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旅游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DOC6)(1)
旅游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内容摘要: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协调发展,科学规划、高效精简的管理体制、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合理产业定位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开发区生态经济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成功经验不仅为吉林省发展“生态省”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其它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净月开发区”)是1995年8月成立的省级开发区,2000年2月被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同年,经国家环保局批准,定为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经济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经过10年发展,长春净月开发区已成功发展为以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研发为基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从1995年成立到2004年的10年间,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协调发展,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44个省级开发区中均列首位,与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相比,也处于绝对领先地2004年长春净月潭旅游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00.5亿元,财政收入5.85亿元,分别比1995年的2.4亿元和663万元,增长了50余倍和88倍。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长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由1995年的0.7%和0.5%,上升到2004年的7.5%和12.8%(二)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明1995年开发区成立之初,旅游业总收入只占全区GDP的5.1%,但从1997年开始,全区旅游业以年均119.5%的速度递增,到2004年旅游业产值已占开发区GDP的26.8%。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1995年到2004年,开发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63.9:15.9调整到2004年的4.8:30.7:64.5。其中在2004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的60%以上,制造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95%以上,教育文化卫生、房地产、生活服务业占第三次产业比重达70%净月潭地处长白山麓向西部草原的过度地带,地貌呈低山丘陵状,有山峰119座,横跨长白山、内蒙古、华北三个植物区系,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几年来开发区实施了“蓝天”、“绿水”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绿化957.5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4%,林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400倍。净月潭水体稳定达到国家Ⅲ类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十年来,开发区的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获得了同步发展。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全区有870个农户享受低保,占全区农户的40%。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区现有18所高校,承担国家及部级科研项目61个,省市级科研项目46个。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卫生城镇。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已经由控制生育转为生殖保健,全区实现了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健康教育普及率达80%开发区常住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2019元提高到2004年的5000元,翻了一番,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元。农户家庭年平均存款达到10万元,提前进入小康。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余元,远高于吉林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是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成功发展的制度保障。建区10年来,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先(一)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起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科学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机构。在机构设置上,明确不搞大而全、不搞上下对口,根据职能机构合并设置,如社会发展局就对应市卫生局、教委、计生委、民政局、文化局、体委、残联等7个部门。二是强化行政职能定位。党工委依据“脱钩、放权、分类、搞活”和“政事、事企、政社分开”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将自收自支、具有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将建区之初批准的6个事业单位和自行成立的2个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作,划清了事业和企业职能。三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减少编制,撤并乡镇,对全区实行管理体制城市化。四是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为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制定每周重点工作调度会、规划审批例会、大项目现场联合办公、首问(办)负责制等(二)净月开发区本着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企业家精神,将其管理方式定位为“内部管理企业化,外部管理社会化”,具体措施包括:(1)简化行政审批。净月开发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变以往的管理方法,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科学设定审批程序和时限,将行政审批项目压缩到6项、行政核准项目压缩到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压缩到4项,审批时限由120个工作日减少到36个工作日。(2)强化权力制约与科学决策机制。为防止决策失误,开发区按照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科学决策理论,成立了净月开发区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知名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部门预算、重点工程招投标制度,全面规范执政行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3)改进工作方式。建设以政务办公为主的数字化系统,全面实现“网上办公”,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努力建设“数字净月”。(4)创新干部制度。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强化培训工作,实行凡进(晋)必考和职务聘任、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绩效工资、引咎辞职、末位淘汰等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干部制度,建立起以施政记录和个人信用档案为主的系统信用机制,全力打造“信用净月”。(5)建立财务核算管理体系。首先,建立以发展质量为核心的长效核算体系。按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体核算方式,以生态作为基础资本,纳入决策、建设、效益的新核算机制,从旅游经济角度衡量经济的发展,把提高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作为核算的总体要求。