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实用5篇】
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实用5篇】做事没有计划,白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人一生中不能没有计划,计划的内容也要注意有意义。在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活动计划吧,活动计划可以根据围绕主题来开展的一份详细计划书,会写领导要求的相关活动计划吗?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分享的“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实用5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篇【第一篇】设计意图:为什么有些东西盛水,水娃娃乖乖地待在里面,有些东西盛水,水娃娃总是调皮的要漏出来?孩子们在玩弄水中各种玩具的同时,也会自然地提出这样的疑问,本次活动给水娃娃来了个大搬家,我们只是提供各种物品不直接告诉孩子们用哪种物品来。运水,而是让孩子们在运水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体验不同物品运水效果的差别。通过运水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水是流动的、抓不起来的。活动目标:1、在运水的游戏中感受水的流动性2、知道有些物品能运水,有些物品不能运水。活动准备:1、装满水的桶若干,将若干空桶放在场地的另一侧。2、各种能运水和不能运水的物品,如:小碗、海绵、棉花、瓶子、塑料袋、纸盒、竹篮等。3、贴有笑脸和哭脸标志的筐2个。活动过程:一、经验回忆,激发幼儿游戏兴趣。1、引导幼儿回忆以往运水的经验。师:我们小朋友平时都是用什么盛水的?(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2、讨论:怎么给水娃娃搬家?师:水娃娃要搬家了,可是他没有腿怎么办呢?师:你们想想该怎么帮助水娃娃搬家呢?师:你能用什么来帮水娃娃搬家呢?二、水娃娃大搬家1、出示准备好的各种物品,幼儿自由选择器具运水。师:今天我们就来帮助水娃娃搬家吧。你们可以选择一样物品来试一试运水吧。3、幼儿自由选择物品,在运水的过程中体验不同器具运水的差别。4、鼓励幼儿选择多样物品进行运水。三、谈谈运水游戏中的发现。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物品帮助水娃娃搬家。师:你用了什么器具给水娃娃搬家的?师:有什么发现吗?2、鼓励幼儿比较和感受不同物品运水的差别。师:用竹篮运水会怎么样?师:用纸盒运水的小朋友有什么发现?师:谁用海绵运水的?海绵有什么变化?师:用手捧水能运到对面的桶里吗?师:你们觉得用什么物品帮水娃娃搬家最好呢?3、引导幼儿根据运水效果将器具进行分类(师出示笑脸和哭脸标志的筐)师:我们把这些运水的物品分分类,可以怎样分呢?(引导幼儿根据运水效果将器具进行分类。)4、师:请你把能运水、运水多的物品放到笑脸筐中;把不能运水、运水少的物品放到哭脸筐中。5、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有些器具能给水娃娃搬家,有些不能;有些搬得快,有些搬得慢。请你们继续去找找还有哪些能给水娃娃搬家的器具,有什么新发现,就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说。活动延伸: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器具盛水给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篇【第二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2、儿歌《交通灯》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2、谈话,引入主题。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我们小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小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5、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小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幼儿讨论)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10、延伸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篇【第三篇】活动背景沉浮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和常见的科学现象,它表示了物体在水中的一种绝对的、肯定的终极状态,幼儿对它的认识是确定性的。而介于沉与浮之间的“悬浮”现象却很少被提及,因为这一模糊、复杂的现象对幼儿来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所以老师遇之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或搪塞而过,但它却真切、实在地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并时常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猜测、寻找、自我探索,让幼儿初步感受、理解这一现象,激发幼儿从小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设计理念“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许多道理和知识,都有可能成为幼儿科学启蒙的素材,孩子总在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中了解和认识世界。一件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在幼儿眼里却是那么的新奇有趣,也正是因为这些早期经验的获得,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使得孩子的生活富有生气和活力,他们的心智得以有益健康地发展。本次活动分:猜一猜、找—找、说一说四个步骤进行:经历了激趣——发问——探索——交流的过程,做到激之以情,调情入境;授之以法,启发思维;导之以行,探索规律。让幼儿在动中学习、趣中思考、奇中发现、乐中获取,达到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增强活动性、鼓励创造性的目的。最终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达到“我会学”。活动目标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沉浮状况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的存在。2.幼儿能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3.能积极思维,有主动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教具:烧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鸡蛋一个,放大的记录纸一张。学具:1.实物:鸡蛋、盐、碗、盆、勺子、烧杯、抹布每组各若干。2.磁吸标记、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猜一猜蛋宝宝沉浮的位置1.出示内装等量淡水、盐水的两个烧杯,引导幼儿比较:两个烧杯中的水一样多吗。2.出示鸡蛋一个:今天蛋宝宝要跟水玩个游戏,小朋友想看吗?蛋宝宝到了这两个装着水的烧杯里会怎么样呢?3.猜猜蛋宝宝在盐水、淡水里的沉浮状况。教师设疑:蛋宝宝到了第一个水杯里(淡水)会怎样?它是沉下去,还是会浮上来?