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如何把握和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
如何把握和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宏观经济学之大结局大总结主要内容一、当前中国与世界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格局二、存在问题三、政策选择背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GDP的世界排名变化:2005年进入世界第四,2008年世界第3,2010年世界第2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制造业大国中国GDP实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据麦迪森计算,在公元元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26.2%,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公元1500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700年印度超越中国,但1776年乾隆41年,中国GDP再次超过印度居世界第一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32.9%,远高于欧洲国家总和鸦片战争后开始衰落,1870年只占17%,1913年占8.9%,1950-1980年一直在4.5%左右改革开放后又开始上升,2009年占世界8%,2012约占11%高盛预测,中国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GDP01000150017001870195019982011美国--0.320.148.9327.2821.9325.69中国26.1622.7325.0122.3017.234.5011.4811.98印度32.9228.9024.4824.4412.254.165.052.312012年世界各国GDP增速排名1、美国:15.8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2.2%2、中国:8.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7.8%3、日本:5.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1.7%4、德国:3.4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7%5、法国:2.6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4%10、印度:1.8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5.3%中国人口占世界20%,人均GDP仅为5400美元,排名落后2012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1卢森堡122,2722卡塔尔97,9673挪威96,5914瑞士84,9835澳大利亚66,98415美国48,14718日本45,77471南非8,34286秘魯5,61487中国5432美元GDP中三大需求的贡献度(%)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200243.948.57.6200335.863.30.9200439.054.07.0200539.038.822.2200640.343.616.1200739.642.418.0200844.247.08.8200949.887.6-37.4201043.152.94.0201156.547.7-4.2投资成为经济的第一驱动力改革之初:体制改革-消费需求释放(1978-80)80年代:主要是消费品拉动投资(总体短缺)90年代:主要是投资品拉动投资(基本饱和)2000年以来:投资和外贸出口共同拉动(总体过剩)2009年以来:出口低迷,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与运行格局在世界经济运行格局中,中国表现为超量生产,美国表现为超额消费双方通过贸易保持平衡中国大量出口,保持顺差;美国大量进口,保持逆差运行机制:Y=CIGX-M+++不温不火一枝独秀高度依赖过度干预低成本中国大生产美国大消费过剩过度GDP依赖刚性福利依赖刚性高福利经济危机前提掣肘危机爆发,世界经济下行这一微妙平衡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被打破美国酝酿和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次贷危机中国在实体经济上酝酿了一场制造业大危机(实体产业空心化),中国在虚拟经济上酝酿了一场资产价格泡沫危机(高利贷危机和房地产泡沫)欧洲则酝酿和爆发了一场主权债务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由来美国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911事件促发海外战争、减税——美国财政负担加重——公共住房建设资金下降——鼓励发展次贷——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居民按揭购房——利率低至2004年的1%,导致70%私有住房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资产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推销给全球——治理通货膨胀导致利率上升(由1%升至2007年的5.25%)——还贷风险加大——衍生品价格暴跌——金融业危机——全球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示意图次贷危机深层原因世界经济失衡:美国经济:过度消费。储蓄率很低,消费率高达70-80%;中印经济:超低消费。2007年占世界人口40%的中、印两国消费仅为美国的1/6。结果: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借债来维持经济繁荣和保持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世界绝大多数外汇储备为美元资产。美元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亚洲大量顺差转换成美元。世界石油交易主要使用美元。产油国资源转变成美元资产。金融自由化过度:21世纪初,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后,经济出现衰退。为了启动经济,美联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行金融自由化应对:美国实施量化宽松(QuantitativeEasing)货币政策:央行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通过购买国债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以刺激经济。结果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和通货膨胀;中国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结果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通胀、资产泡沫与地方债务危机;欧洲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结果导致主权债务规模急剧上升,逐渐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数据2010年,发达国家ZF债务余额对GDP的比率几乎全部超过60%这一公认的警戒线其中,日本、希腊、意大利、爱尔兰、比利时、美国、葡萄牙都超过了90%,分别为200%、143%、119%、105%、97%、94%、93%加拿大、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86%、83%、82%和80%2010年,中国洗衣机、冰箱、彩电和空调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高达35%、42%、47%和83%。