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精编5篇】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精编5篇】编辑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搜集到了“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精编5篇】”的详细介绍。若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浏览本站。每个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独具特色,制定规章制度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规章制度不仅是落实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更是指导我们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准则。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篇【第一篇】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目的建立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噪声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生产不致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范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环节及生态恢复责任环保科、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环保科责任:负责公司环境监督和确保环保设备正常运行。生产部责任:负责维修环保设备,使其能正常运行,确保“三废”得到正常排放。生产车间责任:确保本车间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内容“三废”定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有害影响的废水、废气、废渣。生产部具体负责日常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设立“三废”处理人员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环保科负责维护环保治理设施,在环保治理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停产,以杜绝污染物排放的出现。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搞好工厂绿化,改善生产区及周围环境,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废水方面车间产生废水直接进入废水处理池经冷却后循环,经处理达标再利用。废气方面:导热油加热炉燃煤产生的烟气经水膜除尘器处理通过烟囱排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体经收集后送入导热油炉燃烧处理。导热油加热炉产生的煤渣全部出售作建材原料。原料泵及引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产房屏蔽、绿化隔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公司内原料必须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贮存、保管等,不得对生产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5、对违反本制度,有下列情形,予以警告、批评、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放松管理,玩忽职守造成环保事故者;挪用治理污染费用、设备和物资者;对监督检查及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者;有污染防治设施无故停用或任意拆除造成污染者;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环境管理人员;对污染事故迟报或隐瞒不报者;安徽韶光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1-7-1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篇【第二篇】一.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了员工建造适宜和工作和劳动环境,保障群众健康,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噪声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生产不致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范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环节。3责任生产部、总务部及各生产车间。4内容三废定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有害影响的废水、废气、废渣。生产部具体负责日常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符合达标的排放源应竖立合格排放标志。设立三废处理人员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生产部负责维护环保治理设施,在环保治理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停产,以杜绝污染物排放的出现。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搞好工厂绿化,改善生产区及周围环境,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废水方面锅炉房消烟除尘废水。车间生产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纯化水站、锅炉房及车间产生废水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再利用,生活污水经过滤池滤过达标后排放。废气方面:锅炉燃烧产生的含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经水幕除尘处理。生产车间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及锅炉煤渣采取出售的方法,不另设堆放场。空调机、空压机及锅炉引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隔音、吸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公司内危险品必须按照有关危险品的管理规定贮存、保管以及销毁等,不得对生产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二.各级环境保护任制环境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任命的,代表其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并负责向总经理汇报运行经果和管理者环境管理委员会由由主任委员(环境管理者代表)及各委员组成的一个环境方面的审议机构。各层人员的职责总经理:三.三废处理方案废气的处理:少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务排出室外,空气稀释。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生再排出。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处理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对此类物质的废液中的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可燃性物质的低浓度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再者,废液中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但是,对其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质(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容易分解的.物质),其稀溶液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废料销毁锅炉房中出现的固体废物不能随便乱放,以免发生事故。如能放出有毒气体或自燃的危险废料不能丢进废品箱内和皋废水管道中,不溶进水的废料禁止丢进废水管理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烧掉或用化学方法处理面无害物。1、坚决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杜绝环境污染和扰民。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组织实施。3、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4、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光焕发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5、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6、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7、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8、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9、施工现场混凝土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10、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11、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1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13、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14、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15、食堂设置隔油池,并及时清理。16、厕所的化粪池应做抗菌素渗处理。17、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置过滤网,并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18、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为员工建造适宜的工作和劳动环境、保障群众健康、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遵循全面规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重视环保工作;2、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掌握公司污染情况,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3、企业改造和生产,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4.生产废弃物的管理: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包装袋、包装桶等其他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尽量回收利用,对不能再使用的物品,由总务部门回收;5.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处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6.躁声的管理:采用低躁声设备。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篇【第三篇】为加强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结合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总则1、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公司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资源保护与防治相结合、统筹规划、专项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分步实施,谁污染谁治理。2.公司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废水处理水平,生产废水闭路循环,生产废渣综合利用,烟尘治理,防治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3.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4.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在清洁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也有义务保护环境和国家资源。II、环境管理公司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研究解决公司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查和确定公司的环境保护计划和目标,提出相应要求,领导和协调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本公司环境保护办公室为本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发挥管理职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公司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全公司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组织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及时上报相关环保报表。2.各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行政长官负责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制定年度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染事故的处理。3.各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污染源治理计划和年度治理计划,经公司审核后纳入年度治理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一处治理、一次验收、一次运行。4.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限制有毒有害废气、粉尘向大气排放。确需排放的,必须净化,不得超过规定标准。5.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坚持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和生产废水综合治理。6.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控制噪声污染。7.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1。环保设施必须与主要生产设备2同时运行和维护。环保设施由专人管理,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操作记录3。执行环保设施停工报告制度,在使用环保设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填写《环保设施停工报告》,并上报环保部门。8.贯彻执行国家环境报告制度、国家“三同时”制度、国家污染物排放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排污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条例》。9.及时上报环保报告,确保基础数据准确可靠。10.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环保工作,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11.努力实现清洁生产,管理公司污染源,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12.绿化美化环境,加强树木、花卉、盆景、风景名胜区管理,建设“花园式”工厂。13.引进和推广先进环保技术,攻关环保关键技术。14.加强环保档案管理,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三、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1、当可能或已经发生污染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公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控制污染的蔓延,减少和消除事故的影响。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公司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了解调查处理情况。2.每个车间负责控制有害污水“零排放。3.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选择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方法和设施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采取措施防止散失、泄漏和其他污染。固体废物不得随意堆放、倾倒。4.禁止向水体排放石油、酸、碱和剧毒废水,严格限制向水体排放和倾倒污染物,防止水体污染。5.禁止在水中清洗储油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6.锅炉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销售、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锅炉设备环境保护的规定。吨以上的金属冶炼和燃煤锅炉排放硫化物气体,必须设置脱硫设施或其他脱硫措施。运输和储存可能排放有害和有毒气体或粉尘的物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泄漏污染大气和环境。8.严格控制噪声,防止噪声污染。公司内各种机械设备和高噪声、高振动的机动车辆应配备消声、防震设施。四、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应由公司的环境监测人员随时进行。2.各单位环保管理人员应定期配合了解中钢环保部对本单位锅炉、窑炉的年检和污水取样试验情况。3.各车间负责对车间污水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定期将检测结果报送公司环保部门,负责全厂污水、酸碱的综合处理和污水排放。v.奖惩2、公司将对以下人员进行表彰或奖励: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宣传教育2在环境管理、清洁生产、推广和应用中推广应用清洁技术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主要贡献者3以及在预防污染事故或及时报告污染
本文标题: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6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