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财政政策与预算平衡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影响总支出和总需求,减轻经济的周期波动,稳定价格水平,使经济在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上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采用三种基本方式影响总需求:(1)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2)对个人和企业的转移支付;(3)对个人和企业征税。第一种方式对总需求产生的是直接影响,后两种方式是通过改变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总需求,因而对总需求产生的是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支出,以及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税收对总需求进行调控的政策。无论是政府支出的变化还是税收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政府的预算平衡,所以,政府财政政策也被称作政府预算政策。预算差额定义为政府的一切收入和一切支出的差额。在这个定义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转移支付。通常,政府收入的货币总额称作预算收入,政府支出的货币总额称作预算支出。在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如果预算收入恰好等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平衡;如果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盈余;如果预算收入小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赤字。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不增加税收,则必然会扩大预算赤字,这种做法叫赤字财政。如果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提高税率,税收与支出等额增加,这种做法叫支出变动的平衡预算。当政府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时,它必须设法弥补这部分差额。这部分资金从哪里筹集呢?当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大于预算支出时,这部分盈余又怎样处理呢?实际上,本期支出和收入之间关系反映了政府债务水平的变化。收入少于支出的差额必须依靠借债来弥补,这会增加政府的债务。收入多于支出的余额,可以用于偿还过去的某些债务。财政赤字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最多、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政府是否应该有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同流派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将在有关文章中详细论述这个问题。赤字靠借债弥补,政府主要有两种借债来源:私人方面(包括居民和私人企业)和中央银行。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筹集这部分资金。政府的债券一般分为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两种。比如,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债券期限在90天到一年之间,而长期债券期限可以长达25年。政府从不同来源筹集资金,对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政府向私人借款或偿还私人的债务,只会使资金在政府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转移。如果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就可发行钞票供政府使用。二、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事情。地方政府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1984年在美国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7480亿美元中,联邦政府的购买占40%,州以下地方政府的购买占60%。因此,大概地了解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及其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理解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中央政府的预算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租税收入、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亿美元)——————————————————————————————————收入7040个人所得税3150公司所得税700社会保险税2630其他税收和收入560支出8800购买2960其中:国防2220其他购买740转移支付3740给地方政府的拨款930债务利息170赤字-1760——————————————————————————————————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中央政府预算中,税收、购买和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借以运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三个主要工具。中央政府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和转移支付。购买是指政府在物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它的最大支出项目是国防开支。1984年,在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中,购买支出占支出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2960亿美元的购买支出中,国防开支占75%。可见,军费支出是中央政府直接影响总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转移支付是指把资金转移给政府以外的个人。转移支付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对居民家庭的征税,如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然后以对家庭津贴的形式支付出去。这些家庭津贴主要包括对退休、伤残、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金支出。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在国民产出决定中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美国的里根政府把联邦政府的部分职责转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州政府。如果这种分权过程继续下去,地方政府在未来的经济中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的预算在其构成上与中央政府的预算往往不尽相同。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综合预算资料表明,与联邦政府的预算比较,在地方政府的支出中购买支出占的比重约89%,比政府预算大得多。这一部分支出对总需求产生的直接影响。转移支付占总支出的11%。在1984年中,地方政府购买支出的最大项目是教育经费,占购买支出总额的40%。因此,同国防开支是联邦政府预算中的主要购买支出项目一样,教育经费是地方政府预算中的主要购买支出项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销售税、财产税和社会保险税等等。三、财政政策对国民产出的决定1、政府支出的影响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导致新的需求曲线与45°线形成新的均衡点,意味着国民产出的增加。相反,政府支出的减少,导致国民产出减少。(前已论述)2、税收的影响由于税收的增加,使得在原来的GNP水平下,消费减少。假定b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每一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下,因税收减少的消费是b·T,它等于曲线C0与C1之间的距离。