_科技工业园区_。参考答案:1,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有:(1)_APEC原则框架创新;(2)_APEC协商机制创新_;(3)_APEC推进方式创新_;(4)_APEC运作机制创新_;(5)_APEC活动内容创新_;(6)_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__。1,按照_辐射理论_,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__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_。1,城市_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城市规模可以用_人口规模_和_产业规模_来度量。1,城市化_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这是一种相对的度量指标。1,城市基础模型_是一种需求拉动模型,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1,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_长久维持_的过程或状态。1,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为了实现经济起飞,主要依靠_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_支持,并且在其发展的早期,必须大力引进,善于运用_国家的财政国外资本与技术。1,,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创新的_扩散__。1,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比较优势原理_”。参考答案: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体现在: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与通信联系,完备的_基础设施_与优越的协作条件,雄厚的_资本_,集中的_消费市场_。1,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_资源和环境_的承载能力之内,要保证_经济、_社会_、_资源_、_环境_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实际状况_,并要以_地球系统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1,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_先行国_”,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_后起国_”。参考答案:1,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的两个最大特点:一是_知识经济初露端倪_;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不可阻挡。1,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类型经济区_和_综合经济区_。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种趋势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利益的_独享性_和_排他性_。1,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容上看,一种是以_大规模的物质财富_增长为主,一种是以适宜_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经济_为主。1,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亚当•斯密的_地域分工_学说。1,考察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_就业量指标_和_国民收入指标_两个。1,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有:(1)市场化;(2)网络化_;(3)_国际化_;(4)_信息化_;(5)_制度化_。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有__发展的可持续性_、_发展的协调性__和__发展的公平性_。1,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_城市经济增长_。1,美国在开发落后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及新兴工业区的开发方面累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最著名的是_田纳西河流域_的开发及_阿巴拉契工业区_的改造,堪称区域开发的典范。1,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_经济_和_政治_联盟。参考答案:1,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德_国的经济学家_杜能_。1,区位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_古典区位论_、_近代区位论_和_现代区位论_。1,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可分为_静态比较_和_动态比较_比较两种。1,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_区域产业结构_的方向问题,_结构_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1,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1)_技术导向_;(2)_结构导向_;(3)_资源导向_。参考答案:1,区域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依据是_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_、_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_和_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_。1,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比较应包括两个方面_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_和_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_。1,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包括_区域总产值结构分析_、_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_、_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_、_农业行业结构分析_、工业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1,区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__区域经济总量__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__区域产业结构__的不断演进和升级。1,区域经济的本质和方向是_知识经济_,是以_创新经济_为导向、_可持续发展_为目标的经济。1,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_量_的方面,也包括_质_的方面。1,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选择应是_可持续发展观__。1,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_发展路径___问题。1,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的_国际分工_和_专业化生产_,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1,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是_区域核心_,即__中心城市__的形成问题。1,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包括_IT资源_、教育培训资源_和_智力资源_。1,日本的国土开发及区域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是:_调整生产力布局,_缩小地区间差距_,解决“过密”、“过疏”问题,开发落后地区,发展中小城市。1,社会分工表现为__部门分工__和__地域分工_。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超特区_”的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经济特区_更优惠的政策。1,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要参与_全球范围_的资源流动,以便在更广阔的国际空间中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资源,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_比较优势_。1,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_自由港_或__自由贸易区_的形式出现的贸易型经济特区。1,梯度理论中,“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示_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_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_空间变化_历程。1,梯度转移主要通过_多层次城市系统_扩展开来。1,围绕发展_绿色科技_、_绿色经济_为核心聚集科技、资金、人力等资源,实现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1,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总量指标_;二是_复合指标_。1,无论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由创新到衰退,由_技术密集型_到_简单劳动密集型的自然发展过程。1,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__消费需求_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1,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经济特征_总量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商增长率__和_经济结构出现高变化率_。1,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_耗竭性资源_和_非耗竭性资源_两大类。1,依据_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1,用_辐射_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差距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主要在于_辐射_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_解释力_,在制定发展战略中也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1,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_综合平衡_和_内外兼顾_。1,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指__高等教育系统_和_职业培训系统_。1,知识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它是“_知识的经济化_”和“_经济的知识化_”这两种趋势的合流。1,只有解决了_对环境、资源等因素如何估价_的问题,才能科学地设计出从量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_中心城市_为核心,以_交通通信网络系统_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1,总部经济的税收贡献效应包括_企业税收贡献_贡献和_总部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_贡献,还有_新增的产业链企业_的税收贡献。1,总部经济要防止由企业市场化的导向变为政府导向,就应当把握好“_政企分开_”、“_政资分开_”、“_利税分开_”等3个原则。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明理由。2,“政、产、学、研”互动机制是保证科技工业园区健康、稳定、高速发展的要素。(错误)2,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增长极的空间含义。(×)理由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首次了“增长极”概念,这一概念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他把经济空间划分为计划经济空间、力场作用经济空间和均质经济空间三种类型。此时的增长极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增长极的结构特点,尤其是产业间的关联效益,而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到了60年代初,由罗德温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2,APEC进程中的矛盾和争论仍未彻底解决,但随着APEC进程的深入,这些争论和矛盾可能彻底解决。(错误)2,不发达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资源导向阶段。(正确)2,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参考答案:错误。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否是合理的产业结构,要考虑它是否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且还要看它区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国内市场容量是否相适应。。2,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理由是: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只是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前者用的基础指标是净产值,而后者用的基础指标是就业人数。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主导产业,一个简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产业专门化率或者区位商。2,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被称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理由为: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被称为扩展阶段。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铺开。而处于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被称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这时,经过长期生产产品已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2,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理由是:大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种行业,每个行业都紧紧依靠其各自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种植业依赖于耕地,畜牧业依赖于牧草地,林业依赖于林地,渔业依赖于可利用水面。2,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参考答案:错误。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产品的区际交换和贸易,是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2,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和经济的发展是劳动社会分工的两个前提。(×)理由是: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和交换的发展是劳动社会分工的两个前提。2,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理由为: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但城市经济增长考察的不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而是某一特定城市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总额相比,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指标,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作更全面深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