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05 记叙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记叙文阅读(原卷版)(2022春·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少年如雪查晶芳①圆圆的脸蛋上两只眼睛很大,睫毛浓密纤长,扑闪闪的,温顺地垂着。侧面看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肉乎乎的面颊上,有一种特别让人怜惜的神情。他本也是个俊俏的小男孩,如果不是半边脸都布满暗红色的胎记。②他是我初一时的同桌。第一次见到他,我忍不住低低地“呀”了一声,那半边脸的红褐色胎记着实让人触目惊心。他满脸涨得通红,小心翼翼地坐在我身边。起初,他两只手不停地绞着书包带子,嘴里呼呼地喘着粗气。“你把书包放下呀!”看他紧张的样子,我主动跟他打招呼。他抬眼看了看我,没说话,把书包放到了桌上。我发现他有着明亮的大眼睛和可爱的睫毛。③他很沉默,不论课上课下。班上几个男生见了他就“噢哟!噢哟”地怪叫。他的名字也是他们取笑的由头:付球三。他们经常“球衫!球裤!衬衫!衬裤”地齐声大叫。每次,他只沉默地涨红着脸。我曾好奇地问他:“你爸妈怎么给你起这么个名字呀?”“我也不晓得,我大大(爸爸)起的。”他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地小声说。④他成绩不好,还总迟到,上课打瞌睡,考试常常不及格。老师问他为什么总迟到,他又红着脸,嗫嚅着说不出话。后来才了解到,他家离学校太远了。他每天早上五点不到就得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每次见他气喘吁吁、满脸紫涨地在老师和同学的注视下,缩腰弓背像犯了罪似的走进教室,我都觉得他好可怜。在看到他上课打瞌睡时,我就推推他,有时在他手上轻轻掐一下。他总是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冲我憨憨地笑。有时作业不会,他也问我;但考试的时候,他并不看我的卷子。后面的男同学想看却看不到,不无嫉妒地骂他:“这个笨球衫!”⑤当时坐我们后面的男孩,常欺负他。好几回上课,我发现他身子总是不停地往前面靠,脸涨得通红,那表情似乎在强忍着什么疼痛似的。“你怎么了?”他可怜巴巴地看看我,却不说话。有次我头一偏,发现后面男孩的脚居然架在他的板凳上!原来如此!我狠狠往后瞪了一眼,手使劲往下挥过去,那只脚缩回去了。我警告那男孩:“你以后再欺负付球三,看我不跟老师说!”那调皮的男孩后来收敛多了,他多少有点忌惮我是校长的女儿,最主要还是因为考试时他想“瞟”我的卷子。⑥可能是因为我的“仗义相助”,付球三对我也是“知恩图报”。他经常像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果子给我,像小红灯笼的野磨磨子、圆乎乎的小毛栗子、涩涩的山楂果、咬一口酸水直冒的青皮李子,还有梅子、桃子什么的,每次我都欢喜得直叫。⑦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体育课上,一向人前“焉巴”的付球三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为我“出头”。我们那时体育课都自由活动,只在下课前老师会吹口哨集合。我坐在走廊上看书,当时完全沉浸进去了,根本没听见下课时的口哨声,是付球三跑过来叫我,我才如梦方醒。老师的脸阴得快滴出水了。这时,付球三说话了:“老师,她不是故意的,她看书看忘记了。”⑧我当时跟班上同学关系并不好,但和付球三却相处甚欢。可初一还没读完,他就不知啥原因辍学2了。像断了线的风筝,他就那么突然没影了,我郁闷了好一段时间,⑨直到今天,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怕纵使相逢也不识了。人海茫茫,或许,今生再不能见;但在心底,那份冰雪般纯净的少年情意永远清澈如初。(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年第1期,有删改)1.文中哪些事能体现“我”与付球三“相处甚欢”?请简要概括其中四件事。2.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1)他满脸涨得通红,小心翼翼地坐在我身边。(分析该句表现了付球三怎样的心理)(2)像断了线的风筝,他就那么突然没影了,我郁闷了好一段时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3.结合选文,完成下面的对话。小杜:我认为,朗读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人海茫茫,或许,今生再不能见”,语气应轻快,语速要快一点,而且重音应放在“茫茫”这个词上。小仪: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要分析文章以“少年如雪”为题的妙处。