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现场管理制度【范例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现场管理制度【范例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现场管理制度【范例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篇】a、工作防护棚地面固定作业机械设备均按要求搭设工作防护棚,(如砼搅拌台及其它作业等),工作棚由钢管、槽钢、钢板搭设而成,工作棚应满足工作安全、采光、通风、实用等要求。b、环境保护a)制定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建筑施工工地是一个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尤其为噪音、粉尘及废水,而这些环境污染将直接影响社区生活环境。因此,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正常施工、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工作之一。b)防止施工噪声污染人为的噪声控制措施: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音扰民的自觉意识。减少作业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到白天作业;晚间作业如超过22:00时,提前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尽量利用噪声小的机械施工。易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强噪音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施工作业尽量放在封闭的机械棚内;或在白天施工,以致不影响工人与居民的休息时间。c、防止空气污染建筑施工垃圾较多,应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利用翻斗车,推拉至地面,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水泥采用专库室内存放,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施工现场道路全部用混凝土地面、使其能承受一定的荷载,并随时洒水,防止道路扬尘。严禁违章明火作业,必须经过审批后方可动火,要控制烟尘排放量。d、防止水污染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搅拌作业时,在搅拌机前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流入水沟排入市政污水管。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设置排水明沟,场地及道路放坡,使整体流水至水沟,然后排入城市排污管网内。参考资料,少熬夜!现场存放的各种油料,要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在生活用水及施工作业时,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自来水龙头。食堂用水排放要合乎要求。e、环境保护的检查工作工地管理人员,班组长每天进行检查一次,凡违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定的。及时提出整改。项目部进行每月两次的检查,在检查中,对于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用“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以整改,落实后及时做好复检工作。f、建筑垃圾制定《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建筑垃圾在指定的场所分类堆放,并标以指示牌;废钢筋、铁钉、铁丝、纸张之类的送废品收购回收;落地灰等含砂较高的垃圾应及时过筛回用;无法再用的垃圾在指定的地点堆放,并及时运出工地。垃圾清运出场必须到批准的场所倾倒,不得乱倒乱卸。建筑物内清除的垃圾渣物,要通过施工电梯及时清运,严禁从楼层向外抛掷。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工完场清”,由专人管理现场清洁卫生。现场管理制度【第二篇】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而编制的一些规定和章程。一般应包括:设备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的规定,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前期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改造、更新设备管理制度,进口设备、重点设备管理制度,检修计划设备管理制度,检修技术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统计、考核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压力容器等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规程,润滑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备件管理办法等。一、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1、厂(矿)首先要按照设备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3、对新投产的设备,厂(矿)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参考资料,少熬夜!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设备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矿)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矿)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设备管理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3、定时清扫的规定;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7、安全注意事项。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1、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厂(矿)专业主管领导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堆积不离岗。2、生产单位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3、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厂级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生产单位每周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领导及设参考资料,少熬夜!备管理制度人员,每月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二、设备管理制度内容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设备润滑管理(一)对润滑设备管理制度工作的要求: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厂矿或车间机动科(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现场管理制度【第三篇】第一条为保证实现班组工作现场秩序,消除管理和工作中的失误,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集团客户中心现场管理需要遵循的“7s”原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节约(saving)。第三条集团客户中心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各组组长、服务督导员必需随时关注客户经理在办公现场的服务态度,及时指正客户经理的服务行为,确保客户经理接待客户、接听客户电话时态度规范。组长、服务督导员未按要求履行职责或考未及时指导、指导不到纳入绩效考核。(二)全体员工不得在办公室聚集闲聊、大声喧哗,影响正常办公秩序。第四条工作环境管理(一)办公场地要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工作场地的整齐规范,做到三无(无垃圾、无尘土、无污垢)、五净(墙面净、台面净、门窗净、地板净、设备净)。各组组长要对办公场地的卫生情况进行督促,发现各组组长现场管理督导不到位纳入绩效考核。(二)个人办公场地保持清洁,桌面不得出现香烟、零食参考资料,少熬夜!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个人办公场地不得出现未送出的礼品,凡检查发现纳入绩效考核。第五条办公设备管理(一)各组组长每天8:30前必须对办公场地摆放的办公物品、私人物品进行检查,凡未按要求摆放的纳入责任人绩效考核。(二)确保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正常运转,所有设施、设备如有故障必须当天上报固定资产管理员(兼职),上报故障的方式包括工单、电话,凡未及时上报故障或上报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纳入责任人绩效考核。第六条节能管理(一)遵循公司“绿色行动计划”的要求,在用电、用水、用纸等各个环节,力求节约资源。(二)打印报表时,应先预览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杜绝因打印格式不对浪费纸张的情况。车间现场管理制度【第四篇】一、现场纪律制度1、员工必须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刷卡操作。2、员工生产现场必须着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水鞋,正确佩带员工证。3、员工因特殊情况需请假,应严格按照公司请假程序逐级向各级主管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能离开。4、禁止将个人衣物,餐具、茶叶等用品带入生产现场,饮用水杯放在现场指定位置。5、未经生产或相关部门会签批准,禁止将原物料、半成品、设备部件等物品带出现场。6、生产现场除相关品尝制度确认人以外,严禁其它人员吸食果冻和其它半成品。10、员工责任区内物品必须按定置规定码放在定位线内,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1、严禁将消防器材挪为他用,特殊情况须报基地消防委员会批准。12、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环等物品,不得化妆。员工工作期间佩载手机必须关闭电源且放于工裤内。13、提倡文明礼貌,现场作业严禁使用侮辱性字眼,不讲脏话。15、现场员工必须专心作业,严禁嬉闹聊天,偷闲怠工,16、现场各工段应做好人员定岗工作,禁止脱岗、串岗、溜岗、睡岗等。18、现场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事情,生产现场禁止吃食物、吸烟、看小说、报刊等。19、员工必须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尽职尽责作好本岗位工作,坚决反对故意刁难、疏忽或拒绝上级主管命令或工作分配。参考资料,少熬夜!20、现场人员必须自律自觉,勇于检举揭发损害公司利益,破坏车间生产的不良行为,反对一切坏现象。21、现场人员必须妥善保养自己的更衣柜,严禁不关锁、撬锁、混用等破坏更衣室管理行为。22、员工必须按照生产工艺规定,操作指导进行现场作业,严禁向半成品投放异物或故意损坏机器设备。23、提倡节约,生产现场严禁水、电、气(汽)浪费现象。24、生产现场无特殊情况员工一律不允许坐上级主管办公桌椅。25、上班中途外出员工凭出入证进出车间,并正确登记出入时间。26、严禁私自撕毁公司公布的各项通知、规定,严禁在现场各白板上乱涂乱画。27、严禁在现场打架、聚众闹事。二、卫生制度A、人卫生制度1、员工上岗前必须取得健康证。2、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剃须、勤剪指甲、勤换衣服。3、员工进生产现场双手必须清洗消毒。4、现场严禁随地吐痰和唾液,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5、员工工作期间严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头,等不合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的行为,在生产现场打喷涕须背对生产线,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6、员工应做到衣帽整洁,头发不外露,工鞋保持干净,做到勤洗勤换。7、员工使用卫生间严禁穿着水鞋,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冲洗卫生间。8、员工必须按公司要求规范着装,防止作业时汗液,脏物污
本文标题:现场管理制度【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07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