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
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没有方案的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了后面的工作能更顺利地完成。我们是时候开始准备一份工作方案了,方案的外在要求表现为封面精美、目录清晰规范、装订精美,版面及格式规范、图文并茂,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三一刀客的编辑为您推荐的“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还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后续参考下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方案【第一篇】首府某校高一女孩小慧(化名)不服从学校的规定,也不愿意与新同学交往,只与过去学校的同学联系,也不愿去上学。心理医生分析,小慧已进入青春期,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她用自己的价值观评判周围的人或事物,表现出思想上“成熟独立”而“行为幼稚”的两面性,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协助。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主任孙雅告诉记者,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以该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门诊为例,成立之初,几乎没有患者来咨询,近几年,门诊经常有前来咨询和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等,发病率高达10%~30%。孙雅告诉记者,儿童心理问题增加,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社会急剧发展、人的适应能力不稳定有关。近几年,大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也在大幅度上升。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专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专家黄永清曾经接诊过一名大三女生。这个女生说,自己已经大三了还没有谈过一个男朋友,而同宿舍的其他姐妹都有了男朋友。同时,她又担心自己毕业课程不能及格。这些困扰导致她不能很好地融入学习生活,因而经常烦躁不安。经过了解,这名女生的父母经常吵架,她觉得没有安全感。在学校里,总认为同学们看不起她,有一些想法也不敢和同学交流,对所有的事情都很敏感。经过心理专家多次的开导治疗,她最终克服了这些困扰。黄永清说,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一是太过于“自我中心”。当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相对优越,习惯于“一个人生活”,所以大学生当中有约半数的学生认为与同寝室的室友相处不融洽,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到同寝室同学的影响。二是受人际交往困扰。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大约20%的同学被人际交往问题困扰,他们不懂也不敢去主动与别人交流。三是莫名的焦躁。部分同学对未来没有信心,而且近半数的同学对于自己未来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四是不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坏情绪。在调查中,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有的同学选择逃避,采取的措施无非是听听歌、逛逛街,很少有同学选择主动向他人倾诉或寻求帮助。五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同学羡慕,父母夸奖,亲友庆贺。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失去了高中时候那种紧张感和奋斗的精神。认为自己在高中就已经很好了,大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变得盲目自满。六是失望感与失宠感。在中学的时候听老师和学姐学长介绍大学是多么美好,从而把大学理想化,但是进入大学之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产生失望感。老年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今年70多岁的李奶奶最近总是失眠健忘,也吃不下东西。看到身边的老人生病住院或是离世,她就认为自己的时日也不多了,因此终日忧心忡忡。后被子女发现,送到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接受综合治疗。据从事老年心理问题治疗专家王瑞琴介绍,进入老年后,生理机能逐渐出现变化,机体细胞、组织、器官形态衰老,功能衰退,对环境适应减弱。此时,如果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像李奶奶这样的老年心理疾病在接诊的老年患者中非常普遍,约占门诊量的60%~70%。她指出,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情绪不稳,性格改变,悲观自卑,适应不良,敏感多疑和离退休后适应不良等。老年是社会角色急剧变化的时期,不少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难以维持心理平衡,出现焦虑、抑郁、怀旧、行为消极,甚至自杀等。在青年时期就敏感、怀疑的人,到老年时会更加敏感多疑,别人说句话会反复考虑其含义,略有不适则怀疑得了癌症等。他们常因些小事而与人争吵不休,或对别人耿耿于怀,还有的不信任他人,结果变得孤独离群。此外,有些老人在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之后,由于适应不良出现“老年期空巢综合征”,这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王瑞琴指出,想的开,是治疗烦恼人生的一剂大补药。不管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要乐观面对,不要情绪阴郁低沉。只有态度积极,情绪正常,才能想出办法把问题处理好,走出困境。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方案【第二篇】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关注世界精神病日(1张)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至20xx年已先后举办了14届活动,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20xx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关注世界精神卫生日2(4张)〃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我国卫生部20xx年曾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我国20xx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MentalHealthDay)——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xx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20xx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20xx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发生。精神疾患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全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资料)。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据1993年抽样调查表明,国内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由1982年的‰上升至‰(不含神经症)。这些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xx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所以,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是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应该立即采取的行动。目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的“stigma病耻感今年10月10日,是第九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也是我国大规模开展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第一年。我们宣传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10月10日当天,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大连、青岛、武汉、杭州10大城市将举办旨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的“放飞希望”风筝放飞活动。各地卫生部门将组织当地专家开展义诊、科普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卫生部——礼来精神卫生新闻奖”和“礼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启动。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于众所周知的外部原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加上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使人们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精神障碍等问题问题明显增多。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精神疾患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经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疾患,在20xx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因此,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行动。20xx年10月10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根据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卫生部、中国残联、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老龄委等单位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专为今年的精神卫生日活动题词:“愿全国青少年的心理充满阳光,快乐心情、健康行为”。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全国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达‰,共有精神病患者1600万。儿童行为问题、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以及重大灾害后心理危机等问题也明显增多,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2日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宣传活动中,卫生部疾控司有关领导介绍了《指导意见》的背景情况,《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精神卫生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确定了精神卫生工作的防治目标和措施在宣传活动中,还举办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知识有奖问答”的颁奖仪式,有关主办单位向10名获奖者颁发了奖品。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影响每个人消息(今天):20xx是第1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抑郁影响每个人”。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这项调查共在10个监测地区发放了4000份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0个抑郁症状和9项关于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和信息。调查显示,%的人把精神病和神经病混为一谈;%的不知道哪里有精神卫生机构;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的人占%;而认识到紧张恐惧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应推荐去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人不足一半。调查中列举了5种精神疾病,其中听说过精神分裂症最多,占被调查人群的%,知道老年性痴呆的占%,知道抑郁症的刚刚超过50%,而知道多动症和焦虑症的都只占被调查人群的三分之一多一点。5种疾病名称全部听说过的人只有%。专家指出,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我国精神疾病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与心理问
本文标题: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1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