(2022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享”邻居肖春荣①邻居吴大妈精明能干,一退休便做起了小买卖。②吴大妈儿媳生了孩子后,吴大妈才放下了秤杆子,专心照看孙子,等孙子上了初中,吴大妈又开始摆摊做生意。③吴大妈68岁那年,老伴死活不让她出门摆摊了,说自己身体不好,让吴大妈在家陪他。前年,老伴去世了,吴大妈一个人生活,觉得无聊,又想做小买卖了。这天我刚下班,她就跑我家来,让我帮她写一则广告,批发价零售调味品。④吴大妈说,娘家侄子做调味品批发生意,专门给大超市供货,质量有保障,价格也便宜,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小买卖生活得也充实。⑤吴大妈住一楼,带个小院,她把小院打造成了“小卖铺”,广告撒出去,谁需要进院来买。别看吴大妈77岁了,做生意紧跟时代步伐,可现金支付、也可二维码付款。二维码是她儿子的,吴大妈说,儿子只是代收,回家时都得如数奉还。⑥酒香不怕巷子深,吴大妈的“小卖铺”物美价廉,广告一张贴出去,还真有不少邻居捧场。⑦上月,吴大妈又找我写广告,说要扩大“经营”。她儿子原来干装修,前段时间歇业了,那些装修的工具都放她家了,她想这些东西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共享”出去。⑧我问她如何共享?她说:“钳子、螺丝刀、扳手这样的小工具,借出半天之内归还,不收费;超过半天收五毛,超过一天收一元,以此类推。电钻、电焊机之类的大家伙,使用半天免费;超过半天收五元,超过一天收十元。”⑨这下,吴大妈家的墙上出现了两个收款二维码,一个专收调味品,一个专收“共享”工具的款。3⑩我正好想整一下电脑,见吴大妈的“共享”工具里有把迷你螺丝刀,便借来用用。其实半小时就用完了,但我不好意思“及时”归还,故意拖到晚上去还,主动扫码付了五毛钱。⑪我边扫码边问:“这还是您儿子的二维码?”吴大妈回答:“是我孙子的。”我开玩笑地说:“儿子收了钱,还能还给您,孙子收了,估计给您,您也不要了吧?”吴大妈叹了口气,说:“当然不用他给,孩子那么可怜。”⑫咦,吴大妈话里有话呀!在我的追问下,她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收款码是我儿子对门邻居家孩子的,他和我孙子一般大,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前段时间这孩子突然得了重病,还在网上发起了大病众筹,我们一家人都捐款了,但后续治疗还需要很多钱,我就让孙子弄来了他的收款码,咱这单‘业务’的钱就直接扫他的码,钱不多,一点心意吧。”真没想到,收款码里还藏着善举。⑬吴大妈接着又谈起了自己的生意经,说:“我卖这些调味品一毛钱也不赚,全部按进货价卖。”我又吃了一惊:“没利的事儿,图啥呀?”⑭“图个人来人往啊!我不想跟儿子一起住,婆媳之间也保持一定距离为好。我愿意自己一个人住,儿子工作忙,不能每天都回家陪我,但邻居来我这里买东西,扫我儿子的码,他收到钱了便知道我好着呢。年纪大了,真怕自己哪天突然病了,给儿子打电话都打不了,所以呀,还得搞好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⑮我听完后,怔住了!后来,我把吴大妈的事儿发小区业主群里了,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家也有很多东西可以送给吴大妈“共享”,我也把家里的书籍送给吴大妈,让她在广告牌上添了个“图书共享”。⑯昨天我去吴大妈家借电钻用,她告诉我:“现在的年轻人啊,‘共享’来用的东西好几天也不还,真不知道节约钱!”⑰我偷笑,看来我在群里的宣传起到了效果,大家正以“实际行动”支持吴大妈的“共享”善举呢。(选自《羊城晚报》,2022年03月16日。有修改。)5.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吴大妈“精明能干”?6.文章中“我”到最后才知道吴大妈共享货物不图钱,其实前文已经多处埋下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我听完后,怔住了!”请结合文章,揣摩“我”此时的心理活动。8.有人认为“‘共享’善举”更适合这篇文章的标题,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2022春·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一盏马灯薛培正①我到C市军干休所采访“老边防”梁英才,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②梁老的老伴打趣道,自打老头子回到内地后,这盏马灯就再没点燃过。老头子却拿它当宝贝,隔几天就拿下来擦拭一番,还捧在手里左右端详,像欣赏宝贝似的。③见我对这盏马灯好奇,梁老便将马灯从墙上摘下捧在手中,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它可是立了大功4的啊——④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26岁的我担任了连指导员。