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廉颇蔺相如教案(精选5篇)
廉颇蔺相如教案(精选5篇)作为工作负责的表现,老师上课前应该准备好教案课件。然而,我们不应该随便写教案课件,因为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课,编辑为您分享的“廉颇蔺相如教案(精选5篇)”,及时查阅。廉颇蔺相如教案【第一篇】一、作家作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1篇代表作。《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二、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去亲戚(内外亲属)约束(信约,限制)宣言曰(公开扬言)请指示王(指出来,给人看)从此以往(往那里)因而厚遇(趁此)前进缶(上前,进献)明年复攻赵(第二年)以示美人(妃嫔)不过三十日(不超过)鄙贱之人(知识浅薄,地位低下)独畏廉将军哉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③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④璧有瑕,请指示王⑤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D/②④⑤请允许我)三、课文分析。(一)完璧归赵。1、这篇文章开头第1、2自然段与一般传记写法相同,介绍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析。答: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下文这两人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C、说明“报秦者”肩负重任,为蔺相如的出场作铺垫。D、这里的“计未定”,指的是“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蔺相如斗强秦,不仅有勇,而且有智。他料定秦王“无意偿赵王城邑”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三,请概述。1“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2“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4、这一部分写蔺相如完璧归赵,情节一波三折,表现他大智大勇。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蔺相如“奉璧”于秦王,见“秦王无意偿赵城”,设计夺回玉璧。B、蔺相如复得璧之后,“怒发上冲冠”,数落秦王失信,并誓死与玉璧共存亡。C、蔺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设计完璧归赵。D、蔺相如私下完璧归赵,激怒了秦王,他自知欺秦王之罪,“请就汤镬”。(二)渑池之会。5、会前计议“三十里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表现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这一思想性格与下文的他与蔺相如争列,是否矛盾?请简析。会前计议表现了廉颇对国家的忠诚及其胆识。这与下文与蔺相如争列并不矛盾,因这表现的是一个人的和胸怀和气度。正是由于廉颇有这样的优点的弱点,这一人物更显得真实可信。6、会上斗争,蔺相如与秦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这句话。①表面上说:五步之内,我能够拿我的头颈的血溅在大王身上。7、斗争结果,“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开头并没有呼应))A、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完整。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的活动,既详写相如,又兼顾廉颇。C、指出蔺相如在外交上取得胜利的外在原因。D、交待秦国不敢马上报复赵国的原因。(三)廉蔺交欢。8、这一部分可分作三个层次,请概括这三个层次的意思。(每层概括不超过20个字)1廉颇欲辱相如,蔺相如不与他争列。2蔺相如不争列的原因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3廉颇“肉袒负荆”向蔺相如谢罪,成“刎刭之交”。A借舍人之口写廉颇与蔺相如“争列”。B借舍人之口表现舍人的愚昧无知。C借舍人之口反衬蔺相如胸怀的宽大。D借舍人之口衬托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廉颇蔺相如教案【第二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二、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归纳总结文中重要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把握史传文学作品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3、欣赏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师生互动设计1、本文故事性很强,可以先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对照理解和使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文中三个故事的大意。2、精讲与精练相结合,引导同学理解知识点后,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二)导入新课简介作品及时代(1)作品简介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穷途发愤。武帝天汉三年,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等多种体裁,其本纪世家列传都属于传记文。(2)时代背景听读课文,理清思路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点拨](学生讨论,归纳总结)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及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1.查阅工具书,同学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2.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廉颇蔺相如教案【第三篇】一、说教材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三、说教学目标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四、说重点、难点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难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五、说教法和学法㈠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十分重要。古文尤其要注重诵读。读方式多样,效果各异。我将采用集体朗诵和分角色朗读两种方式。本文篇幅较长,不宜在单课时内通读全文,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根据内容特点,我将以故事为单位,引导学生朗诵。集体朗诵相对完整的文段,以掌握字音、句读,了解故事梗概。分角色模仿人物对话,理解其用意,以便揣摩出任务内心感受。㈡问答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而且是目前使用普遍而有效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__应该体现。而问题的设计或提问的技巧将直接影响引导的成效。三课时,每课时一个故事。__课时:完璧归赵1、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2、读准句读,并解释重点词:璧有瑕,请指示王。传之美人,以戏弄臣。3、提问:⑴秦王请求以城易璧是否真诚?为什么?⑵明知是欺诈,赵国为何不断然拒绝?⑶缪贤怎么知道蔺相如的为人?⑷蔺相如凭什么认为应该“许秦璧”?⑸秦王得到玉璧后,有何表现?⑹璧已落入他人之手,蔺相如怎么取回?接着怎么应对?赏析人物动作描写。⑺蔺相如向秦王提出什么要求来迎接玉璧?秦王依言行事后蔺相如怎么应对?⑻蔺相如辩解的那番话包含几个理由?第二课时:渑池之会1、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2、读准句读,并解释重点词:于是相如前进缶。3、提问:⑴秦王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渑池相会的要求?这是否符合常理?他可能有什么目的?⑵复述送别场面。模仿廉颇口吻,“说出”原话。解释词语“度”、“不过”。⑶廉颇向赵王提出什么建议?⑷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知道国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什么作用吗?⑸赵王未死,就有了善后的打算,廉颇当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和心理?这体现廉颇什么优点?⑹这番话对故事的发展起什么作用?⑺渑池之会上,秦国一方向赵王提出什么要求?⑻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说说秦王、赵王、蔺相如各自怎么应对?并比较两位君王的性格特征。⑼“十五城”对一个“咸阳”,哪个分量重?为什么?在这场较量中谁明显占优势?第三课时:负荆请罪1、导入说明本故事的现实意义,从而说明作此学习内容调整的原因。2、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3、提问:⑴廉颇为什么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起因)⑵你认为蔺相如主要凭什么化解了两人之间得仇怨?(性格特征)⑶廉颇有哪些优点?(性格特征)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读这则故事的感悟?廉颇蔺相如教案【第四篇】一、教学要点1、掌握文中8个通假字;2、掌握文中10个一词多义现象;3、掌握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4、掌握文中涉及的词类活用现象;5、掌握课文中出现文言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6、掌握比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方法;7、掌握司马迁和史记;8、把握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和组材上的特点;9、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二、教学设想1、本篇课文较长,要在基本弄清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课文学习要点。2、拟用三教时完成第一教时总第周第课时一、板题,介绍作者及作品1、作者介绍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2本纪,30世家,72列传,10书8表,共130篇,50余万字,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一部。二、时代背景1、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仍比其它四国要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时间和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崐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重要的。三、了解课文内容并加以概括、1、请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2、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共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四、课下通读全文,完成练习一。五、教后记第二、三教时总第周第课时一、复习巩固1、正字。(请生上黑板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2、概述课文主要内容。二、根据课文内容,主生分析课文结构、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即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意思,掌握课文有关文言知识、具体内容如下:1、通假字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托。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看。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穆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熟,仔细.⑻请奉盆缶2、一词多义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使○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⑶引○1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
本文标题:廉颇蔺相如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5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