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实用5篇】
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实用5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教学满天下,无论教授知识的难度高低,所有老师都应该尽到编写教案的本职。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安排教学。三一刀客的编辑特别推荐1篇非常实用的“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实用5篇】”,请继续参考下载本文相关内容!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第一篇】活动目标:1、幼儿能专注倾听别人的观点,了解辩论的基本要求。(认知目标)2、在辩论中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理由,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技能目标)3、体验参与辩论活动带来的乐趣。(情感目标)活动重点:在辩论中坚持自己的观点活动难点:在辩论中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理由,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活动准备:1、辩手号牌2、《冬天与夏天》图片3、各队的标志4、PPT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ppt,幼儿观察。2、幼儿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你认为图片上是什么季节?(1)、夏季(2)、冬季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1)除了图片上看见的,你认为的夏天是什么样的?(2)除了图片上看见的,你认为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二、幼儿自由讨论冬天好还是夏天好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三、教师提议辩论四、交代辩论要求、规范辩论意识。1、出示各队标志牌2、确立观点,分队入座--(觉得夏天好的为太阳队)--(觉得冬天好的为雪花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入坐席3、提出辩论要求(1)你说我听:当对方说话时请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并且眼睛要看着对方(2)表达完整:发言时先说明自己认为的观点例如:我认为冬天比夏天好,因为……(3)依次辩论:从1号到5号五、辩论赛1、教师扮演裁判员宣布辩论赛正式开始(1)幼儿自我介绍(例:我是太阳队的1号辩手……)(2)引导幼儿用到我认为……因为……2、自由辩论(1)教师宣布自由辩论的环节开始(2)介绍自由辩论的规则*想到你要说的内容或理由,最先站起来的辩手可先阐述。*一方辩手阐述完观点后,另一方才可起来阐述。*当看见别人已经站起来讲话时,不能打断别人,要倾听别人说话。(3)、幼儿开始自由辩论3、对驳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雪花队说我认为冬天好,因为......,太阳队说我认为冬天不好,因为......。六、辩论结束1、再次欣赏夏天与冬天,教师根据PPT有感讲诉教师小结:其实夏天有夏天的好,冬天有冬天的好……七、活动延伸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第二篇】中国儿童教育网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当天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二、教学准备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三、教学过程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三)巩固练习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2.学习歌谣──夏天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夏天天气好炎热,天气多雨河水多。柳叶茂盛桃子熟野草开花满山坡。布谷鸟在树上啼,蝉在树上高声歌。玉米长高麦收割,小孩游泳乐呵呵。(四)布置作业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四、教学参考知识夏天的特征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第三篇】一、活动来源:在一次语言活动中,谈到人与机器人的不同,激起了孩子们对机器人的探究兴趣。因为,奥特曼在孩子们中间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人物,有的幼儿说机器人比人还厉害了,这句话引起了部分幼儿的反对,他们则认为是人制造的机器人,人的本领是的,看着孩子们针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我提议:我们的意见有了分歧,根据各自观点的不同,分开坐成两组。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辩论活动,夏天与冬天就是其中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1、根据孩子的兴趣、经验,选择活动主题内容2、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年龄特点确定活动内容3、根据教育目标确定活动内容,对这一主题活动的价值判断与分析(1)从年龄特点来说,辩论会这一形式富有挑战,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2)从语言方面来说,为孩子提供了共同商讨,大胆表达的条件。(3)从幼儿自主探索方面来说,幼儿用图画、文字、图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引导每一个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4)从主题的设定来说,照顾到全体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师生共同学习。本次活动是多次辩论会的继续,目的是帮助幼儿提升对夏天与冬天关系的进一步了解。二、活动目标:1、注意倾听他人讲话,及时捕捉有关信息,根据对方的讲话内容进行辩论、提问。2、能初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和看待问题。3、大胆连贯地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三、前期铺垫准备:1、充分利用各种教研资源做好辩论的准备:冬、夏天的图片,互动墙片断。2、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归纳、整理知识经验:个人资料本。(1)组织幼儿观察冬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及人们的穿着;每天观察记录冬天温度的变化;去动物园观察动物等活动。(2)冬天里的故事:根据冬天幼儿自己对冬天的认识和了解绘制连环画,进行手工制作进行讲述(3)创编多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感知冬天的基础上比较冬天与夏天的不同。3、教师的准备工作:邀请外班老师和家长作为亲友团参与辩论活动。四、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组织幼儿玩举牌游戏,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提出几个问题,让幼儿判断对错,并充分说出理由。2、根据幼儿的意愿分成两组进行辩论。(1)首先,幼儿讨论辩论的规则。(2)然后,以猜拳游戏的形式决定哪组先发言。(3)其次,每一位幼儿先说一说自己认为冬天好还是夏天好的理由。(4)再次,和外援老师一起讨论、运用资料本选择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资料。(5)最后,幼儿展开自由辩论。3、辩论结束后,幼儿把手中的小粘贴送给自己心目中此次表现的小辩手。4、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进行讲评。五、延伸活动:把幼儿整理的资料本放到活动区中,大家分享交流。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第四篇】一、设计意图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二、目标定位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三、教法学法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教师:什么季节到了?幼儿:夏天到了。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第五篇】分析: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目标:1.培养幼儿绘画写生的兴趣,协助幼儿学习画面布局。2.发展幼儿初步
本文标题:中班教案以夏天为主题【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20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