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jiēxiǎowāndòuànzhàoshūshìnàixīnjiāngyìngxūruòchuāngkuà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屹.立(yì)豆荚.(jiā)窗框.(kuāng)B.潜.入(qiǎn)倾.斜(qīng)冶.炼(zhì)C.溺.水(nì)遭.受(zāo)扎煞.(shā)D.官绅.(shēn)诸.位(zhù)骨髓.(suǐ)3.下列成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面如土色斩钉截铁凝惑不解无缘无故B.冰天雪地重整旗鼓大惊失色哄堂大笑C.个个不入上天入地鸭雀无声天崩地裂D.精疲力竭风吹雨淋若隐若现齐头迸进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B.人们不知所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C.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D.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5.下列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有一个豆荚,里面坐着五粒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色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把豆荚当成一个家庭,小豌豆是家庭里的小成员,以极富诗意的想象,使故事更加人性化。B.“‘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这段话是说豌豆们因为害怕这样下去会变得僵硬。“恐怕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C.“‘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句话是说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女孩的愿望,使她鼓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D.“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豌豆苗支起来,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母亲一个细小的动作寄托了对女儿获得重生的渴望,虽然她不相信一株小小的豌豆苗会创造奇迹,但她更愿意让这株豌豆苗陪伴着病中的女儿,给她带来获得重生的力量。6.结合课文内容,下列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选一选。A.惊喜B.期待C.傲慢1.“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2.“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3.“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7.选词填空。恐怕恐惧[来源:学科网ZXXK]1.她勇敢地克服了对黑暗的(),走进了幽深的树林。2.()最伟大的科学家,也难以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只要……就……即使……也…因为……所以…3.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能排除。4.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不一定能排除。四、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1.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改为陈述句)2.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缩句)3.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仿写句子)4.()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二、课内阅读(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9.选文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10.“它现在要开花了”,这让母亲慢慢开始相信_________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11.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说明了小女孩慢慢地好起来,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三个事例。12.读画“”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A.小女孩从前很不喜欢运动。B.小女孩不喜欢讲话,也不喜欢笑。C.小豌豆让小女孩变得健康和快乐起来。[来源:学科网ZXXK]13.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A.节日里有许多鲜花,豌豆花开了,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B.节日总是让人感到快乐,小女孩这一天很高兴,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C.小女孩受到小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14.请针对选段内容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来源:学科网]三、拓展提升(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百家争鸣】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认为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另外,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碎片化的阅读,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但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另外,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权威调查】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见下表)年度人均纸质[来源:学科网]书阅读量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2010年4.25本0.73本16.78分钟12.07分钟2011年4.35本1.42本14.85分钟16.64分钟【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等。15.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16.请结合上面内容,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17.阅读权威调查,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从连续两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国民阅读量总体下降。()(2)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在增加,而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在减少。()18.这则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想生大蛋的母鸡(节选)曹延标鸭妈妈又生了一个大蛋。鸡妈妈羡慕地说,“鸭妈妈,你到底吃了什么食物生了这么大的蛋?”“我不挑食,什么都吃。”“我也是。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生的蛋,()个小,()也不漂亮。”“你生的蛋,我见过了,上面有麻雀斑,是不是你吃了小麻雀?”“别瞎扯了,我怎么会吃小麻雀呢?”母鸡妈妈伤感地说,“鸭妈妈,请你告诉我,你怎么会生那么大的一个蛋呢?”“我也不知道。”鸭妈妈想想说,“我喜欢螺蛳,可能是吃螺蛳的缘故吧。”正在这时,非常高贵的鹅太太抬头挺胸地走过来。“鹅太太,你生的蛋又白又大,是什么原因呢?”“我喜欢吃鱼。”“可是我怎样才能吃到鱼呢?”母鸡妈妈问,“你们能帮帮我吗?”“我看只有像我们一样学游泳。”鹅太太说。为了像鸭和鹅那样生一个大蛋,鸡妈妈一头钻进水里,顿时觉得身子下沉。她拼命地拍打着翅膀,高喊:“救命!救命!”鹅太太游过来,救起鸡妈妈。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羽毛,鸡妈妈在草地上哭起来。小麻雀感到好奇,当她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对鸡妈妈说:“()谁,()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对我来说,你生的蛋就大得不得了,让我好羡慕。可是不论我吃什么,不论我怎样努力,永远赶不上你生的蛋大。你看我整天喳喳喳不是很快活吗?其实,你生的蛋个个都很大。”听了小麻雀的话,母鸡不再难过了,她高兴地叫起来:“个个大,个个大……”(选自《最哲理的童话》)19.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20.文章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是()A.表示语意断断续续B.表示声音的延续C.表示语音的延长D.表示意思的递进21.这篇短文能给人什么启示?从文中找出来,并用“”画出来。22.鸡妈妈能生出像鸭妈妈和鹅太太生的那样大的蛋吗?为什么?23.想想还有什么动物能生出个大的蛋?把它们写下来吧。(三)课外阅读。窗外的风景他的眼睛在化学实验中受了伤。他绝望地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了。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的池塘中(漂浮游荡)着鸭子。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清风微微摇曳……”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着了。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把天边烧红。一架银色的飞机在灿烂的阳光中飞翔……”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可是,他却看不到了!他又号叫起来:“不要再向我(夸耀炫耀)你有眼睛了!”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不知过了多久,老人又开始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着夜幕,薄云在天上徐徐(飘动飘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述窗外的景色。这天,他终于能拆去缠着眼睛的厚厚的纱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他激动得哭了。突然,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老人侧坐在床上,正望着窗外。他冲过去抱住老人,高兴地叫着:“谢谢你!我看见了,我现在什么都能看见了。”然而,就在老人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的那双眼睛,惊呆了。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24.选择括号中使用恰当的词语,画“√”。25.“他”在医院里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①高兴②激动③平静④吃惊⑤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老人(有没有)看到自己描述的那些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27.老人为什么不断地给“他”讲述窗外的风景?28.“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这句话的意思是()A.老人拥有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B.老人的视力很好,一直为“他”描述自己看到的窗外的美丽景色。C.老人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眼睛”明亮是对老人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答案1.揭晓豌豆按照舒适耐心僵硬虚弱窗框2.C3.B4.B5.A6.BCA7.恐惧恐怕只要就即使也8.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顶楼里住着女人。小丽的确很生气——你从她的表情就能看出来。“,!”,“,。”9.丹麦安徒生10.她的孩子会好起来豌豆11.小女孩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12.C13.C14.母亲为什么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15.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16.(1)使人很难主动阅读,深入思考;(2)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3)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17.×√18.要重视纸质化阅读,这样不仅知识来源有可考性,而且便于深入思考。19.不但……而且……不论……都……20.B[来源:学,科,网Z,X,X,K]21.不论谁,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22.不能。因为那是鸡妈妈做不到的事情。23.鸵鸟乌龟鳄鱼24.漂浮炫耀飘动25.⑤③②①④26.没有;然而,就在老人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的那双眼睛,惊呆了。27.因为老人想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28.C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上册】第05课《一个豆荚的五粒豆》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9556 .html