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指标XXXX3月
宏观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时期或时点指标值注释1中国GDP增长率2013年第四季度7.7%比去年同期比2出口增长率2014年2月-18.10%比去年同期比3房地产景气指数2014年2月96.91取值范围0-200,100为临界值4PPI2014年2月-2.0%比去年同期比5CPI2014年2月2.0%比去年同期比6PMI(制造业)2014年2月-0.30%比去年同期比7国际原油价格2014年3月18日详见附表8国际粮价2014年3月18日详见附表9BDI2014年3月17日148110煤炭价格指数2014年3月14日155.911钢材价格指数2014年3月18日详见附表注:1.GDP指标以季度方式核算,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尚未公布,故只更新相应评论。一、GDP增长率(一)指标图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相关评论1.三方面因素表明应对实现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充满信心时间:2014-03-13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近年来,由于对中国经济缺乏了解和利益驱动等因素,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不断抛出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市场崩盘等论调,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直指中国经济将实现“硬着陆”。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的确不少,但中国从容应对了这些挑战,经济发展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结果—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CPI涨幅控制在2.6%,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元。这些成绩表明,国际金融机构“唱衰中国”的论调不攻自破。2014年,我国确立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目标。客观上讲,实现这个目标不会一帆风顺,应该看到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积极因素也不少,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改革将进一步迸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已成为最大的红利和内生动力。2013年,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取消和下放416项行政审批事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这些改革为市场松了绑,极大地迸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取得明显的成效—企业负担减轻1500多亿元,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这些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改革措施今年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2014年,改革仍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一些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举措将陆续推出。例如,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进一步扩展,减轻企业负担力度加大;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持续加快,民营银行设立有序推进等,将使金融将成为一池活水,促进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这些改革措施将进一步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释放更多的红利和深层次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宏观调控日臻成熟和完善。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调控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明确宏观调控区间的上下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经济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2013年,面对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财政负增长、货币市场利率异常波动的局面,宏观调控坚持不采取刺激政策,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让市场吃了“定心丸”,确保了经济不滑出合理区间。这表明,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的决策理念和运行机制已更加成熟和完善,这将为2014年和未来一段时期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及难以预料的市场波动,确保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的决策保障。第三,经济增长基本面稳中向好。从2014前两个月的数据看,我国经济增长开局良好。今年1月至2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高于50%的“荣枯线”,其中,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未变。1月至2月CPI涨幅为2.2%,显示物价压力不大,为宏观调控留有足够空间。从“三驾马车”看,经济增长基本面稳中向好。一是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2014年,新的投资领域和方向不断涌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妥推进,需要大量投资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新开工700万套,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等领域将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房安居工程、农业等领域,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投融资体制加快改革,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将陆续推出,等等。这些新的投资增长点将使投资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合理水平,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消费仍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非常重视居民收入增长和改善民生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与GDP增速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超过GDP增速1.6个百分点。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次提高10%,7400万企业退休人员因此收益;城乡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大病保险全面推广;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等等。这些措施都将持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今年前2个月的数据也显示,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增长保持平稳,内需在今年的经济增长中仍将成为重要支撑力量。