显然,税收的增加,将导致消费的减少,如果投资和政府支出保持不变,增加税收将起到减少总支出,抑制总需求,降低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作用。其次,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在实际中,政府的税收总额T并非像上面所假设的那样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实际税收制度往往把政府税收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政府通常制定不同的税率,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并根据这些税率征税。所以,政府税收总额T的多少,就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GNP高,征税多,GNP少,征税就少。再次,假定用t表示政府税率,则税收总额为t·Y,Y为GNP,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是:Yd=(1-t)Y,C=bYd=b(1-t)Y这意味着,如果t=0.2,则在GNP中,有20%是税收,80%是可支配收入。政府税率对国民产出的直接影响是改变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税率t=0,GNP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税率提高,GNP增量中,可支配收入增量减少,消费的增量也减少。C+I+G0表示税收为0时的总支出曲线,C+I+G1表示税率t0时的曲线。如果用b表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曲线C+I+G0的斜率=b,曲线C+I+G1的斜率=b(1-t),由于0t1,所以,bb·(1-t),所以,税收的增加,实质上是造成总支出曲线向右下方旋转。两条总支出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政府税收总额。显然,税率越高,总支出曲线向右转动角度越大,与450线交于所对应的国民产出水平越低。上图也说明GNP越大,税收收入也越多。所以形成一个循环:如果现期多征税,就会引起下一期GNP减少,则下一期税收则减少。如果现期减少税收,则下一期GNP增加,税收就增加。政府税率的增大,对经济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降低GNP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经济均衡水平降低,从E0移到E1,减少国民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另一方面,税率的增大,使得可支配收入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敏感性降低,在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的增量中,有较大部分为税收所吸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波动,可能小于GNP的波动,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税率的这种作用,通常被称为财政的自动稳定因素。四、财政政策乘数同投资一样,政府支出G和政府税收T在决定国民产出水平时也有乘数作用,也就是说,由于经济的连锁反应,政府支出G和税收T的变动引起的国民产出波动幅度往往数倍于政府支出G和税收T的幅度。这种政府财政政策变动而引起的国民产出变动的倍数通常被称作财政乘数。包括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实践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刺激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在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这种做法,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既膨胀时期采用收缩政策;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政策。二、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这种灵活作用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起到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thebuild-instabilizers)。具有这一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个人所得税:具有一定的起征点和固定税率(累进税率),所以具有稳定器作用。2、公司所得税:同上。3、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的人数。在萧条阶段,失业人数增加,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减少。在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是转移支付的减少,这样有利于消费的增加。4、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在萧条时期,就业减少,个人收入减少,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增加了,从而作为转移支付之一福利支出增加,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减少。反之,在膨胀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减少了,所以,福利支出减少,抑制个人消费的增加。5、农产品维持价格:政府按照农产品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一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在萧条时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就会增加农民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在膨胀时期,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政府抛出农产品,既可抑制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又可抑制物价,防止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强调,这些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们只能起到需求管理的配合作用,本身并不足以稳定经济。如:在萧条时期,它们只能缓和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们只能抑制过分的高涨,缓和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此,仅靠某些稳定器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三、财政政策工具(教材P171)四、功能财政与公债前面讲的“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都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这种财政称其为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思想是对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的否定。西方政府在历史上曾长期重视和信奉财政预算平衡。历史上预算平衡思想曾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调年度平衡预算,主张每年预算仍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入。第二阶段是周期平衡预算,认为政府应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在衰退时产生预算赤字,在繁荣时产生预算盈余,以赢余弥补赤字,从整个周期来看,预算还是平衡的。第三阶段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财政政策的运用(教材P175—178)。功能财政思想一反上述平衡预算观点,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预算起初是盈余的,政府可减少盈余甚至造成赤字;如果起初预算是赤字,政府也可允许有更大的赤字。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总之,按功能财政思想,政府应当关心经济比关心预算平衡为重。这种功能财政思想就是权衡性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按功能财政政策,预算可能有赤字,也可能有盈余,但多数情况是赤字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