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主讲人:甘宜沅博士宏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导论3宏观经济学导论本章内容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宏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macro)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民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在理解宏观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教授所说的,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5宏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即宏观经济学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等;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6宏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所谓总量分析,就是分析所有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来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经济总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例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主体的收入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例如,人均国民收入。7宏观经济学导论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基于在两个前提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国民经济就无法缓解经济周期和失业等问题。也就是说,在资源稀缺的同时,又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而且还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显然,要做到资源充分利用,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就不够了。8宏观经济学导论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从而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经济社会不是只能顺从市场机制,而且还能在遵循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之下,对国民经济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整个宏观经济学正是建立在对政府调节经济能力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简言之,政府应该调节经济运行,政府也可以调节经济运行。9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这是一整套通行的技术规定和指标体系,也是宏观经济学的的理论基础。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3、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中最主要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寻求缓解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10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4、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指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就是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11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5、开放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学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对外贸易和汇率理论、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以及IS-LM-BP模型和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并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12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6、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政策问题包括政策目标,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政策工具,即用什么具体办法来达到这些目的;以及政策效应,即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13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的内容。14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也就是说,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15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着重分析资源如何实现充分利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共同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6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宏、微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当作是既定的事实,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现实,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问题,仅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属于实证分析。从这种意义上讲,宏、微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17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国民经济是所有单个经济主体的总和。因此,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如何使微观经济学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18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出现为标志的。这之后,经济学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发展,无论是研究的内容、方法,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可以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凯恩斯主义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持续到5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论述了市场调节的完善性,但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打破了这种神话。传统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济学面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危机。20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凯恩斯主义革命时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首次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总需求不足来解释(周期性)失业存在的原因。在政策上则提出了放弃自由放任,转而由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21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凯恩斯主义革命时期凯恩斯理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即革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因此,凯恩斯被当之无愧地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22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时至今日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23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在英国,以琼·罗宾逊夫人为首的新剑桥学派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歪曲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他们主张要切断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而以分配理论为中心完成凯恩斯主义革命。他们对分配理论的论述是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并由英国经济学家保罗·斯拉法发展和完善了的这种劳动价值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四次革命。24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25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二战后各国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危机,这次危机使得自由放任思潮得以复兴。以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是自由放任的拥护者,货币主义的出现被人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五次革命——货币主义革命。26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革命。27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滞胀”现象的根源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完善性,提出了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主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采纳了这些主张,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对经济的复兴起到了推动作用。28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争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旋律。从理论上说,尽管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仍然没有丧失,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的许多观点,如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重要性的论述、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概念,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9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在经济政策上,尽管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应该说,这三个流派的争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推动力。30宏观经济学导论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了了解历史的资料,必须要有分析的工具。事实对于经济学这样一门经验科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事实是决不会自己说话的。事实必须通过建立和检验经济理论来加以组织和整理”——(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31宏观经济学导论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要想欣赏量子物理学的美妙,首先必须掌握深奥的数学技术。但是,要领会经济分析的优美结构,仅仅需要一种逻辑感和一种洞察能力,以便看出经验规律和理论构造确实对亿万人类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32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TheeconomicwayofthinkingMakesuseofthescientificmethod.——N.GregoryMankiw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西方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由于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是“形式逻辑”,因此“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形式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辨证逻辑”。33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培养训练,必然会导致思维方法上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单一的辩证逻辑思维定势和泛化倾向——试图用辩证逻辑去解释它所不能够解释的社会经济过程和现象,则表明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把握辩证逻辑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导论0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