其次,实行管理经费下放制度。由部门提出预算,财政依据部门的实际需要,统一安排、合理分配,使经费管理公开化、透明化,专款专用。(6)建立选优用优、效率优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强化管理与考核制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净月开发区以业绩为重点,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以岗位职准确的产业定位是长春旅游经济开发区能够成功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1995年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建立后,经过两年的科学论证和规划,开发区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无污染的高端产业和洁净工业,调整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科研、房地产和高新技术研发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经济发展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经过10年建设,净月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以净月潭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旅游休闲产业体系,以东北师大净月校区和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体系,以中海水岸春城等为代表的房地产业体系,和以国家制造业软件基地——汽启明软件园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体系。1.旅游产业是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根据长春市的自然、历史与文化资源,开发区着重建设开发了四大旅游项目:(1)建设开发了以净月潭滑雪场及二道莲花山滑雪场、森林动物园、荷花垂柳园、净月潭景区等为主的自然资源旅游项目;(2)以伪满皇宫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项目;(3)以长影世纪城为中心的影视文化旅游项目;(42.净月开发区抓住国家教育产业化的机遇,规划建设了大学园区,引进了东北师大、长春中医学院等10余所大专院校;抓住国家重视农业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引入了吉林省农科院和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使开发区逐步成为长春市文教科研产业的中心。目前,净月开发区内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29项,其它国家级项目30项,省级项目17项,市级项目9项。科3.净月开发区近5年房地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相继开发了园丁花园、富奥花园、中海水岸春城、名都城、新加坡城、净月香墅街、蕴城别墅等花园式生态环境与高雅文化品位相结合的精品楼盘,树立了长春东南部新城的良好形象。五年累计开发土地面积达到264万平方米,实现房地产销售收入达454.净月开发区抓住国家重视农业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规划建设了长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启动了中国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各项建设,整合了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中科院东北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的研发力量,开发建设了以软件、细胞中心、药业、精密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2004年高新技术研发产业产值达到15.36开发区以“开发建设与保护兼顾、保护第一,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兼顾、长远利益第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兼顾、全局利益第一”作为基本发展原则,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以生态环保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1.支撑体系。净月潭为长春市城区内的重要天然旅游景区,区内拥有群山、林海、碧潭、原野、冰雪、村落有机组合的秀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文景观质量均为优良,为开发区生态经济的成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同时,长春市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校,又是我国影视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基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开发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人文资源基础。但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统合起来并发展为优势产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开发区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净月开发区管委会在其基本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对全区的自然资源、经济与行政事务实行统一领导,不仅强化了管理机构和人员,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为推行生2.绿色GDP核算体系。开发区不仅将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也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发展纳入核算机制,建立了统一的计划财务核算体系及生态资本增值机制,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在考核指标中3.产业开发体系。开发区大力发展旅游及第三产业,适当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观光型的第二产业,逐步缩小第一产业。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把净月潭公园作为一个大的旅游产业整体推出,发展蓝色潭水、绿色森林、白色冰雪为特点的生态旅游。农业以“两高一优”为目标,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种植,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和绿色环保4.生态文化创新体系。开发区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施全员生态文化管理,在中小学开设环境保护课,对区内各类人员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环境文明教育培训班;在农村开展绿色村屯创建活动,引导社会人员自觉参加村屯环境污染治理;在净月潭新城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色文教社区,改善人居环境。在总体规划中,借鉴北欧风格,以大面积的自然树木为基调,采用丛植乔木,配以灌木、草坪,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形成“城5.综合保障体系。一是多层次的制度制约,通过开发区规划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专家评审会,逐级审查项目,否决没有按照规划进入的“项目”。二是法制保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净月开发区管理条例》;长春市政府常委会审定批准实施《长春净月潭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将开发区生态经济纳入长春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三是政策措施,土地出让金全部留给管委会财政;统一建设农民新区、多渠道安排农民就业、规范安置外迁企业、移地建设小学校等配套工作,开发区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将开发区享受的市级财政收入返还政策延长至2015年;外迁农民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农转非指标从2004年起按工程进度逐年下达。四是严格执法,开发区出台了5项强制措施,关闭采石矿山,关停环潭小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取缔燃油船、成立游船公司,拆除违章建筑,强化建设车辆扬尘管理。五是控制污染源头,出台《净月开发区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防止有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总结净月开发区10年的发展经验,科学规划、高效精简的管理体制
本文标题:旅游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DOC6)(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