(幼儿猜测并用身体动作表示沉浮结果:站表示浮,蹲表示沉——实验验证——幼儿观察结果——师幼一同完成记录)继续设疑:蛋宝宝到了第二个水杯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猜测并请幼儿分别把磁吸标记贴在自己猜想的水位上——实验验证——幼儿观察结果——师幼一同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评析:“猜一猜”形式的设计,使得活动一开始师幼双方都以开放的心态进入氛围,围绕着蛋的沉浮展开争论,大胆联想,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融洽了师生关系;同时,在让幼儿使用身体动作和标记符号表达预测结果的过程中,使得幼儿在活动中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这一过程,教师始终把幼儿放在首位,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使活动形成了质疑——猜测表达——验证——记录结果的良好开端。)二、找一找蛋宝宝沉浮的秘密1.幼儿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自主提问。看了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小问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好吗?(评析:发现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究的先决条件,这一环节的设计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提问专利权让给幼儿,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思维的发展,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同时更利于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内在动机。)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哎呀,这倒奇怪了,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怎么到了第二个杯子里会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3.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寻找蛋宝宝沉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缘由:鸡蛋在装有淡水的杯子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里是浮上来的。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那么是不是鸡蛋在盐水里都会浮起来呢?在加了多少盐后才能浮起来呢?我们一起动手来试一试,好吗?(评析:这既是对上一结论的不确定性疑惑,又自然渗透了对下一步骤中的实验观察的要求,让幼儿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切想知道结果的心态进入实验中。教师提出矛盾性的问题,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尽情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这也是幼儿将头脑中的新经验与原有的旧经验发生联结、进行迁移的过程。)三、说一说蛋宝宝沉浮的规律1.继续设疑:为什么鸡蛋在加入1勺、2勺盐的盐水中没有浮动,在加入3勺、4勺……盐的盐水中会慢慢浮上来呢?(评析:这个环节中教师指出了矛盾的事实:同样在盐水中,为什么鸡蛋有沉有浮?让幼儿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探索形成认识: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的沉浮是有一个过程的,只有在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才能在水中浮动直至全部浮起来。并且通过集体讨论交流,让幼儿对自己所思所为进行一次梳理,以此强化新获得的经验。)2.除了在盐水里鸡蛋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浮起来呢?(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想像讲述)(评析:这一环节的讨论,让幼儿知道:让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多向性、开放性。同时,也顺应了“科学来自生活,最终必然回归生活”的宗旨。)活动延伸1.如果在盐水里不断地加盐,鸡蛋还会往上浮吗?(评析:科学活动是没有终结性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改变,不断地提出新的假设和解释。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显得尤为必要。)2.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鸡蛋在其他液体中(如糖水等)的沉浮情况及其他沉浮现象。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篇【第四篇】目标:1、欣赏26―29课,重点欣赏28课,复习欣赏常规。2、认读生字词:多;少;买。3、复习本期幼儿已识汉字。准备: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2.第28课大范例,大字卡多少买。3.花盘5个,大花枝字卡5枝,相应小花枝字卡,数目与幼儿数相同。字条安静种花。过程:一:欣赏1.出示安静字条,让幼儿安静下来。2.发书,复习欣赏常规。3.放录音,欣赏26―29课,教师巡回指导。4.重点欣赏28课,教师出示字卡多少买,请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应字认读。5.教师出示大范例,带领幼儿朗读,强调生字词。6.收书。二:游戏――种花玩法:1、将花枝字卡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告诉幼儿玩的游戏名称,出示字条种花。2、教师出示5个花盆,在每个花盆里插上一枝花的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大花字卡和自己手中的字词[可互相帮助]。然后请幼儿将漂亮的花字卡种到相应花盆里。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每枝花种得对与错。4、游戏可反复进行。三:复习已识汉字1、教师:看到小朋友们种的花那么漂亮,还有好多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我们请这些字宝宝出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2、教师出示字卡,请个别幼儿认读,也可大家一起认读。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篇【第五篇】设计思路:刚进入小班的孩子,从小家庭走向了大集体,要慢慢的学会基本的交往和沟通,与人“打招呼”则是孩子一日活动中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集体生活还不太适应的小班孩子,处于紧张、害怕、陌生的情绪中,和人主动打招呼的意识很薄弱。与此同时,我们的“娃娃家”主题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孩子们带着各自的角色,在游戏中交往,交流。但是生涩的孩子们对于
本文标题:小班教育的活动计划【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5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