三是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当前,发达经济体依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也表明其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欧元区虽然复苏缓慢,但经济已然呈现上升趋势,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将呈现新一轮的上行周期。今年1月,世界银行上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7%。全球贸易增长也将有所加快,1月份,IMF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比去年高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6%,比去年高1.5个百分点。国际经济形势前景看好和全球贸易增长加快,为稳定外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除了上述积极因素外,在看待一些问题上,我们还应避免以下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经济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相互矛盾。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与转方式调结构并不矛盾,GDP增长水平也不是像某些观点认为的越低越好,越低越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相反,只有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增强市场信心,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留出空间,为保就业、促民生等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2014年确立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是在考虑就业、民生和通胀,以及转方式调结构等各种需要和可能后的均衡结果。二是认为改革是某一个方面的单兵突破。有的观点认为,一些领域的改革(如财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会影响改革的整体协调推进。事实上,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研究,做到“蹄疾而步稳”。只有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才能使各项改革举措在进度和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总之,201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会面临种种预料不到的挑战和困难,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的深层次内生动力、宏观调控日臻成熟和完善,以及经济增长基本面稳中向好都表明,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的有利因素远多于不利因素,对此应客观分析、正确对待,对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应充满信心。2.马骏:201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时间:2014-3-13来源:搜狐财经德意志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中国GDP增长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的复苏势头,在2014年上升至8.6%。但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风险。经济增长动力德意志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很乐观,今后两年,与过去几个季度相比,还有继续复苏的动力。对于2014年的经济预测,市场是比较悲观的,平均预测是7.5%,比2013年还要低。但我们预计2014年GDP增长8.6%。支持经济持续复苏有以下几个动力。第一,从实体经济及行业层面来看,很多国内外投资者都认为中国很多行业是产能过剩的,但我们认为,实际情况恐怕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有些行业的确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很多行业产能不足。而且,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其实情况也有所改善,比如光伏行业;还有造船业也是产能过剩的行业,虽然总产能很高,但需求增长也很快;再看水泥行业,分析师从微观层面的数据收集中得出结论,2014年新产能将减少35%。这样看来,几个比较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情况都会有所改善。第二,中国还有很多供给不足的行业,这一点被很多人忽视了。比如,包括清洁能源、医疗、铁路、地铁、环保等几个行业加起来,它们的增加值占到GDP的约10%;同时几大产能过剩行业中的钢铁、造船、光伏等,加起来总规模占GDP的5%左右。所以,我们有更多的行业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行业的规模远大于产能过剩的行业。新的一年如果准入开放政策到位的话,能引领民营资本进入供给不足的行业,那么经济增长潜力就可以得到提升。第三,从2013年年中开始,政府采取了一些正面预期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提升经济。比如政府宣布建立铁路投资基金,铁路投资基金在金融企业就会吸引大规模的私人资本进来,这一政策会带来对相关行业、企业信心的提升。像铁路设备公司,如果它们认为明后年民间资本的进入会使订单大幅度上升的话,这些公司花钱的速度就会加快,这就可以通过货币总量增长来提升经济总量的速度。这一点我们通过具体的数据可以证明。从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过趋势调整以后的货币流通速度已经止跌反弹。第四,我们对欧美经济很乐观,预计在2014~201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3.5%;欧洲经济会有1%的增长,欧美经济会有明显的提升。外部环境的改善,使中国出口增长也会有相应的增加。我们估计,中国2014年出口增长比2013年要提高4个百分点。当然,中国经济增长也会面临一些风险,大家对此也应该关注。有些风险来自于外部,有些则来自内部。第一个是外部风险,就是大家特别关注的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施行国家市场的冲击,但冲击不会像2013年8月份那么大。那时,很多国家经历了调整,比如印度、印尼,在汇率、利率和经常性方面的项目进行了调整。这方面的风险在2014年还会有,但会比2013年的情况好一些。第二个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风险,可能政府会采取更大力度的打压措施。现在不少大城市同比房价上涨速度超过10%,如果上涨面积更大的话,可能会迫使中央政府采取一些新的调控措施。第三个风险是我们在2013年经历了两轮银行间利率的波动,这个情况也许还会延续下去。这些波动有很多技术性因素,也有更深层次的货币政策转轨当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时半会儿都难以解决。另外,地缘政治方面也有一定风险,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可能会出现新的不确定性。改革值得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是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有重要影响的改革方案。第一是简政放权,这项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提升远远大于其他改革。在第一产业和轻工业中,中国的国有企业比重较小,仅占5%左右,所以简政放权在这些行业中不是问题。但在重工业、公用事业、金融业和医疗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还是非常高的,发达国家远远低于我们,这些行业就是准入开放的主要改革对?象。第二是对外开放改革,在三中全会决议当中已经提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指标XXXX3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