粗钢、水泥和化纤该比重分别高达47%、58%和66%煤炭消耗量占全球的比重高达46%全球大约40%的传统工业生产活动,极端畸形地集中在中国拯救的药方之一——纠正世界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再平衡从重视虚拟经济到重视实体经济,改变储蓄消费模式:1、过度消费的欧美,需要增加储蓄发展方式上要改变依靠外债和资产泡沫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2、过度储蓄的中国和印度,需要扩大内需发展方式上要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拯救的药方之二——加快世界多级化进程,推动大国竞合进入新纪元1、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将导致美国国际地位下降;2、中国、印度等发展中的大国崛起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3、受金融危机影响,日本、欧洲、俄罗斯等国经济增速趋缓,参与亚太地区和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合作将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拯救的药方之三——酝酿新的技术革命以技术创新谋求新的增长点围绕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的低碳经济革命,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减少碳排放,开发新型材料、替代能源、寻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保技术突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展望: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兴替为主要波动机理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周长50-60年目前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是,上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刺激“红利”已经退潮,新一轮科技革命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正处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下降阶段。科技创新处于孕育期。重大科技进步引领世界经济的条件尚不具备“库兹涅茨”周期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一种与房地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周期,长度为20年,也称房地产周期各国刚刚经历了一轮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金融危机我国房地产从1999年房改后也经历了连续12年的上升周期,今后可能面临“去泡沫”的调整期朱格拉周期以企业固定设备更新投资为主要机理的经济周期,为期约10年目前,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战略性产业没有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新兴产业设备投资机会还没有出现,世界经济正处于朱格拉周期的下降阶段目前还看不到世界性的企业新一轮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高潮基钦周期以存货调整为主要机理的3~4年左右的基钦周期“去库存化”和“库存回补”往往会造成市场需求(特别是投机性需求)的大幅波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已经历了一轮“去库存化”和“库存回补”的短周期波动,“库存回补”的基钦周期的上升期已经结束从以上四种周期规模看,世界经济正在结束各国政府联手救市政策带来的经济快速回升“药效期”,总体处于四种周期下降期的重叠阶段结论: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很脆弱(1)全球经济结构失衡严重,面临增长模式的转变;(2)内生性增长乏力、新能源、低碳经济短期内难以肩负起经济复苏的重任,未来几年难有重大新技术革命;(3)金融领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4)全球面临的是无就业型复苏,就业前景持续恶化,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总体判断:我国经济处于由政策刺激的快速回升向自主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库存回补阶段趋于结束、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外贸出口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经济走势展望问题短期面临的问题:大生产大出口的比较优势丧失1、2005年刘易斯拐点到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人口红利”逐渐消失2、新劳动法实施后开始实施更有保障的劳工权益,出现“加薪潮”,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3、土地供应减少,土地成本高涨4、环境保护得到重视,企业环保成本上升5、融资难,导致求助于“高利贷”,利息成本上升6、产能过剩,迫使产品低价恶性竞争7、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利润下滑8、邓小平朱镕基推动的改革红利接近尾声,实体经济环境恶化,制造业出现空心化9、资本撤出实体领域,变成游资投入虚拟经济,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三农问题地区差距问题收入分配不合理(侧重藏富于公)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产独大,一三产欠发达)需求结构不合理(内需不振,外贸依存度高)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创新不突出不合理的分配体系以2010年为例,全社会创造40万亿GDP首先是税收的抽水机:8万亿税收占到GDP的20%其次是垄断央企的隐性掠夺:大致是10%(2桶油、电信、移动、电力、金融等等)再次是外资企业的利润分成,约占10%;财富缩水:年平均CPI达5%(2010年40万亿GDP,货币发行量(M2)为70万亿,相当于每创造1元钱财富,央行就发行了1.8元人民币。)另外,房地产要拿走一大块(15%—20%)物流还要拿走一大块(全世界收费公路有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剩下不到30%的财富才是全社会各行业80%以上的总人口分配201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2011年全年财政收入超10万亿元,按13亿人计算,相当于每人纳税约8000元如果以农民纯收入作为基数,则相当于14亿农民一年的收入经济学家陈志武测算,1995-2010年政府财政税收翻了1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2.2倍,农民收入只增长了1.7倍收入差距扩大明显四大收入差距在扩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4.2∶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至3.2∶1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至2.4∶1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至18:1通货膨胀加剧收入缩水1978-2010年以来的通胀率平均是5.18%,累计通货膨胀率530.09%按照5%的通胀率和3.5%的银行存款利率,10万元存银行20年后将变成7.13万元2001-2010的10年间,GDP大致增长了3.6倍,货币却增加了近5倍2001年创造1元的财富发行1.5元货币,现在创造1元财富发行将近2元货币对策解决之道:Y=CIGX-M+++去桎梏去产能降依赖去干预增收转型升级藏富于民简政放权改善国际收支科技创新尊重市场完善分配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发展潜力:1.国内消费市场还有巨大拓展空间2.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3.劳动力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4.技术创新空间概括起来,建议要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只有改变过于依赖投资、过于依赖出口
本文标题:如何把握和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3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