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
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以全面推进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结构改革。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背景xx市位于xx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北靠秦岭,南依巴山,与xx、xx、xx接壤,辖1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实验区),有139个镇、1528个行政村、208个社区,人口249.34为万,其中乡村人口124.87人,占50.08%。是国家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xx市面对“四区叠加”特殊市情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需求不旺的矛盾问题,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以“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为引领,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文化自组织能力培育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实施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八大工程”(文化治理改革、文化设施提升、主题文艺创作、文化保护利用、文化惠民示范、乡村全民阅读、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形象塑造)为内容,以系统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实践模式,被业内专家称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xx样板”。做法与成效(一)价值引领,“诚孝俭勤和”成为xx新民风将“诚孝俭勤和”(“诚”:厚道实在、诚实守信;“孝”:孝老爱亲、知恩感恩;“俭”:节俭简朴、量入为出;“勤”:勤奋劳作、踏实苦干;“和”:以和为贵、宽容礼让)新民风建设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七个配套文件,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为载体,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组织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新民风主题文艺演出、优秀家训家规整理推广、新民风大讲堂等文化传播活动,有效解决了广大乡村社会存在的道德约束弱化、价值观念分裂、治理矛盾突出等问题,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价值导向和内容规范,增强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推动“尚诚、重孝、倡俭、践勤、崇和”新民风入心见行,为如期实现脱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为把xx打造成陕南首善之地、全省民风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二)优化治理,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有序推进以全面推进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结构改革。一是健全乡村文化理事会运行机制。整合村(社区)新民风建设“四会”中“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职能,制定完善《乡村文化理事会章程》,吸纳村组干部、乡贤人士、退休职工、乡村教师、企业业主等志愿者进入理事会。建立乡村文化理事会规章制度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探索乡村文化理事会协商、议事和决策运行机制。二是明确乡村文化理事会职能定位。乡村文化理事会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议事与决策的自治组织,基本职能是围绕乡村“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统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策划和组织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三是夯实乡村文化理事会事权责任,负责管理运行村(社区)综合文化旅游中心设施设备,落实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开展乡村文化与学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等。四是强化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责任,形成了由县区文旅局行政推动、文图两馆业务指导、镇党委政府统筹实施、村(社区)两委组织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36个村(社区)先行试点、总结提升、完善制度,已经在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推行。配合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组织实施县区乡村文化人才“百千万”(百名领军人才、千名骨干人才、万名志愿者)培养计划,着力解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有人管、有人干、干得好”的问题。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中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乡村文化“自组织”能力、乡村文化“内生性”发展动力,为解决贫困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末端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三)标准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能显著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实施标准,结合xx实际,制定实施镇(办)、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创新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五个一”项目,把每村(社区)建设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办好一项常态化群文活动、建设开放一个村史馆、建好用好一套便民应急广播纳入政府承诺惠民事项推进实施。抓点示范,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办)20个、示范村(社区)36个,培育了“文化小康行动”“艺养天年”“新民风流动讲堂”“一个人的剧场”“非遗扶贫工坊”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四)系统推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坚持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协调贯通,在总结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标准化服务经验基础上,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八大工程”,配套制定出台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易地搬迁公共文化服务扶持发展、乡村文化团队扶持培育、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评选、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等系列保障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县区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创新发展机制,催生了石泉县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汉滨区易地搬迁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汉阴县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利用、旬阳“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平利县“文化旅游驿站”、白河县乡村社会化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岚皋县乡镇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等创新项目。xx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新民风建设经验做法得到汪洋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同志在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时,点赞xx“乡村新民风建设”,并为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中宣部等13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借鉴参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在全国交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其中“文化小康行动”和“新民风保障乡村脱贫振兴”经验入编新华社《内部参考》;xx省政协以xx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为基础报送的《关于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写进xx省“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报告》,得到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的批示肯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多项创新案例在全省交流推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启示xx市将“新民风建设”与乡村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在继承乡村文化优秀治理传统和治理经验的同时,推动了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破解贫困山区文化建设之困”提供了重要启示和经验借鉴。(一)“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是贯彻实施国家战略的创新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和乡村振兴启动期,这两项国家战略就是着力解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而扶贫扶志、乡风文明分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以文化人、塑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探索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扶贫扶志、乡风文明方面的长效机制,是xx文化建设领域决战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二)“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是着眼xx发展实际的现实需要。由于“四区叠加”的特殊市情和历史原因,xx属于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新时代,xx提出了“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确立了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在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社会加快转型和深刻变革、多元思想文化和外部环境影响,一些低俗风气在抬头,迫切需要传承发展优良民风。因此,市委决定通过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提升全市人民群众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优化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助推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寻找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增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方面的方法路径,是xx着眼文化发展实际,实现“追赶超越”的现实需要。(三)“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是破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困局的有力举措。受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地方财政等因素的制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硬件设施、供需匹配、供给质量亟待改善和提升。“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探索解决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为王、机制优化”的问题。“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已成为xx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全国同类地区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末端难题”提供了“xx经验”。
本文标题: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33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