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会计和财政专业)
-1-目录《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会计和财政专业).................3《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财务管理专业)..................13《高级财务会计》实验教学大纲.............................21《财务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34《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大纲..........43《中级财务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46《资产评估学》实验教学大纲...............................56《财务管理学》实验教学大纲...............................68《审计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78《审计学》实验教学大纲...................................89《注册会计师审计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大纲.................100《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102《基础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115《金融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会计专业)..................136《金融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金融专业)................149《ERP沙盘实务》实验教学大纲.............................162《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财务管理专业).........164《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会计学专业)...........171《财务信息化》实验教学大纲..............................180《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大纲..............................196-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实验教学大纲.....................204《ERP沙盘实训》实验教学大纲.............................212《财务管理实务》实验教学大纲............................214《成本管理会计》实验教学大纲............................220《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大纲............................229《资本运营》实验教学大纲................................240《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250《财务管理学原理》实验教学大纲..........................253《财务模拟实习》实验教学大纲............................257《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大纲......................259《管理会计》(会计)实验教学大纲.........................270-3-《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会计和财政专业)一、课程代码:05020006二、课程名称中文名:成本会计学英文名:CostAccounting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会计学院财务会计教研室四、大纲说明1.适用专业:会计学和财政学本科专业2.学时和学分数:48学时,3学分。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和财政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针对会计学专业进行中英双语授课,课程主要以工业企业产品生产为主线,分别从成本核算原理和成本核算方法两大部分,按照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和成本核算要求讲述产品成本各构成要素的核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进行全面的阐述。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理解成本会计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同时为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先行、后续课程:该课程的先行课是《基础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财政学专业为《财务会计学》,后续课程是《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学专业)和《管理会计》。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6.制订本教学大纲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根据会计学和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五、纲目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掌握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教学重点与难点]1.成本的经济实质2.成本会计的对象[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实质二、成本的作用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职能(二)成本会计的任务第四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二、成本会计人员三、成本会计制度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掌握各种费用-4-界限的划分和费用的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1.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2.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一)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三)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定额的制定和修订(二)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三)原始记录(四)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一、工业企业要素费用(一)外购材料(二)外购燃料(三)外购动力(四)工资(五)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六)折旧费(七)利息费用(八)税金(九)其他费用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一)产品成本项目(二)期间费用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一)生产费用按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关系分类(二)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账户设置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归集和分配本月发生的各项费用(二)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四)分配制造费用(五)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一)生产成本账户1.基本生产成本2.辅助生产成本-5-(二)“制造费用”账户(三)其他账户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熟悉要素费用的跨期摊提,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教学重点与难点]1.材料费用的分配2.工资的计算与分配[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要素费用分配概述一、费用分配标准(一)成果类(二)消耗类(三)定额类二、费用分配的一般公式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的内容及计价方法(一)材料的内容(二)材料的计价方法1.按实际成本计价2.按计划成本计价二、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一)按实际成本核算下的发出计价(二)按计划成本核算下的发出计价三、材料费用的分配(一)重量比例分配法(二)体积(或面积)比例法(三)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法四、燃料费用的分配五、包装物的发出和摊销六、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第三节工资费用的核算一、工资总额的组成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三、工资的计算方法(一)计时工资的计算1.扣缺勤法2.出勤法(二)计件工资的计算1.个人计件工资2.集体计件工资四、工资费用的分配五、职工福利费的核算(一)计提的核算(二)使用的核算第四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6-一、外购动力费用支出的核算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第五节折旧费用的核算一、折旧的范围二、折旧的计算(一)平均年限法(二)工作量法(三)年数总和法(四)双倍余额递减法三、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第六节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一、利息费用的核算二、税金的核算三、其他费用的核算第七节要素费用的跨期摊提一、待摊费用的核算(一)待摊费用的概念(二)持摊费用支出的核算(三)待摊费用摊销的核算二、预提费用的核算(一)预提费用的概念(二)预提费用预提的核算(三)预提费用支出的核算第四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熟悉辅助生产费用的性质及其核算特点,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程序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一、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一)辅助生产及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二)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一)直接分配法(二)交互分配法(三)顺序分配法(四)代数分配法(五)计划成本分配法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制造费用的性质、内容,了解制造费用核算的特点,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教学重点与难点]制造费用的分配[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一、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四)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第六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废品损失的概念、分类及核算,了解停工损失的概念与核算。[教学重点与难点]废品损失的核算[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废品损失的核算一、废品的概念及分类(一)废品的概念(二)废品的分类1.按形成原因分类2.按是否可以修复分类二、废品损失的计算(一)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三、废品损失的核算(一)科目设置(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三)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第二节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停工损失的概念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科目设置(二)会计处理第七章期间费用的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种类,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教学重点与难点]期间费用的划分[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一、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种类-8-(一)概念(二)种类二、期间费用的核算(一)管理费用的核算(二)财务费用的核算(三)营业费用的核算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在产品数量的确定方法及其意义,熟悉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核算对产成品成本的影响,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约当产量比例法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3.定额比例法[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一、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数量的确定(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四)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六)约当产量比例法(七)定额比例法三、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掌握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熟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核算的基本程序,掌握其具体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品种法2.分批法3.分步法[教学时数]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会计和财政专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