暮春的一天早上,尚未吹起床号,通信员便将我推醒,通知我到团部接受一项紧急任务。⑤当我快步赶到团部时,团长已在那里等候我了。团长告诉我,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天山天池冰面解冻可能要提前。他随即命令由我带队,以最快的速度将山上伐下的木材,用马匹通过天池冰面运到对岸,为战备施工备足木料。⑥当我带领两个排的兵力赶到天池边时,才发现作业的艰难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次要往山下运送的木材,都是6至10米长,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松木。近似原始的运输方式,是在木材的一头钉上数个铁钯,用绳索系牢套上马匹拖过冰面。要将堆积如山的木材全部运到天池对面,至少需要一个月。但我二话没说,马上组织战士开始运输,再困难也要完成任务。⑦当运输进入后期时,我们不愿看到的一幕出现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池出现了解冻的迹象:放眼望去,湖面上的裂纹清晰可见,并不时发出阵阵冰裂的声音。⑧天池平均水深60余米,最深处约105米,因属高山湖泊,水温较低,假如人或马匹不慎坠湖,几乎就没有抢救的可能。⑨任务紧急,情况突变,向上级请示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停止运输,剩余的木材只能等到冬季封冻时才能运出,势必会影响战备工程的进度;若是按照原来的运输方式作业,造成伤亡怎么办?我心急如焚,在天池边踱来踱去,虽有寒风吹过,但仍感到身上一阵阵燥热。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利用夜间气温低,浮冰间再次形成连接,天池冰面相对固定的时机,组织展开夜间作业。⑪夜幕渐渐降临,呼啸的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漆黑一片的冰面上,别说战士难以行进,就连拉木头的马匹都扭动着身子不愿前行。⑫见此情景,我瞬间便做出第二个决定:由我提着马灯走在前面开路,大家看着灯光,跟我保持距离连成一线行进,如果一旦看不见灯光,要赶紧却下木材,立即返回原地,大家记住了吗?⑬“记住了——”在这罕无人迹的天山上,战士们那悲怆的回答响彻旷野,我感到肩头上有千钧的压力。⑭我提着这盏马灯在前挪动,身后运木材的人员马匹形成一条长龙,渐渐向天池对岸靠近。⑮经过两个整夜的紧张抢运,终于将所有木材运到对岸。这时人困马乏,都盼着早点返回营区休整。⑯两天后,我站在营区门口,看着所有人员和马匹安全进入营区后,竟一头晕倒地……⑰若干年之后,当那些身处天南地北,已是子孙满堂的老战友,偶尔与我见面或电话联系时,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⑱“其实,当时我也后怕。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即将分娩的妻子,倘若我那夜掉进湖去,对他们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想想负担的任务,再看看身边的战士,作为指挥员,我别无选择。所幸的是,我把他们一个个安全地带回来了……”⑲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摘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14期,有删改)9.请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5梁英才的两个决定作出决定的原因利用夜间气温低的时机,组织战士们通过天池冰面运送木材到对岸。(1)(2)冰面上漆黑一片,马灯为战士们提供信号,避免造成更多伤亡。10.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⑪段的作用。11.有人建议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冰雪中的运输”。“一盏马灯”和“冰雪中的运输”,哪个标题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12.请结合选文分析,“梁英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用意?(2022春·广东云浮·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进城送梨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
本文标题:专题05 记叙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3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