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教师梁滢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liangying1980924@163.com电话:18947951333教材窦建华主编,《国际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周学时:3总学时:51学分:3主要参考书1、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2、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目前第七版)。3、PaulR.Krugman,MauriceObstfeld,InternationalEconomics:TheoryandPolicy(sixthedition),Addison-Wesley,2003.4.赫国胜.新编国际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佟家栋.国际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6.薛敬孝.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美]托马斯.A.普格尔.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导论一、国际经济学产生二、国际经济学课程说明三、国际经济学的特征四、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五、国际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六、国际贸易理论概述七、国际金融理论概述八、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九、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一、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二战以前,国际经济学只是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迅速,国际金融稳定,贸易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于是,必须有一门单独的经济学科来对日益膨胀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研究,国际经济学便由此而正式产生。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部分iPhone3G主要部件的世界分工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国际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是206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2007年突破2万亿,2012年进出口总额是38667.6亿美元。2013年4.16万亿。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成为世界工厂。2002年至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1.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1.6%,进口年均增长21.8%。二、国际经济学课程说明(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独立分支,近30年来已成为经济学领域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分支之一。在国内外的经济学教学中,国际经济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列为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国际经济学尚属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课程,但其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认可,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八门核心课之一,在我校被被列为学校公共必修课。(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基本特征具体载体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研究国际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四)教学目的让学生系统了解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国际经济学中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对国际经济中的一些主要现象、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能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日后将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生,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具体的,使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和发展;运用不同的模型分析现实中的各种贸易模式;运用贸易模型评价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问题。理解汇率决定与国际收支调整的各种分析方法;理解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四)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为40%:60%。平时考核通过课堂讨论、完成作业、期中考试、出勤四个环节来完成;其中,作业和期中考试占30%;出勤占10%。期末考核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三、国际经济学的特征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在国际交易中存在着对商品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和人为的障碍。比如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的实施。2.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国家或行政区域之间的。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各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从本质上说都是自利的,一国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时,通常考虑的只是本国的利益而并非世界整体的利益。四、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重商主义传统贸易理论现代国际经济理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财富来自流通领域奖出限入赫克歇尔和奥林要素禀赋论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要素国际流动汇率和国际收支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主要观点“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恩格斯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5世纪初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国际贸易(微观部分/实物层面):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理论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国际金融(宏观部分/货币层面):又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货币经济学,包括汇率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五、国际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现代国际贸易理论(2、4)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3)国际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5)国际贸易政策工具(6)国际经济协调(7、15)微观部分框架结构图宏观部分外汇与外汇市场(10、11)国际收支(9、12)国际金融关系协调(13、14)国际要素流动国际资本流动(8)国际劳动力流动(不讲)六、国际贸易部分概述(一)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研究2c的问题:cause(贸易的起因、结构、流向等)consequence(贸易的经济影响)-贸易利益-收入再分配*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按国际贸易起因可将贸易理论分为:(1)传统(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起因在于封闭情况下国家间的相对价格差异。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解释产业间贸易。主要包括技术差异论(绝对、相对)与生产要素禀赋论。(2)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解释产业内贸易。包括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国际贸易模型(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相互倾销国际贸易模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模型等。(3)新新贸易理论企业的异质性四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规模经济含义:随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的平均成本降低。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内部规模经济——建立在企业水平上往往与不完全竞争相联系外部规模经济——建立在行业/部门水平上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兼容(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1.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两类:(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即国家对国际贸易采取基本不干预的立场。或者说这是一种使国内外市场上价格保持一致的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的政策。即国家对国际贸易采取干预和管制的基本立场。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与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一国外贸政策的因素包括:-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内的物价与就业等状况;-在世界贸易制度中的权利与义务;-与他国的政治关系;-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理论偏向性等。一般说,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倾向于自由贸易,实力弱的国家倾向于贸易保护。在实践中没有绝对的自由贸易,各国贸易政策都带有保护的成分。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在某些部门可能实行保护;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策。区分两对概念:贸易自由化与自由贸易贸易自由化有两个含义:一是过程(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的过程);二是结果(当一国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在5%以下时可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而自由贸易是没有进行采取保护的一种贸易状态。贸易保护与闭关自守2、国际贸易政策部分的主要内容贸易政策工具-关税-非关税措施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与经济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国际经贸关系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经济影响)-国际贸易体系(GATT、WTO)(三)几个基本概念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foreigntrade/internationaltrade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goodstrade/servicetrade对外贸易值与国际贸易值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顺差、逆差、平衡)贸易条件termsoftrade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oftrade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trade七、国际金融部分概述(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1、对于国际金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以前。13、14世纪,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在货币兑换与融资方面已有一些论述,但论点零散、肤浅,未形成系统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主仆关系”限制了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2、较为系统的、正式的国际金融理论产生于18世纪。1720年伊萨克·杰瓦伊斯(IssacGervaise)提出了国际收支的一般均衡分析;1752年大卫·休谟(DavidHume)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的内在机制)。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金融业务拓展,国际金融市场扩大,国际金融理论也逐步发展。但二战前,对国际金融的研究基本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部分内容,未形成独立体系。4、20世纪60年代,国际金融理论从国际贸易中分离出来,成为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的并列组成部分。5、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日益重要。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二)主要内容1.外汇、外汇市场、汇率理论14世纪初,法国学者亚桑德罗·伦巴罗提出风险是引起汇率变化的原因;英国学者也认识到货币供应对汇率变动的影响。15世纪佛罗伦萨学者罗道尔波斯提出“公共评价理论”。最初的这些理论很不成熟。汇率理论可分为下述学派:传统汇率理论:国际借贷理论(英)戈森1861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卡塞尔汇兑心理理论(法)阿弗塔里昂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利息平价理论(英)凯恩斯国际收支理论均衡汇率理论和目标汇率理论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为将汇率及其波动幅度固定起来,汇率理论的发展相对萧条。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制,汇率理论的研究出现转机,出现新的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资产结构平衡论2.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理论(英)休谟弹性论(英)马歇尔、罗宾逊、(美)勒纳乘数论哈罗德、梅茨勒、麦克勒普吸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